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精讀 | 看美國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2021-03-02 英語語言

Decarbonising America

America’s better future

This is the moment for an ambitious attempt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Texas prides itself on being different. Yet it is in the grip of a winter storm that typifies the Snowmageddon-size problems facing energy in America. Although nobody can be sure if this particular freeze is a sign of climate change, the growing frequency of extreme weather across the country is. Texan infrastructure has buckled. The problem is not, as some argue, that Texas has too many renewables. Gas-fired plants and a nuclear reactor were hit, as well as wind turbines. Worse, Texas had too little capacity and its poorly connected grid was unable to import power from elsewhere (see United States section). Texas shows that America needs both a cleaner grid and a more reliable one.

Texas 指美國德克薩斯州

grip 本意是「緊握;緊抓」,在這裡in the grip of 可以理解為「受…的控制(或支配)」

typify 意思是「 成為…的特徵」,形容詞是typical

Snowmageddon 指「雪魔」,即在2009年及2010年肆虐北美洲並造成巨大災難的暴風雪。

infrastructure 表示「基礎設施」

buckle 意思是「(被)壓垮,壓彎」

gas-fired 表示「燃氣的;以煤氣為燃料的」

nuclear reactor 指「核反應堆」

turbine 意思是「渦輪機」,wind turbine 表示「風力渦輪機;風力發電機」

grid 指「輸電網」

Plans to overhaul American energy will come before Congress in the next few months. President Joe Biden has said that he wants fossil-fuel emissions from power generation to end by 2035 and the economy to be carbon-neutral by 2050. America is not just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mitter, but also a source of climate-related policy, technology and, potentially, leadership. What is about to unfold in Washington will set the course in America for the next decade—and quite possibly beyond.Time is pressing. Neither Mr Biden nor his successors may get a second chance to recast policy on such a scale. Global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s and cement production in 2019 were 16% higher than in 2009. It will be even harder to limit climate change to less than 2°C above the pre-industrial level, the global threshold from which America’s target for 2050 comes. To be carbon neutral, the world must curb emissions by 7.6% a year for a decade, a steeper decline than in 2020, when covid-19 cut demand for oil and coal. For America, delaying action to 2030 would nearly double the cost of reaching net zero or, more likely, mean it overshoots its targets.unfold 指「展現,展開」,反義詞是fold(摺疊;裹)successor 意思是「 接替者;繼任者」,反義詞是predecessor(前任)threshold 意思是「門檻;界;起始點」,既可表示實際的「門檻;門口」,也可指抽象意義的「門檻」curb 意思是「控制;約束」,作名詞時意為「馬路牙子」,相當於kerb

每一點讚賞都是因為愛!

