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環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行動方案》去年11月正式印發,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全面啟動實施。近日,記者跟隨一名肢殘人士調查一下商場、公園的無障礙停車位的使用情況。
孫曉陽今年32歲,因為一場交通事故造成脊髓損傷,他將終身與輪椅為伴。
通過自身努力,目前,孫曉陽不僅有一份穩定的工作,2016年還考取了駕照,車輛經過改裝,他也能像健全人一樣開車上路。
孫曉陽說,考取駕照是為了出門方便,畢竟用手推著輪椅走不了多遠,可是,現實的情況卻讓他不得不長期把車停在家裡。
根據《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的規定,每一座停車場的無障礙停車車位數量應不少於總停車數的2%,且至少應有1個無障礙停車位。孫曉陽說,大部分停車場都設計了無障礙停車位,但實際上,要想找一個無障礙停車位,真是一位難求,不是被其他社會車輛佔用了,就是沒有明顯標識。有時候,詢問保安或停車管理員,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管理的停車場有沒有無障礙停車位。
駛入常營天街商場的停車場,孫曉陽發現了一個無障礙停車位,可是被一輛麵包車佔用了。
這裡的停車管理人員,根本不知道無障礙停車位與普通車位的區別。按照規定,無障礙停車位應當寬於普通停車位,地面顏色也應該明顯區別其他車位,而且,車位兩邊應不低於一米二的寬度,方便輪椅通過。
孫曉陽告訴記者,一些停車場的無障礙停車位不好找,停車位標識不清,被佔用的情況時有發生。
隨後,孫曉陽把商場內無障礙停車位的情況反映給了常營天街商場。常營天街商場的工作人員表示,之後會注重無障礙停車位的看管,保證殘障人士方便停車。
接下來,孫曉陽和記者又駕車來到朝陽大悅城停車場,孫曉陽很快在電梯旁找到了無障礙停車位,停車位標誌標示非常清晰,但是,位置已經被社會車輛佔用。
隨後,孫曉陽與朝陽大悅城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繫,並建議他們將無障礙停車位隔開看管,有需要的時候聯繫管理人員。
最後一站,孫曉陽駕車來到朝陽公園,一進停車場,孫曉陽興奮的發現了10幾個無障礙停車位。
通過一天的探訪,孫曉陽告訴記者,各個停車場首先要保障2%無障礙停車位數量,同時,全社會要有無障礙服務的意識。
記者:李進濤 攝像:徐光
編輯:趙建鑫 責編: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