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轉!拜登贏終戰勝利後,默克爾「變臉」,罕見站在川普這邊

2021-02-23 大魚愛運動

轟動一時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拜登最終力排眾議,成為了美國無可爭議的下一任總統。川普雖然用盡各種手段,甚至煽動自己的支持者在1月6日美國國會聯席會議門外遊行示威,最終支持者們情緒失控,「攻破」國會大廈,打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議。但是國會事件結束後,最終聯席會議還是結束了,在1月7日凌晨,副總統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了美國大選的最終勝利。

川普的連任夢想終於破碎,但是川普為了連任做出了不少努力,這次的國會事件更是讓國內對川普大失所望,為了防止川普再次煽動支持者的情緒,一些社交平臺和科技巨頭直接封殺了川普的相關帳號,防止再次發生「國會事件」。因為在國會事件之後,川普的粉絲們士氣大振,更有甚者喊出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開啟「第二回合」。在這樣的壓力下,川普的社交帳號被封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關於封停帳號的事卻有一些反轉發生,此前一直痛批川普的德國總理卻直接「變臉」,罕見站在了川普這邊。推特等國外媒體平臺封殺川普帳號,引起了一些歐洲領導人對監管社交媒體公司必要性的發聲。德國總理髮言人更是表示,默克爾對封殺川普社交媒體帳號一事持保留態度,該發言人說:「默克爾總理認為,一名總統的帳號被永久凍結是有問題的。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利可以受幹預,但要遵循法律規定,並在法律界定的框架內,而不是根據社交媒體平臺管理層的決定。」

默克爾的態度一出,引起了輿論的熱議,不少媒體認為這是歐洲大部分國家對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影響公共話語能力的擔憂。畢竟一國領導人是國家喉舌,國家領導人的帳號受到社交媒體平臺的影響,顯然是折損了政府顏面,也不符合「民主」的基本原則。

默克爾和川普關係並不算好,但是這次卻選擇譴責媒體平臺,這其中包含了領導人對數字媒體的重視和擔憂,如何讓社交媒體在國家政策下正常發展,成為了所有國家領導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

