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近三成兒童「寶寶難過但寶寶不說」

2021-03-02 中國教育手機報

「寶寶難過但寶寶不說」,臺灣兒童福利聯盟4日公布調查顯示,面對「失去」帶來的負面情緒時,1/4的孩子不會與人分享,近三成感到悲傷難過也不會找人幫忙,會尋求他人安慰的僅3.8%。這種「失去」指的是兒童家庭關係的疏遠、親人的病故或者是簡單物質失落中,情緒感到悲傷,但又不知如何處理的情況。


據兒盟執行長陳麗如介紹,該團體深入小學校園開展生命教育課程,教導孩子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失去」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從200場的校園宣導和班級輔導中發現,比例最高的是「關係失落」:49.9%的兒童近期曾和生命中重要的人關係疏遠或是遭遇分離;35.1%的兒童經歷「物質失落」;15.0%的兒童歷經「生命失落」,其中又有超過六成表示無法與人討論親近的人死亡的事情,而選擇將悲傷情緒默默放在心裡。

調查數據顯示,經歷「失落事件」時,79.5%的孩子表示很傷心、難過、想哭,20.2%的孩子出現憤怒、生氣等情緒,少部分孩子會感到害怕、緊張、自責或失望等。而如何面對「失落事件」及處理負面情緒,26.2%的孩子表示不會與他人分享不開心的事,29.8%的孩子表示即使覺得悲傷難過也不會找人幫忙,18%的孩子在悲傷難過時不知道如何調整心情。

出現負面情緒時,70.2%的孩子通過「做別的事」來轉移注意力,如運動、聽音樂、看電視等,16.5%的孩子通過「發洩」的方式釋放情緒,如大喊、大叫、大哭,只有3.8%的孩子會尋求他人的支持與安慰。此外,有3.8%的孩子會出現較激烈的「攻擊行為」,如打人或是自傷。

陳麗如表示,在少子化年代,孩子經常是家裡的「天之驕子」,擁有一切最好的,從小也被教導爭取考試名次、比賽成績,對「擁有」存有較高期待。然而,「失去」也是生命無可避免的經歷,應當有一堂課能讓孩子們正確看待「失落事件」,並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失落」、如何尋求協助。

兒盟發出呼籲,希望家長平時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如果孩子出現特別低落、憤怒或沒食慾等異常反應,要主動開啟對話;在學校教育方面,兒盟設計並規劃有兒童生命教育方案,協助教導孩子學會正確安撫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此外,為傾聽孩子的煩惱、陪伴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兒盟還開辦了免費的少兒專線,期望讓孩子放心說出心裡話。

