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維喬克中毒」事件反轉,鐵娘子默克爾這波打臉來的挺快

2021-02-19 凡事馬後炮

連日以來,昏迷的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成為美歐「鬥俄」的利器。德國堅稱的「中毒」真相,讓各方眾說紛紜,扯不清。

近日,此事迎來了新的轉機,納瓦利內順利脫離昏迷。而德國苦心營造的「謊言」,被重量級權威人士拆穿,默克爾瞬間秒變成了「啞巴」,不再出聲。

英國BBC於9月7日報導,收治納瓦利內的德國柏林醫院當天表示,他的情況出現好轉,已停止使用呼吸機。醫院還稱,納瓦利內已脫離昏迷,並且能對言語作出反應。

此前,德國一直堅稱,通過專業的研究試驗,確定納瓦利內體內存在一種名叫「諾維喬克」的軍用毒劑,是有人蓄意「謀害」,藉此影射普京用政治暗殺手段,剷除「政敵」。

一時間,歐洲多國群起而攻之,普京有口難辯。所幸,直接參與「諾維喬克」研發的科學家林克就站出來闢謠,稱如果納瓦利內是該物質中毒,那他已經死亡而不是昏迷。

而現在,納瓦利內從昏迷中甦醒,進一步驗證了林克的說法。對此,林克最新表示,此刻更加排除了納瓦利內中毒的可能性

,因為即使「投毒」使用的濃度,比致死量低400倍,而他能從昏迷中成功甦醒,都會出現瞳孔縮小的情況。但納瓦利內並未出現這種症狀。

同時,據林克介紹,研製「諾維喬克」是為了替換戰場上的核武器,其致死率為100%。這也從側面驗證了納瓦利內並非「諾維喬克」中毒。

納瓦利內成功好轉,再加上權威人士的背書,德國謊言被徹底揭穿。鑑於「諾維喬克」是前蘇聯研製,並且不受國際社會監管,此前,西方媒體多次指向俄羅斯用該毒素「清除異己」。

所以,德國對俄羅斯的指控,可以看成是西方世界為普京「量身定做」炮製的謊言,目的就是讓普京有苦難言。然而,現實情況卻沒有如他們所願,普京的「政敵」在遭受軍用級劇毒「毒害」下還能存活,這本身就不合常理。

因此,一直威脅俄羅斯,甚至不惜拿「北溪-2」說事的默克爾,這次已無話可說,徹底變成啞巴了。

現在看來,用在納瓦利內身上的「毒」,並非「諾維喬克」,而是美歐等勢力圍繞所謂的「中毒」事件,對俄羅斯展開的攻擊。就像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說的那樣,此事是一起針對俄「有預謀的行動」,旨在對俄實施新的制裁。

與此同時,由於俄羅斯的幹預,美歐對白俄的圖謀遭遇阻礙,「中毒」事件也是其遏制俄羅斯勢力的新舉措。

不過,儘管「諾維喬克中毒」一說被權威人士打臉,但俄羅斯與美歐之間的鬥爭還遠沒有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被稱為鐵娘子的默克爾,給大眾的印象就是,她可以硬剛川普,也跟普京的關係看似處得不錯,然而,在涉及到利益等問題時,本來面目和立場立馬顯現,說翻臉就翻臉,還把人往死裡「陷害」,真是令人感嘆。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留言區

