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勞工每兩周的工時上限是84小時,臺灣住院醫師一周就可破百,更有住院醫師上班加值班,連續32小時不回家,冒著爆肝、中風的危險,生病了也只能打點滴上工,不少醫師由醫院逃往診所,不想再流血汗賣命。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當班32小時成常態 臺灣住院醫師爆「出走潮」(圖)》)
「以前在醫院的時候,當班32小時是常有的事!」曾在臺北馬偕醫院服務的小兒科醫師林秉鴻說,當時早上7點到院,晚上又排值班,次日還得上8小時班,才能回家,過年或是長假人力僅剩一半時更恐怖,往往今天進去了,後天早上才回家。
更糟的是,在醫院值班時,根本無法休息,林秉鴻說,有一回值夜班,他每個小時都被call,連瞇一下眼的時間都沒有,在大醫院當醫師,除了看病之外,還要負擔的事實在太多,實在太累了,最後毅然決定離開醫院,到診所受僱,不用值班,薪水又更多,「有誰還會想留在醫院裡」?
臺北馬偕醫院則回應表示,各科都依照人力排班,若有特殊值班情形,成員也會相互支持。
劉育志原本在醫院當外科醫師,他說,醫院把1個人當3個人用,上班加值班動輒2、30個小時,一周工時常常破百,他也曾經今天進醫院上班、值班,後天早上才回家,這已經超出人的負荷極限。
劉育志說,長時間的工作沒有休息,認知功能勢必下降,跟喝醉酒沒有兩樣,醫師要開藥、開刀,任何差錯都出不得,現行的值班制度是有問題的,醫院竟讓醫師處於這樣的工作環境,後來選擇離開,他不後悔自己做了這樣的決定。
臺南奇美醫院住院醫師蔡伯羌,疑因工作超時,在開刀房急性心肌梗塞倒地是血淋淋的例子,急診醫師、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表示,住院醫師每周平均工時可110小時,在各醫院都很普遍,雖然現在臺「衛福部」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不得超過88小時納入評鑑,但與納入勞基法比起來仍差上一截,現行「勞基法」是兩周工時不超過84小時,現更下修為一周40小時,醫師比勞工慘,不要讓醫師再血汗下去。
歡迎關注歡迎您關注「醫脈通」微信公眾帳號。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還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與眾多醫友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