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在外面一提起博山這個古城,我們博山人一般都會驕傲的說,我們博山是「華夏孝鄉」,孝婦顏文姜就是我們孝文化的代表。孝文化在我們這裡代代傳承。
顏文姜,因為孝名傳遍天下。後世尊稱她為顏神奶奶,為她建立顏文姜祠。2016年的8月2日就是護送顏文姜回到博山顏文姜祠的日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文姜廟會,在博山的你千萬不要錯過。
◆ ◆ ◆
博山民間組織的文姜廟會由來已久。相傳,齊地孝婦顏文姜,孝侍公婆,遠汲山泉不間寒暑,感動神明,泉出於室內江流成河。文姜歿,在其地草廟為神,後人於北周時在此建廟, 即顏文姜祠,古稱靈泉廟、順德夫人祠。該祠於唐朝天寶五年(公元一零七五年)更建,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一零七五年)擴建, 元、明、清民國等均曾重修。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每年的陰曆五月三十日,是孝婦顏文姜回娘家的日子,她要在博山區八陡鎮的閣子前村住一個月,到六月三十日,有娘家人護送回到博山的顏文姜祠,每年的這一天民間都要舉行盛大的朝拜儀式,農曆七月初三是顏文姜的生日,方圓數百裡淄川、萊蕪的群眾都會趕來祝賀,久而久之形成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三的四天廟會,香客蜂擁而至。廟會期間,從八陡鎮到神頭村,沿途二十餘裡公路兩邊都擺上了香案供品,顏文姜祠外更是人頭攢動,很多香客晚上不回家,就在祠外席地而眠,每年來參加這次活動的超過數萬人。
接送隊伍浩大,有彩旗、鑼鼓、轎攆、秧歌、腰鼓、元寶花籃隊等隊列,沿途商家紛紛擺供品,人山人海,人們爭相摸轎子,熱鬧非凡,具有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接送顏神奶奶已成為博山的一項傳統,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姜廟會形式豐富,文化氛圍濃。廟會文化豐富多採,民間藝術表演,大型歌舞晚會,民間扮玩隊伍表演,商家廣告宣傳牌、霓虹燈五彩繽紛,目不暇接。展現出博山地域文化的濃濃情懷。商氣旺,廟會前各單位、各商家即向周邊地區對口業務單位發出邀請函,屆時來博山旅遊觀光、洽談、考察項目,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廟會期間,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產品銷售,旅遊購物,都表現了一個少有的「黃金季節」,展現出來的是無限商機。成為促進地域經濟發展,提高博山知名度的又一積極因素。
一個傳說,一段佳話。無論我們是出生在這裡,還是現在還生活在這裡。希望孝文化不要只是在我們的嘴裡說說而已。家中有父母,在外有恩師。請以孝為先!
本宣傳資料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其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表明其身份並要求本公司停止使用該素材的,請及時與本公司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