相關焦點

  • 精讀課程 | 每天一篇精讀和語音講解,只需1元錢!
    ,又譯國殤紀念日,是美國人悼念在各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官兵的日子,定於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因此espresso(經濟學人早報)沒有更新,臨時換做課程介紹~每天一篇經濟學人精讀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讀懂經濟學人,享受純粹閱讀,提升閱讀能力」。每天一篇,培養持續性閱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收穫成長。不管是對於要應對考研、雅思託福、專四專八等各種考試的童鞋們,還是工作需要以及日常英語愛好者,《經濟學人》都是灰常優質的學習材料(點擊菜單欄TE科普了解更多)。
  • 必和必拓攜手中國寶武應對氣候變化
    11月6日,必和必拓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籤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計劃投資3500萬美元,共享互通低碳減排技術知識,旨在共同應對全球鋼鐵產業所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韓慕睿說,「作為必和必拓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一部分,我們將投資開發低碳技術、承擔必和必拓作為原材料供應商的產品延伸責任、與我們的業務夥伴共同推動全球市場和政策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去年10月份,中國寶武宣布組建「低碳冶金創新中心」,並籌建「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
  • 菲環境專家冀拜登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向氣候行動的正確方向邁出一步,這是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之後的一個關鍵時刻。  雖然拜登並不是解決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危機的萬靈丹,然而氣候專家表示他相信科學,這是他競選擊敗川普原因,川普一再質疑破壞氣候背後的科學。
  • 柬埔寨應對氣候變化 承諾2030年減碳18%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洪森總理在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氣候變化的衝擊,例如柬埔寨不久前遭受的大洪澇。他說,雖然柬埔寨釋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量很小比例,惟柬埔寨承諾將在力所能及和有限資源內,對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 「中國-美國加州氣候變化合作邊會」在巴黎會議中國角舉行
    12月7日下午,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美國加州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美國加州氣候變化合作邊會」在巴黎會議「中國角」召開,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
  • 戰鬥民族的禁藥雞尾酒|經濟學人英文精讀
    名詞dope還可以指麻醉劑還有毒品,其中美國用dope指海洛因多,其他地區指大麻比較多。不過,濫用藥物(毒品)過量所說的OD,不是overdope哈,而是overdose。不過,在地球的某些地方,OD居然和wellness放在了一起... 不知道老外看了感覺這是家什麼店...
  • 藍天保衛戰中國民間力量亮劍,C平方計劃協同應對氣候變化
    「C平方」計劃發起的背景是中國在藍天保衛中有可能實現巨大的協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效益。作為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空氣汙染防治自2013年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過去五年,中國城市顆粒物濃度平均下降超過20%,重點區域如京津冀細顆粒物濃度下降近40%。
  • 郫都區召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
    2021年1月15日,成都郫都區召開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傳達學習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徵求區級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對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拜登發布應對國內外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連通性篇
    在這組分享和討論中,主題是最近美國新任總統拜登頒布的《應對國內外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CCSG專家組對這裡面關於連通性的條款、包括《保護我們的國土和水域》進行了討論。為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綠會國際部現將美國總統頒布的政策中與生態連通性(connectivity)有關的部分,翻譯分享如下。
  • 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峰會展望 ——前途多舛(1)
    作者:Michael Liebreich,彭博新能源財經顧問委員會主席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所謂的不理智就是反覆做同樣一件事情卻希望得到不一樣的結果。那我們如何看待國際社會持續不斷的努力嘗試達成一個有關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強制性協議呢?今年12月將是全球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峰會(COP15)五周年的日子。全球許多偉大和重要的人物曾齊聚一堂,試圖籤署有關氣候變化的生死契約。新晉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時表示他的就職正好在「全球海平面上升開始放緩和我們的星球開始療傷的關鍵時刻」。
  • 聯合國安理會就氣候變化問題舉行高級別會議
    #聯合國安理會#今天在輪值主席國、英國首相詹森的主持下,就#氣候變化#與和平和安全問題舉行了高級別辯論。
  • 經濟學人精讀| 白俄羅斯獨裁者
    The dictator hangs on, for now獨裁者目前仍還在掌權Some good news for a troubled region對災區來說的一些好消息英文選自0822《經濟學人打手 [美國英語] [非正式] 積累parade on 遊行示眾state television 國家電視臺On August 17th a crowd of protesters approached the prison, demanding the release of those still inside.
  • 外交部:中方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標
    切實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相關條約義務,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標。中方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先後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去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前達到峰值目標和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願景,以及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四項新舉措,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共同夢想。
  • 比爾·蓋茨:核能是應對氣候變異的理想選擇
    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去年年終的個人博客上寫道「核電是應對氣候變異的理想選擇」。他表示「他很高興看到各個國家與企業愈來愈在乎全球氣候問題,樂見太陽能、風能這種可再生能源的廉價化,但是不受天候與時節影響的核能,還是最重要的減碳工具。
  • 中科院博士走進楓葉|《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與啟示》
    17個目標建立在千年發展目標所取得的成就之上,增加了氣候變化、經濟不平等、創新、可持續消費、和平與正義等新領域。這些目標相互關聯,一個目標實現的關鍵往往依賴於其他目標相關問題的解決。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強氣候適應能力,從而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反過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將促進可持續發展。
  • 【招標】邯鄲市環境保護局機關邯鄲市應對氣候變化及低碳城市創建十四五規劃招標公告
    開標時間:2020年07月07日15時00分項目名稱:邯鄲市應對氣候變化及低碳城市創建十四五規劃機構項目編碼:HB2020064670020046
  • Shelly外刊精讀:那些辱華的大牌,你們還好嗎? | 經濟學人
    上一周的精讀學習中,小編為大家送上了一篇關於氣候變化的報導,那對於其中的新鮮表達,大家消化了嗎?
  • 【每日英語文章】美國氣候政策
    :美國如何擺脫碳排放和停電  This is the moment for an ambitious attempt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勃勃的嘗試的時刻Texas prides itself on being different.
  • 快訊:川普向美國環保署開刀了!凍結所有合同和資金,下令刪除氣候變化網頁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月25日報導,兩位未具名的EPA工作人員說,該局負責宣傳的部門被要求從該局網站上刪除關於氣候變化的網頁。此舉加深了人們對川普政府可能否認基本科學事實的擔憂。一名工作人員對路透社記者說:「如果網站被關閉,我們多年來為研究氣候變化付出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要求EPA網站刪除關於氣候變化的內容,並非川普政府首次在網絡上對這個問題出手。20日總統就職典禮剛剛結束,提及前總統歐巴馬的氣候倡議的內容就從白宮網站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優先」能源計劃。一位EPA前官員說:「關於氣候變化的科學信息能造福大眾。
  • 經濟學人精讀:高考延期!趁著年輕,好好追夢 | 外刊雙語
    今天公眾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看看經濟學人上是怎麼說的:原文:Children usually rejoice in a break from school, assuming it will be a chance to slack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