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一時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拜登最終力排眾議,成為了美國無可爭議的下一任總統。川普雖然用盡各種手段,甚至煽動自己的支持者在1月6日美國國會聯席會議門外遊行示威,最終支持者們情緒失控,「攻破」國會大廈,打斷了正在進行的會議。但是國會事件結束後,最終聯席會議還是結束了,在1月7日凌晨,副總統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了美國大選的最終勝利。
川普的連任夢想終於破碎,但是川普為了連任做出了不少努力,這次的國會事件更是讓國內對川普大失所望,為了防止川普再次煽動支持者的情緒,一些社交平臺和科技巨頭直接封殺了川普的相關帳號,防止再次發生「國會事件」。因為在國會事件之後,川普的粉絲們士氣大振,更有甚者喊出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開啟「第二回合」。在這樣的壓力下,川普的社交帳號被封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關於封停帳號的事卻有一些反轉發生,此前一直痛批川普的德國總理卻直接「變臉」,罕見站在了川普這邊。推特等國外媒體平臺封殺川普帳號,引起了一些歐洲領導人對監管社交媒體公司必要性的發聲。德國總理髮言人更是表示,默克爾對封殺川普社交媒體帳號一事持保留態度,該發言人說:「默克爾總理認為,一名總統的帳號被永久凍結是有問題的。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利可以受幹預,但要遵循法律規定,並在法律界定的框架內,而不是根據社交媒體平臺管理層的決定。」
默克爾的態度一出,引起了輿論的熱議,不少媒體認為這是歐洲大部分國家對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影響公共話語能力的擔憂。畢竟一國領導人是國家喉舌,國家領導人的帳號受到社交媒體平臺的影響,顯然是折損了政府顏面,也不符合「民主」的基本原則。
默克爾和川普關係並不算好,但是這次卻選擇譴責媒體平臺,這其中包含了領導人對數字媒體的重視和擔憂,如何讓社交媒體在國家政策下正常發展,成為了所有國家領導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