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個月內連續3次在公開露面的時後,手腳不能克制地無故顫抖。德國官方表示總理健康沒問題,CNN等媒體推測她可能是罹患「站立性顫抖症」,她究竟患了什麼病?
默克爾擔任總理長達14年期間,罕見出現這麼讓外界擔心的健康狀況。不過默克爾說「她很好」,要外界不用擔心,德國政府發言人也表示一切公開行程如常,未回復國際媒體對默克爾健康的猜測。
1個月3次不明顫抖
站立不動的時候全身不停顫抖,手腳更能看出明顯的抖動,但只要一走動,顫抖的情況又馬上停止,這就是默克爾這一個月內屢次出現的情況。
默克爾第一次被發現顫抖症狀是在6月18日,當時她在正中午迎接烏克蘭總理澤連斯基到訪德國。
第一次出現在6月18日、迎接烏克蘭總理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到訪德國,由於當時是正中午,氣溫高達30℃,加上默克爾說喝了3杯水就好多了,外界一度推測是中暑,她也自稱是脫水。
不過之後在6月27日、7月10日又出現同樣的顫抖情況,包括CNN等媒體引述專家說法,推測默克爾較符合站立性顫抖症(Orthostatic Tremor)的症狀,但真是如此嗎?
什麼是站立性顫抖症?
默克爾7月17日就滿65歲,而站立性顫抖症確實好發於50、60多歲人群。
梅克爾7月11日迎接來訪的丹麥總理弗雷德裡克森(Mette Frederiksen),罕見地坐在椅子上聽軍樂隊演奏國歌。
站立性顫抖症的患者只要走動、稍微靠著東西或坐下,抖動多半會停止,這似乎能解釋為什麼默克爾站在講臺後的時候,抖動就不明顯。7月11日她迎接來訪的丹麥總理弗雷德裡克森,也罕見地坐在椅子上聽軍樂隊演奏國歌。
不過有專家表示,站立性顫抖症的抖動頻率為每秒13~18下,其實是非常快的速度、抖動幅度也不大,所以多半是患者自身才有感覺,旁人肉眼可能看不太出來。以默克爾這麼明顯的抖動來看,其實並不完全符合站立性顫抖症的症狀。
另外站立性顫抖症和原發性顫抖症一樣,症狀應該是長期而持續性的,觀察默克爾公開露面的狀態,顫抖似乎為偶發性,這一部份也不符合站立性顫抖症的症狀。
專家表示,站立性顫抖症屬於相對罕見的疾病,國外曾有文獻指出,每4000個老人中只有1個罹患站立性顫抖症,目前相關的研究也不多。站立性顫抖症一般無法完全根治,但只影響患者的日常動作,對健康並沒有立即而重大的危害。
包括CNN等媒體引述專家說法,認為默克爾罹患站立性顫抖症,但也有醫師持不同看法。
所以默克爾究竟是怎麼回事?
專家認為,如果默克爾的顫抖情況確實是突發性,有可能是心律不整、腦部血液循環不足導致,不過光就默克爾公開露面的畫面,無法完全判定病因。
不停地顫抖也讓人聯想到帕金森病,但帕金森病除了手抖之外,還常伴隨四肢與表情僵硬、步伐緩慢,以及平衡感不佳等症狀。觀察默克爾的步伐依舊穩定正常,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神經學教授山德(Ley Sander)推測,默克爾應該沒有罹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除了手抖之外,還常伴隨四肢與表情僵硬、步伐緩慢,以及平衡感不佳等症狀,也未完全符合默克爾症狀。
默克爾顫抖的原因仍不明,德國總理府發言人曾表示,默克爾因為想要避免顫抖,心理壓力反而讓她反覆出現症狀。
CNN醫藥特派員古普塔(Sanjay Gupta)則認為默克爾的症狀可能近期才剛出現,還在醫師評估與嘗試不同藥物的階段。不論如何她2021年結束任期後,將不再尋求連任,準備交棒的鐵娘子,應該終於有機會好好休息、養病。(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