相關焦點

  • 又是「諾維喬克」?德國稱俄反對派人士昏迷是被下毒,要求俄澄清
    8月20日,在從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他疑似因中毒昏迷,並在飛機緊急降落後被送往西伯利亞鄂木斯克的一家醫院。後來,他被轉移到德國柏林的夏裡特醫院,那裡的醫生在上周表示,納瓦利內有中毒的跡象。當地時間星期三(9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塞伯特在一份聲明中稱,德國一家軍方實驗室的檢測發現,送檢的樣本中「含有『諾維喬克』神經毒劑殘留的不容置疑的證據」。
  • 大反轉!拜登贏終戰勝利後,默克爾「變臉」,罕見站在川普這邊
    但是國會事件結束後,最終聯席會議還是結束了,在1月7日凌晨,副總統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了美國大選的最終勝利。川普的連任夢想終於破碎,但是川普為了連任做出了不少努力,這次的國會事件更是讓國內對川普大失所望,為了防止川普再次煽動支持者的情緒,一些社交平臺和科技巨頭直接封殺了川普的相關帳號,防止再次發生「國會事件」。
  • 俄反對派納瓦爾尼慘遭烈性毒氣毒害,「諾維喬克」到底有多厲害?
    據美媒介紹,「諾維喬克」是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為軍事目的而研發的化學武器。韓媒指出,「諾維喬克」的毒性極強,比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遭遇暗殺時所用的「VX神經毒素」還要強5至8倍。此前我們對「諾維喬克」毒劑知之甚少,是由於這種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化學武器並不在國際禁化武組織的附表化學品目錄裡,這意味著該毒劑的生產情況並不受國際社會監管。英國瑞丁大學藥理學專家史蒂芬斯說,「諾維喬克會導致心跳變慢、呼吸受限,進而造成窒息死亡」。「諾維喬克」在俄語中意為「新來的」。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化學家米爾扎亞諾夫在俄羅斯媒體上披露了這種毒劑的存在。
  • 德國首都爆發混亂後,默克爾官邸又被車撞了,歐洲局勢或要生變?
    這其中,不得不提德國"鐵娘子"默克爾的抗疫手段。德國的抗疫政策,在所有歐洲國家中是最嚴厲的。第一波疫情到來的時候,德國表現良好,總確診人數大概在20萬左右。可是,自從第二波疫情爆發開始,現在一個月不到,德國疫情總確診人數已經超過96萬,每天還有1萬5千多人感染。這樣的增速說明,第二波疫情到來的時候,德國這位"歐洲優等生"也變成"學渣"了。
  • 這波輿論反轉,有件事不得不說
    然而,作為一個輿論事件,此事卻並未結束。我們一方面祈禱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另一方面也為此次事件中大部分網友的理性態度讚嘆——與以往涉網約車事件相比,網友們在本次輿情事件中表現出的公正客觀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此次事件中,網約車行業形象經歷了一波小小的輿論「反轉」。而這種「反轉」一方面得益於長沙警方的權威通報、滴滴平臺方的及時回應,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網友們的客觀理性。
  • 默克爾抖不停 如何辨別顫抖症?
    默克爾擔任總理長達14年期間,罕見出現這麼讓外界擔心的健康狀況。不過默克爾說「她很好」,要外界不用擔心,德國政府發言人也表示一切公開行程如常,未回復國際媒體對默克爾健康的猜測。1個月3次不明顫抖站立不動的時候全身不停顫抖,手腳更能看出明顯的抖動,但只要一走動,顫抖的情況又馬上停止,這就是默克爾這一個月內屢次出現的情況。
  • 默克爾稱變種病毒已佔20%感染病例,專家警告要防第三波
    12天前,7天感染率終於跌破了100大關;今天(9日),該數字繼續降至75以下,這是3個月以來的第一次! 眼看按照原定計劃,過完這一周,德國就將於2月15日「鬆綁」了。但一旦放開封鎖,現在的大好形勢還是否能保持?
  • 德國新聞| 默克爾拿下人生第17個榮譽博士學位!Dr. Dr. h. c. Dr. h. c. ……
    據《圖片報》報導,為表彰安格拉·默克爾在聯邦總理職位上所展現的優秀領導才幹,日前,萊比錫商學院(HHL)授予默克爾經濟學榮譽博士學位
  • 這兩個國際新聞,突然反轉!川普也有怕的了
    反轉來了。川普方似乎感受到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川普競選團隊發言人墨菲當即回應:塔利班應該知道,川普總統將永遠維護的是美國的利益。這句話很關鍵。廣告很正能量。效果也很不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福奇夸特朗普:沒有誰做得比川普更棒了。但反轉來了。福奇博士非常憤怒,公開表示:我最近沒說過這句話。