相關焦點

  •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接班人?
    (原文標題:「默克爾的勝利」:北威州州長拉舍特當選基民盟主席!
  • 胡錫進:川普、拜登雙雙喊「贏」,一場激烈的鬥爭在醞釀中!
    美國大選日11月3日過去了,果然沒有一個明確結果,川普和拜登都宣布自己勝利了或者正走在勝利的道路上,這不成了中國網友笑話的「雙贏」局面嗎?一場選後激烈的鬥爭正在拉開帷幕。大家大概都知道了,川普再次逆襲了民調,贏了關鍵的佛羅裡達州,保住了票倉德克薩斯州,並且到4日凌晨,也就是北京時間4日晚上,在多個關鍵州保持領先。
  • 默克爾向全世界重磅發聲,拜登這次猝不及防
    無獨有偶,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已經向全世界重磅發聲,絕對不讓中國孤軍奮戰,這一次拜登怕是猝不及防。據觀察者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以視頻形式發表演講,在演講過程中,德國總理對於中美關係表態十分謹慎。眾所周知,在拜登上臺之後也一直不斷拉攏其他國家,希望其他國家能夠跟從美國腳步共同來對抗中國。
  • 德法兩國接連給拜登下馬威,想和好沒那麼容易,川普挖的坑太大
    法國制裁美國是非常罕見的事情,現在一言不合就喊著制裁,更像是在借題發揮,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先給拜登一個下馬威。德國也做了類似的事情,默克爾表面上對拜登笑嘻嘻,但是在德國的公開講話,搞得拜登很扎心,直言別以為今後德美就能和諧相處。德國和法國是歐盟的領導者,也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兩個大國接連給拜登下馬威,所釋放出的信號不言而喻。
  • 德國首都爆發混亂後,默克爾官邸又被車撞了,歐洲局勢或要生變?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美國大選進入終章,歐洲各國領導人迅速選邊站的背景下,德國的局勢也相應產生了變化。(一)自從拜登宣布獲勝後,德國要和美國"重修舊好"的態度越來越明顯。德國不但第一時間祝賀拜登獲勝,還表示要和拜登政府構建新的大西洋關係。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直接給拜登打電話,變相承認拜登為新一屆美國總統。
  • 馬克龍默克爾公開與美國唱反調,場面很精彩...
    2月19日,拜登公開表示,「美國回來了,跨大西洋聯盟回來了」。隨後,拜登講了一大堆車軲轆話,即呼籲英、法、德、意、日、加拿大跟著美國圍攻俄羅斯,並騰出手來一塊針對新興大國。拜登自信滿滿地強調,傳統盟友應該相信,美國的領導力會再次出現。老大發話後,小弟詹森便上場了。
  • 川普「過早」宣布「勝利」,推特臉書急忙發警告通知!
    【環球網報導】川普這波兒操作,可把這兩大社交媒體平臺「忙壞了」。
  • 默克爾抖不停 如何辨別顫抖症?
    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個月內連續3次在公開露面的時後,手腳不能克制地無故顫抖
  • 川普的頭髮從金色變成了銀色,因為他現在是第二名...承終於認拜登贏了!
    密西根法官駁回川普阻止底特律選票認證請求】負責川普團隊賓州訴訟的法律事務所Porter Wright Morris & Arthur宣布要退出,不幹了…亞利桑那州由於拜登票數領先優勢太大,無法對有爭議的選票產生影響,川普團隊決定撤銷在該州的法律訴訟。截止11月14日,川普在大選後已經輸了20場官司...
  • 中國春節剛剛結束,拜登一個大動作迅速轟動世界,俄媒評價不簡單
    就在中國春節剛剛結束的檔口,美國的新任總統拜登再次行動,迅速震動世界。2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以視頻的方式先後出席了G7峰會和慕尼黑安全會議,在會議中,拜登直言「美國回來了」,並且發表演講拉攏跨大西洋聯盟,大力推動北約的軍事合作。和川普時期不同,拜登並不會將北約等國際聯盟協議當做談判的籌碼,動輒威脅「退群」,而是希望能夠和歐洲諸國統一戰線,共同面對「挑戰」。
  • 默克爾:我同意中國領導人倡議,反對在中美間站隊
    「政客」新聞網站歐洲版26日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演講中支持中國領導人的提議,反對歐洲應在中國、美國之間選邊站。報導稱,當美國總統拜登尋求拉攏西方民主國家「抱團」以應對中國時,默克爾對於這種「拉幫結派」表現的十分警惕。當地時間26日,她在參加達沃斯論壇的視頻演講中表示:「我非常希望避免(世界)形成對立陣營。比如說一邊是美國、一邊是中國,我們必須要支持其中一邊,我覺得這對許多社會並不公平。這也不是我理解的事情應有的發展方向。」
  • 默克爾罕見袒露心跡:曾因這事失眠
    ▲這是2月2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參加德國電視一臺一檔訪談節目的視頻畫面。新華社在一次罕見的電視採訪中,66歲的默克爾還說,她期待美髮師可以重新營業的日子,即使她不得不接受,頭髮變白是無法更改的事實。她在接受德國RTL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我有時會在夜裡醒來,思考所有的問題。」
  • 罕見!拜登嚴厲警告!
    美國「抗疫戰鬥最黑暗的日子還在我們後頭」,當地時間22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這樣措辭嚴厲地警告美國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導,拜登於當天在德拉瓦州的威爾明頓發表講話時,呼籲美國人做好抗疫「戰鬥」準備。
  • 拜登打電話給歐洲盟友:英國第一,法國第二,德國第三
    因為疫情依舊肆虐,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之後的國際訪問首秀只能推遲,不過他上任後與各國領導人的通話,也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 玩家豪賭川普贏大選,英國神秘人豪擲500萬美元
    據這名前銀行家的友人表示,他在砸下這場高風險賭-注前,曾向「川普選舉陣營內部人士」請教,這場賭注可能讓他贏回近1500萬美元的支票。這篇報導還稱,但在美國人民3日投票選總統之際,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無疑同樣是玩家較看好的另外人選。根據英國線上玩家平臺必發(Betfair),英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上周末下注了100萬英鎊(129萬美元)玩拜登獲得這場選舉的勝利。若拜登贏得這場激烈選舉戰擊敗川普的話,這名玩家將會贏得198萬6903美元。
  • 對華態度發生大轉變,拜登表態引國際社會關注,基辛格的判斷真準
    美國仍以冷戰視角看待中國值得注意的是,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日前在北大西洋理事會防長級會議首日議程結束後的記者會上公開表示,北約應成為所有「志同道合者」對抗中俄的政治對話的平臺。此外,五角大樓也表態稱,俄羅斯對北大西洋聯盟所有成員構成威脅。
  • 大選賭盤勝率反轉 那個500萬押注川普的神秘人還好嗎
    大選賭盤勝率反轉 那個500萬押注川普的神秘人還好嗎時間: 2020-11-4 16:35| 來源: 美國中文網 美國中文網報導
  • 關於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公布G7集體決定!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七國集團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全球必須加強多邊主義,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默克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的新冠疫情證明了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在全世界都接種疫苗之後,才能真正戰勝疫情。
  • 世界發生三件事,普京對默克爾攤牌,英國拍美國馬屁
    要知道,雖然美俄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死對頭,但俄歐關係卻一直若即若離,川普時代,馬克龍、默克爾還想過「重新擁抱俄羅斯」。拜登執掌美國還不到一個月,俄歐就徹底鬧翻了,不過是換了個美國總統,釋放的能量就這麼大?
  • 果然,倆人都說要贏!
    可奇怪的是,不論是川普還是拜登,目前都已經公開宣布自己「快贏了」。先出場宣布自己「快贏了」的人是選情看起來並不怎麼有利的拜登一方。在北京時間11月4日下午1點左右,隨著川普拿下對其贏得連任重要的佛羅裡達州,同時在其他幾個關鍵州也表現不錯後,拜登這位川普的挑戰者突然宣布他要發表一番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