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標太嚴重!西方捧紅納瓦利內,卻打臉了自己

2021-02-20 黛雅夜談

因「中毒」事件,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牽扯出來的一系列風波,給俄羅斯政府帶來諸多麻煩,但卻讓他成為西方媒體的寵兒,被塑造成一名「民主人士」。

在西方媒體的筆下,納瓦利內經歷了反對俄羅斯政府卻被「下毒」,後不畏強權「積極抗爭」的傳奇故事。

然而,西方捧紅納瓦利內,卻打臉了10年前的自己。當年罵其是壞人,如今當成寶,西方人見風使舵真是絕了。

據美媒近日報導,美國媒體批評和監察組織發文,批評《紐約時報》美化納瓦利內,並對這家所謂的美國傳統權威媒體進行「挖墳」,發現其在10年間對納瓦利內的報導口徑發生逆轉。

文章指出,在10年以前,《紐約時報》暗批納瓦利內與危險分子有聯繫,曾參加過極端主義勢力的遊行,同時民族主義傾向嚴重,經常發表極端的排外和反移民觀點,與堅持「自由進步」的《紐約時報》立場不符而顯得格格不入。

但轉眼間,情況出現360度逆轉,該報如今對納瓦利內進行連篇累牘的歌頌,將其塑造成反對俄羅斯政府的 「進步人士」,是無可爭議的「典範」,儼然一名國際「政治紅人」。

「誰是納瓦利內」,是《紐約時報》對其歌功頌德的特版標題,也是該報打臉10年前自己的最好諷刺。

2011年《紐約時報》的報導中,提到了納瓦利內的一些汙點。當時還是網紅博主的納瓦利內,就曾煽動過一次反政府遊行,也公然和俄羅斯極端主義分子發表過煽動民族主義的演講。

他所吸引來的眾多支持者,也極端反對來自高加索的新移民,這種抱有極端思想的民眾聚在一起,成為破壞俄羅斯民族穩定的定時炸彈。

而西方媒體普遍選擇性忽略,然後放任固有的政治偏見,將納瓦利內美化成「進步派英雄」,甚至推崇為俄羅斯「最後的希望」,無非是在釋放自己的反俄心思。

在新聞報導中用先入為主的觀念,對所謂的「敵國」進行失實的報導,是部分西方媒體的通病,對納瓦利內報導口徑的驚天逆轉,則是西方狹隘的典型表現。

納瓦利內還是10年前的那個他,變得只有西方人的目的和立場。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紐約時報》第一次將政治偏見雜糅進報導中。

該媒體監察組織此前就曾批評過,這個美國主流新聞媒體利用政治式的宣傳,來吸引眼球達到經濟上的獲利。

西方媒體甘願放棄操守和準則,秉承狹隘的地緣政治偏見,肆意夾帶私活,指鹿為馬,儼然成為政客的輿論工具。民眾被剝奪知情權而不自知,承受著無良媒體的洗腦和愚弄。

如今,西方媒體的虛偽面目被揭穿,就問這臉被打得疼不疼?

