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讓中國孤軍奮戰!默克爾向全世界重磅發聲,拜登這次猝不及防

2021-02-26 收藏圈兒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收藏圈兒」,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                                                                         

據環球時報報導,達沃斯議程經濟論壇正式舉行,多國領導人均以視頻形式參加了本次經濟論壇。

在本次經濟論壇中,俄羅斯總統普京也通過視頻形式發表講話,在講話過程中談到中國肯定中國扶貧工作,向中國釋放友好信號。

無獨有偶,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已經向全世界重磅發聲,絕對不讓中國孤軍奮戰,這一次拜登怕是猝不及防。

據觀察者網報導,德國總理默克以視頻形式發表演講,在演講過程中,德國總理對於中美關係表態十分謹慎。

眾所周知,在拜登上臺之後也一直不斷拉攏其他國家,希望其他國家能夠跟從美國腳步共同來對抗中國。

關於這個問題,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其並不希望世界形成兩大陣營,如果世界形成對立陣營,那麼德國乃至歐洲將會被迫要求選擇哪一邊,但是實際上對社會上其他國家並不公平,反對德國乃至歐洲在中美問題上選邊站。

除此之外,德國總理默克表示十分肯定中國領導人看法,在前一天中國領導人也在達沃斯議程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指出應該重視多邊主義,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同意中方這一點。

默克爾在演講過程中提到關於歐盟決定對美國科技公司徵收關稅一事,希望能夠同拜登政府達成共識,除此之外還肯定了去年年底完美收官的中歐投資合作協定。

自從德國總理默克爾上臺之後並沒有完全倒向美國,而是同我國開展大量合作。

在華為5G問題上,德國總理默克則表示德國將會自行評估華為設備是否具有風險,並不願意跟從美國腳步。去年年底默克爾趁著拜登政府還沒有上臺,也迅速推動了中歐投資合作協定籤訂,已經如期完成籤訂儀式。

中歐投資合作協定也是中歐貿易往來一個裡程碑,接下來在此基礎上,中國將會同歐洲各國籤訂自貿協定,目前中方也在加快推動自貿協定籤訂進程。

本次也是默克爾最後一次參加達沃斯議程經濟論壇,默克爾已經明確表示不會繼續連任,但是在默克爾最後這段時間裡,希望能夠同中國加強聯繫,主要是為了避免在新政府上臺之後對華過於強硬,導致其這15年來努力完全白費。