據了解,兒盟此次調查分析的對象是2015年至今參與該團體生命教育方案的學童,共回收有效問卷2088份。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
    過年了寶寶窮的都揭不開鍋了但是我還在一線堅持著然而前幾天一場不知名的朋友圈霧霾
  • 寶寶有苦,但寶寶 不說
    昨天他送我一禮物,看著像是自己畫的一輛跑車,我說謝謝寶寶送的禮物,你猜他說什麼?他竟然說:快脫!」這兔崽子。。。前女友結婚了,在朋友圈曬孩子照片。我手欠,回復個「怎麼不像我」。結果她老公認真了,帶著孩子做親子鑑定,想不到真不是她老公的…我現在怎麼辦,可孩子也不是我的呀早上送小侄女上學的路上,神秘兮兮附耳對我說:叔叔,我已經掌握了18種哄寶寶的技巧了,現在就差你給我找個嬸嬸生個寶寶了。聽完這席話,我仰天淚流:你叔叔我已經掌握180種生寶寶的技巧,現在就差個女人了!QQ最近不是出了個撤回功能麼,我覺得挺有意思!
  • 暖燈夜話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輪番密集式催婚的春節+情人節完美雙殺單身汪們已經毫無抵抗力被虐得體無完膚哼~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你看圖吧▼過年的時候別人是這樣即使身邊世事再毫無道理 與你永遠亦連在一起 你不放下我 我不放下你 我想確定每日挽著同樣一雙臂 不必挑選我們成大器
  • 天線寶寶「丁丁」扮演者去世,網友:「天啊裡面還有人」「好難過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你」
    飾演「迪西」的約翰·史密特發文悼念好友,「難過的一星期,懷念我們過去的美好時光。」天線寶寶原來這麼大@莊小穎是深海大白鯊:一直不知道天線寶寶裡面有人@我和妹控哥哥的日常:天線寶寶居然是成人扮的?明明電視上看起來很小一隻呀
  • 天線寶寶扮演者去世,生前曾是芭蕾舞者!網友:抱歉這樣認識你
    據外媒消息,在兒童片《天線寶寶》中扮演「丁丁」(紫色的那隻)的英國演員西蒙·巴恩斯去世,享年52歲。《天線寶寶》是90後、00後的童年經典,這部兒童片是1996年Ragdool公司與英國BBC籤約製作的每集30分鐘的低幼節目,主要的收視對象是從12個月大到5歲的孩子。
  • 天線寶寶「丁丁」扮演者去世,網友驚訝:沒想到裡面有人
    天線寶寶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據外媒消息,在兒童片《天線寶寶》中扮演「丁丁」(Tinky Winky)的英國演員西蒙·巴恩斯去世,享年52歲。明明電視上看起來很小一隻呀《天線寶寶》是90後、00後的童年經典,這部兒童片是1996年Ragdool公司與英國BBC籤約製作的每集30分鐘的低幼節目,主要的收視對象是從12個月大到5歲的孩子。  天線寶寶家族由4個可愛的天線寶寶和一個太陽娃娃組成。
  • 北京寶寶辦理兒童身份證指南,告訴你如何正確辦理少兒身份證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菠蘿孕育」,一站式建檔服務工具箱。
  • 「海綿寶寶」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
    據「美國尼克國際兒童頻道」官方推特發文稱,美國漫畫家、《海綿寶寶》的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終年57歲。
  • 兔寶寶全屋定製:健康定製 讓家更好!
    從今年艾瑞網公布的一項關於廣州建博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近兩年有過裝修或購買過家居的人群中,80、90群體購買定製家居的比例分別為62%、74.7%,全屋定製已成為主流趨勢。雖然目前全屋定製走俏市場,但是一些不具有實力的工廠跟風逐利,這種定製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導致全屋定製市場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亂象,即過來人口中常說的:「雷區」,那麼在定製過程中消費者容易遇到哪些消費陷阱呢?
  • 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寶寶們,舔屏舔夠了嗎?wuli老公們有個共同點:顏值高,名氣大!以及和影帝無緣,不信你看▼
  • 天線寶寶「丁丁「扮演者去世!網友:居然是真人扮演?
    丁丁的好朋友、綠色天線寶寶「迪西」扮演者約翰-史密特(John Simmit)也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多麼難過的一周!願西蒙·希爾頓(「丁丁」)安息,難忘美好的時光。「天線寶寶」的官方帳號隨後也發布消息稱:聽到西蒙·謝爾頓——90年代末丁丁扮演者——去世的消息非常難過。我們與他的家人和朋友同在。抱抱。
  • 海綿寶寶:章魚哥被派大星欺負,海綿寶寶把章魚哥氣哭了!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動漫三分鐘,我是你們的豪哥,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海綿寶寶中激情對決。大家都知道章魚哥是海綿寶寶的鄰居。但是海綿寶寶最要好的朋友肯定是派大星了。這倆個時不時的就會向章魚哥挑起戰爭。看著章魚哥被戲弄欺負,還真是有點可憐啊。但是還非常的有意思啊。來跟著豪哥一起看看吧。
  • 《彩虹寶寶》:體味兒童動畫的「應有盡有」
    如果說《超級飛俠》是一部以小男孩為主要受眾群打造的精品力作的話,那麼《彩虹寶寶》就是相得益彰,以小女孩為主要受眾群打造的精品力作。人物的毛髮光澤,很容易讓小女孩產生一種對芭比娃娃那樣的憧憬;寵物的皮毛,讓人有一種想要擁抱的渴望;還有一些配角,要麼具有橡皮泥的柔和質感,要麼是帆布屬性,看上去蓬蓬鬆鬆的,很有新意。有一種安全的內容叫「彩虹寶寶」。和《超級飛俠》一樣,《彩虹寶寶》內容的綠色安全達到了世界級。
  • 泰國明星支招:如何讓你的寶寶乖乖坐上汽車「寶寶椅」
    提示:點擊上方↑"滬江泰語"可關注我們哦:讓寶寶乖乖坐上專用的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可能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
  • 「海綿寶寶之父」史蒂芬·海倫伯格因漸凍症去世,海綿寶寶永遠失去了「父親」……
    據美國尼克國際兒童頻道官方推特當地時間27日稱,美國漫畫家、《海綿寶寶》的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終年57歲。史蒂芬·海倫伯格曾是一名海洋學家兼動畫大師,1998年喜歡畫畫的他開始推出自己創作的漫畫《海綿寶寶》,1999年被美國電視臺製作成了動畫片播出,創下了高收視紀錄。
  • 寶寶年畫大賽進入衝刺大賽!贏猴年金幣!
    所上傳作品需為寶寶原創作品,以過年元素延展寶寶的無限創意,繪畫出最優秀的年畫大作。爸爸媽媽們需準備2—3張寶寶的年畫作品,並附上說明(寶寶姓名、家長手機號碼、以及參賽說明)。(以上三種任選其一)公開投票,票高者獲勝寶寶的年畫作品將展示於莆田萬達官方微信平臺,由全城小夥伴一起進行投票,每人每天有三次投票機會,可投給三名不同的寶寶。
  • 寶寶營養美食:可口的迷你水餃
    媽媽們快來學習專門適合寶寶的小餃子,寶寶可以一口吃一個,最給寶寶吃是最好的選擇」和面的時候,一邊慢慢倒水,一邊用筷子迅速攪拌,攪拌成棉絮狀,然後放到面板上揉5分鐘左右就可以啦!2、和成光滑的麵團,蓋上紗布醒15-20分鐘備用。如果把清水換成菠菜汁、胡蘿蔔汁,就是漂亮的彩色水餃啦。醒面的同時可以開始準備餡料啦!
  • 寶寶年畫大賽進入倒計時階段!贏猴年金幣!
    寶爸寶媽們,萬達年畫寶寶大賽馬上就要進入倒計時階段了!猴不住的天馬行空!
  • 寶寶出門啦 | 千元級兒童三輪車橫測
    前段時間妹妹休假帶寶寶回老家,她想著寶寶剛學會走路,出去的話偶爾抱一下、偶爾讓她自己走一下,應該就不用帶推車了。結果抱得腰酸背痛才發現推車絕不是這麼輕易就可以不要的。可是臨時再買一臺又覺得浪費…糾結的跑來詢問我的意見,我突然想起來之前同事推薦過的寶寶三輪車🤩。
  • 營養師:關於寶寶夜奶,斷不斷?何時斷?怎麼斷?
    曾經有調查顯示,有70%左右的新手媽咪,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停止給寶寶夜間餵奶。許多父母都覺得,只要孩子能吃、想吃,那就夜間辛苦一點唄。可我卻要告訴大家:人類晚上是不需要吃東西的,他們需要休息,休息!  「馬無夜草不肥」是一句老話,但這句話對小寶寶來說一樣適用。  在臨床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