相關焦點

  • 「諾維喬克中毒」事件反轉,鐵娘子默克爾這波打臉來的挺快
    英國BBC於9月7日報導,收治納瓦利內的德國柏林醫院當天表示,他的情況出現好轉,已停止使用呼吸機。醫院還稱,納瓦利內已脫離昏迷,並且能對言語作出反應。此前,德國一直堅稱,通過專業的研究試驗,確定納瓦利內體內存在一種名叫「諾維喬克」的軍用毒劑,是有人蓄意「謀害」,藉此影射普京用政治暗殺手段,剷除「政敵」。
  • 什麼是雙標?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大區公投獨立,西方媒體集體沉默
    我們以往就講,西方社會從來都是雙標的,兩個標準,或者也可以說一個標準,對他們有利的他們就叫好,對他們不利的他們就指責。這場新冠疫情我們就看出來了,而且我們可以找另外一個點跟大家對比一下,西方世界有多麼雙標,我們出臺香港國安法,是為了維持國家統一穩定。
  • 俄懟歐洲多國:先管好自己吧
    ·納瓦利內,而俄羅斯迅速拒絕了這一要求,告訴西方國家管好它們自己的事情。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臉書上寫道:「尊重國際法,不侵犯主權國家的法律,解決你們自己國家的問題。」報導稱,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外長呼籲釋放納瓦利內。立陶宛17日表示,它將要求歐盟迅速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捷克外長託馬什·佩特日切克說,他希望歐盟討論可能採取的制裁。
  • 外媒報導 | 納瓦利內投毒後續:扣押、拘留、監禁.即便如此,他依然選擇回國.
    幾小時後,納瓦利內被帶到了一處警察局。沒有留下任何圖像資料。第二天,納瓦利內在一處臨時審判室上庭。「我見過太多對正義的嘲弄,但這一次,他在自己的國家,視本國刑法為無物,這一點無可否認。」過去,納瓦利內對於腐敗現狀的調查炮火集中在普京的幕僚和密友身上,通常迴避普金本人。這並不是出於懼怕,而是考慮到俄羅斯民眾對總統的愛戴。但是這次的視頻等同於在公眾面前撕破普金本人的合法面具。這一行為,可能為納瓦利內帶來的是常年的監禁,甚至更加嚴重的後果。However, the Kremlin is faced with a dilemma.
  • 普京發動「雷霆反擊」,當著歐盟外長的面,給了西方「一耳光」
    當地時間1月17日,俄羅斯聯邦監獄管理局莫斯科分局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被拘捕。隨後,俄羅斯爆發了大型遊行示威活動。在1月23日當天,數千人走上街頭,舉行「非法示威活動」,以此來抗議納瓦利內被捕,其中部分地區的示威活動逐漸演變成了暴力行動。暴亂發生後,俄羅斯出動警方,很快控制住了局勢。而且,俄羅斯外交部還發現了一件非常巧合的事情。
  • 非洲學者:西方國家不能太「雙標」!
    但是,一些西方媒體多年來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報導中非關係,類似「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言論層出不窮。在中非合作框架內,從加強貿易、外國直接投資、基礎設施融資到發展援助,非洲在很多方面獲益頗豐。這些好處極大地促進了非洲的社會經濟發展,幫助解決非洲大陸面臨的嚴峻挑戰,即貧困、基礎設施不足、人口發展不足,以及不友好的投資環境等。
  • 普京痛批西方:俄越強大,遏制就越變本加厲
    外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俄各大媒體總編座談時說,國家取得的成就惹惱了西方反對者。  據俄新社莫斯科2月14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俄各大媒體總編時說,針對莫斯科的反俄勢力利用了俄民眾鬱積的憤怒與不滿,並在此刻借阿列克謝·納瓦利內為自身利益服務。  普京指出,反俄勢力早就在利用那些野心勃勃、權力欲薰心者以達成自身目的。
  • 向華強兒子向佐登雜誌實力耍酷,網友:爹媽那麼牛逼咋就捧不紅?
    說起那些怎麼捧都捧不紅的人,女有景甜男就有向佐,爸媽搬來半個娛樂圈還是捧不紅,先來看看向佐從出道來,已經出演過哪些作品。在李連杰的《霍元甲》中飾演秦爺的乾兒子,在《投名狀》中飾演一名山匪。既沒有星相,又沒有演技,還沒有特點,就會幾下拳腳功夫,但也並不太突出。混了超過十年娛樂圈的向佐半點都紅不了,向氏夫婦大概有些著急了。
  • 美國黑人終於體會到中國人對西方媒體的感受了
    圖源:英國《衛報》在後續的評論裡,其他網友貼出的不少圖片證明,這種「雙標」確實是不少西方媒體的通病,和左右立場關係不大。比如在下圖這個福克斯新聞的報導。2018年,一位美國警察走錯門,誤入了一個黑人的家中,結果該警察把這個黑人當成闖入自己家門的歹徒給擊斃了,結果,福克斯新聞的報導卻強調,這個人在家中卻遭遇飛來橫禍的黑人,生前曾吸食過大麻。
  • 馳名雙標怎麼了?就要給他們獨有的偏愛!
    在選秀節目自己pick的藝人出道就是實力,而別的藝人就是所謂的「皇」男司機出現事故就是不小心,而女司機就是心理素質不好技術差不該上路……雙標,顧名思義就是雙重標準。雙標其實在平時的生活隨處可見,有時候自己時不時就會當了這樣雙標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的標準一向是整齊劃一的。但在小事上,我們的標準可能就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了。
  • 有種「捧不紅」叫陳月末,還連累父親被嘲諷,網友:為啥非要演戲
    但即便如此,還是會出現捧不紅的情況,他便是演員陳月末。不僅爹媽捧他沒將他捧紅,還連累父親陳寶國被嘲諷。《智者無敵》中的貓爪、《正者無敵》中的鄭衝、《老農民》中的狗兒,即便如此,陳月末似乎依舊未能紅起來,而這也令他受到很多嘲諷。
  • 「美國馳名雙標」的背後,暴露出什麼?
    席捲美國已經一周的反種族歧視抗議, 表達了「黑人命也是命」的血淚訴求,也見證了一出「大型雙標現場」。
  • 全球最大的人權組織打臉西方陰謀分子,證實恐怖分子屠殺近百緬甸村民!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趁機大肆宣傳,說緬甸軍方屠殺若開邦的穆斯林族群,抹黑緬甸在國際上的形象。5月23日,在緬甸實地調查的國際特赦組織打臉西方國家。5月23日,國際特赦組織(AI)發布調查報告,報告中顯示:去年,在若開邦爆發的恐襲事件中,羅興亞救世軍(ARSA)共屠殺了近100名印度教徒。
  • 張杰千字微博力挺謝娜:最好的愛情,都有點「雙標」
    曾經自己被黑的時候,也不見他為自己辯解,可老婆被人懟,他便不再沉默,真真正正作為一個爺們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妻子。若真愛一個人,就會不經意間變得「雙標」,自己受委屈沒事,但絕不能讓自己愛的人受委屈。倒不是這些事多有趣,只是他眼中的你太特別。 1前幾天吃飯的空當,哥們買了兩張文藝片的電影票。我問他,「你不是說文藝片最無聊了嗎,怎麼也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