  • 默克爾關臉書,這是要淡出?
    繼去年12月將基民盟主席之位傳給卡倫鮑爾後,德國總理默克爾1日宣布正式關閉自己有254萬粉絲的臉書帳號。英國《衛報》評論稱,種種跡象表明,默克爾已經在為退出政壇做最後的準備。許多網友表達了對默克爾的祝福,一位網友說:「感謝您在動蕩之中保持冷靜,祝願今後生活一切順利」。來自美國的網友瑪莎用英語寫道:「您是我心中的總統候選人,多希望您能來美國啊!」也有少數人提到默克爾在2015年決定對敘利亞難民開放邊界,並對此不滿。
  • 德國新聞| 默克爾疾言厲色:突變病毒危險至極,去年秋天是政府耽擱的錯!
    總理默克爾事實上更傾向於3月14日,但最終還是向州長們做出了妥協。除此之外,各州還可以自行決定本州學校和日託機構的復開時間,例如黑森州本月22日可能就將複課。 今天,默克爾就昨日峰會的決議正式發表政府聲明。她在聲明中直言警告稱,突變病毒非常危險,必須阻止第三波疫情成真,德國因此仍有必要保持封鎖!
  • 李湘租房事件再反轉,房東稱清掃是在他的要求下進行,李湘被打臉
    李湘租房事件是反轉再反轉,李湘成了帶貨主播之後,好像更火。她在三亞租房直播帶貨,結果跟房東發生了糾紛。一開始,是房東發視頻,說李湘租完房子沒收拾,房間裡面跟垃圾場一樣,一片狼藉。而且李湘馬上回應,首先全額支付了房租,發現有破損主動賠償,還請保潔阿姨處理。房東發的視頻是收拾之前的。
  • 摩根•弗裡曼的性騷擾事件,這是要反轉了嗎?
    CNN率先報導了這一新聞,隨後,弗裡曼的廣告停播,獲得的獎項也可能被剝奪(戳這裡了解)。然而,這件事情似乎要反轉了嗎?美國時間29日(周二),摩根•弗裡曼的律師表示,要求CNN撤回此前關於弗裡曼性騷擾的報導。
  • 普陀山「天價便飯」事件反轉,白巖松:這黑的還真不是店!
    這件事經過發酵後登上熱搜,一時間「青島大蝦捲土重來」等論調被頻頻熱議。近日,該事件出現了反轉。工作人員:店裡明碼標價,他們吃的並非便飯爆料人在此前發布的所謂「黑店」視頻中稱,「我們隨便吃一頓,他要收我們1900元錢,黑店啊!不要來這個店。
  • 默克爾的神秘手勢再現江湖,背後隱藏著哪些驚天秘密
    你想想,人家默大嬸兒作為一國總理,成天參加國際政壇重量級活動,她鍾愛的這款手勢定是大有來頭。今天,環環就給你好好說說。默克爾的這個手勢被收錄在了維基百科裡,上面稱它為「默克爾菱形」,德國媒體還把它叫作「權力三角形」。
  • 排隊的代購們打臉嗎?
    感覺被啪啪的打臉了自從今天早上在微信上收到朋友發給我的幾張代購在樂天門口排隊的照片
  • 山西一企業發生集體中毒事件!37人疑是中毒,已造成3人死亡
    前段時間一上市公司的總裁被毒殺的新聞,讓人們心有餘悸,不禁感嘆為了個人的利益,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竟然用這種惡劣的手段傷人性命,而近日山西這個企業的中毒事件,又推上了熱搜。12月27日,山西一個公司遭遇集體中毒事件,有37人中了毒,而其中3人不幸身亡,事件也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 默克爾罕見袒露心跡:曾因這事失眠
    ▲這是2月2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參加德國電視一臺一檔訪談節目的視頻畫面。新華社在一次罕見的電視採訪中,66歲的默克爾還說,她期待美髮師可以重新營業的日子,即使她不得不接受,頭髮變白是無法更改的事實。她在接受德國RTL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我有時會在夜裡醒來,思考所有的問題。」
  • 【頭條】默克爾的歐洲領袖地位如何才能延續
    牛華勇  陳昭希 說起來,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再沒有什麼比美國有一位喜歡四面出擊卻無力收拾殘局的總統更大的政治了。失去議會多數的歐巴馬第二任期,要麼是在向咄咄逼人的競爭者妥協,要麼是催促他的盟友們儘快離開。從白金漢宮大陣仗歡迎習主席,到默克爾、奧朗德相繼訪華,美國的幾位親密盟友並未表現出跟隨美國的強烈意願,反而接二連三到北京尋求新的友誼。
  • 「鐵娘子」傅瑩火力全開!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這已是傅瑩第四次來到這個重要國際場合,面對所謂「中國威脅」等老生常談的無端指責,「鐵娘子」傅瑩再次火力全開,堅決回擊。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當地時間14日至16日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