如今德國已經意識到同中國對抗並不是有利的,而是要從中國繁榮獲得利潤,所謂打壓中國只能短時間內起效果,長遠來看毫無用處。也奉勸美國還是認清事實,儘快同中國進行談判,推動兩國貿易走向正常化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環球時報、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拜登贏終戰勝利後,默克爾「變臉」,罕見站在川普這邊
    轟動一時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拜登最終力排眾議,成為了美國無可爭議的下一任總統。
  • 關於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公布G7集體決定!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七國集團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全球必須加強多邊主義,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默克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的新冠疫情證明了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在全世界都接種疫苗之後,才能真正戰勝疫情。
  • 默克爾:我同意中國領導人倡議,反對在中美間站隊
    「政客」新聞網站歐洲版26日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演講中支持中國領導人的提議,反對歐洲應在中國、美國之間選邊站。報導稱,當美國總統拜登尋求拉攏西方民主國家「抱團」以應對中國時,默克爾對於這種「拉幫結派」表現的十分警惕。當地時間26日,她在參加達沃斯論壇的視頻演講中表示:「我非常希望避免(世界)形成對立陣營。比如說一邊是美國、一邊是中國,我們必須要支持其中一邊,我覺得這對許多社會並不公平。這也不是我理解的事情應有的發展方向。」
  • 默克爾盟友發聲:建議繞開歐盟,在國家層面批准和購買中國疫苗
    德國基社盟的議會黨團主席亞歷山大·多布林特在公開講話中表示,歐盟的疫苗採購存在明顯不足,建議在國家層面批准和購買中國和俄羅斯的新冠疫苗。
  •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接班人?
    ▲圖源:www.tagesschau.de結果得出後,現任黨主席克蘭普-卡倫鮑爾向候選人們的公平競爭致謝,並表示:「現在所有人要團結一心,為了我們的聯盟黨和我們的國家。」今天上午,拉舍特是第一個發表競選演講的候選人。他表示:「我可能不是一個能擁有最完美表現的人,但我是阿明·拉舍特,是你們可以信賴的人。」
  • 德國首都爆發抗議示威,拜登或高興不起來了
    11月中旬,柏林街頭被抗議人群"攻佔",有人反對德國政府的強硬抗疫手段,還有人高喊"默克爾必須走,民主必須留下"的口號。最讓默克爾尷尬的是,11月25號,一名中年男子竟然開著車撞向了她官邸的大門。距離上一輪示威還沒幾天,近日,德國首都又爆發新一輪抗議了。據環球網12月6號報導,德國柏林市中心的政府區附近又一次集結了大批民眾。
  • 中方嚴正表態後,絕不讓中國孤軍奮戰,老朋友立即表明立場
    ,中美關係也是越來越脆弱,本以為拜登上任之後會重新糾正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但是似乎拜登政府依舊會奉行川普對中國強烈的態度,把中國看作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與「威脅」。日前,美國無視自己的國內矛盾,對中國新疆問題做出了毫無理由的抹黑。美國抹黑中國新疆問題‍在1月29日中國日報網報導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日前一場公開記者會上表示贊同川普有關中國正在新疆實施「種族滅絕」等一系列言論。
  • 美媒向全世界曝光猛料:川普有秘密藏在中國?
    近日,美國媒體向全世界曝光猛料,川普有秘密藏在中國,這回終於瞞不住了。                                                       誰能想到,天天絞盡腦汁打壓中國的川普,其實在中國還有銀行帳戶。並且,這個帳戶的公司還在2013年-2015年間,為中國納稅18.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
  • 拜登打電話給歐洲盟友:英國第一,法國第二,德國第三
    目前,拜登已經陸續與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及歐盟部分國家領導人通話。近日,也是終於輪到默克爾了!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與歐洲盟友的通話中,這個排序非常講究,德國被拜登排在了英法之後,歐洲第三位。據《參考消息》1月26日報導,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表示,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默克爾祝賀拜登就職總統,雙方在電話中就共同抗疫、與中東國家的外交政策以及貿易、氣候政策等議題展開了討論。默克爾不僅表示對美國重回世衛組織和《巴黎協定》表示歡迎,還邀請拜登疫情好轉後出訪德國。
  • 華盛頓傳出重磅消息,拜登稱不反對中國追求統一,島內輿論炸鍋
    眾所周知,自美國新總統上任以來,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關於對華態度,近日華盛頓再傳出重磅消息。
  • 不止拜登,川普這回或騙了全世界,全球目光投向中國
    這回不僅是拜登上當了,川普是欺騙了全世界,全球目光投向中國,中國疫苗成為了救命稻草。疫苗不足來自路透社等西方媒體的消息稱,歐盟雖然已經訂購了6億劑輝瑞疫苗,但是不管是美國的輝瑞公司,還是英國的阿斯利康公司,近期都出現了產量不足的問題,所以無法按照已經籤訂好的合同向歐盟共贏疫苗。這引發了歐盟各國的強烈不滿。
  • 對華態度發生大轉變,拜登表態引國際社會關注,基辛格的判斷真準
    此外,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近日也躍躍欲試,竟在北約成員國舉行的線上防長級會議上,試圖動員包括歐盟國家和芬蘭、瑞典在內的主要北約成員國來對中國實施威懾。結合北約和美國國防部的發言,其向外界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美國及其盟友仍在以冷戰的視角看待中國。顯然易見,在這一方面,拜登與川普簡直是如出一轍。
  • 拜登針對中國的第1招!
    上任伊始,這麼好的機會,拜登自然不會放過。直接宣布:「美國回來了(America is back)。」說實話,他這句話說得頻率太高了,已經沒什麼新鮮感。這裡需要特別提一下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他對拜登表現出熱情洋溢的歡迎(give Biden an ebullient welcome)。
  • 猝不及防!拜登鎖定勝局後,川普大手一揮,華盛頓進入緊急狀態
    儘管1月6日川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導致聯席會議被迫中斷,但依然沒有妨礙拜登正式贏得大選。
  • 拜登首次對川普彈劾案發聲!
    當晚,拜登也首次就川普彈劾案發聲。儘管拜登沒有明確表明自己在彈劾案上的立場,但他認為國會大廈暴亂是由川普煽動的。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1月13日晚,當選總統拜登發布聲明稱,希望參議院在處理彈劾案時能兼顧其他緊急事項。拜登重申他希望參議院在審判彈劾案時履行常規立法職責。「這個國家依然飽受新冠疫情和經濟動蕩的困擾。
  • 美媒曝出一重磅新聞,蓬佩奧這次丟臉丟大了,中方早就把話挑明
    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際網路,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如果您對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據中國青年網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卸任前的最後一次出訪歐洲行動被取消。美國官方解釋稱由於國務卿換屆事務繁忙,需要蓬佩奧待在國內協助換屆事宜。
  • 世界發生三件事,普京對默克爾攤牌,英國拍美國馬屁
    要知道,雖然美俄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死對頭,但俄歐關係卻一直若即若離,川普時代,馬克龍、默克爾還想過「重新擁抱俄羅斯」。拜登執掌美國還不到一個月,俄歐就徹底鬧翻了,不過是換了個美國總統,釋放的能量就這麼大?
  • 大批華人希望中國收留,國人:絕不同意
    」對此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唐人街可以說是華人在國外聚居的地區,它不但是中國文化的傳承,更可以讓每個定居在海外的國人感受到家的溫馨。現如今,隨著我們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高,唐人街的數量也是足足達到了70多個。
  • 「安格拉(默克爾),你靜音一下」
    詹森主持G7線上視頻會議默克爾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全球必須加強多邊主義,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默克爾還表示,現在的新冠疫情證明了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在全世界都接種疫苗之後,才能真正戰勝疫情。
  • 德國反中情緒成形 默克爾下臺後親中料劇變
    然而,近來德國的反中情緒已成形,總理默克爾明年秋天一卸任,親中政策將出現劇變。(這一點從德國上周五突然宣布中止與HK的引渡協議就可窺見一斑)文中指出,過去1年來,德國不同政治光譜的人士,對中國的看法逐漸強硬,明秋梅克爾卸任、執政聯盟重組後,反中立場儼然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