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胡同·第178輯
「痛打小日本」
廟會是北京人民春節期間無奈地喜聞樂見的好東西。放炮都少了,實在沒什麼年味兒了。
來到廠甸廟會拍拍片逛逛小吃,廟會上還是老一套,這不必多說。傳統的遊藝項目,套圈首當其中,二十塊錢十個圈,獎品還是那些糙瓷杯子啥的。
打氣球、吊福袋、扔球進桶、打氣球,這也都算是傳統項目了。還有這個彈球遊戲,似乎也屬於上一個時代的老把戲了。
很意外的是,在一個攤位前看到了「痛打小日本」的遊戲。大約有20公分長的一個個布偶娃娃,四爪朝地站著,臉上留著小鬍子,一身綠色,戴著遮耳朵那種電影中典型的日本兵帽子,帽子上則寫著「小日本」字樣。打法很簡單啦,還是用沙包砍,砍掉架子幾個以上,就能得獎品。
對於這種遊戲,不知您怎麼看?我們應該為即將到來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高興,還是應該為我們的狹隘民族情結而悲哀呢?我也不知道。但如果是我,我更願意把這個項目做成「打貪官」。
不想那些了,看看小吃吧。這傢伙,南來順也來擺攤了,賣鐵板烤肉,比手掌大些的小碟,一指多粗的竹籤串肉大概十塊兒肉,一碟40塊錢。咋樣各位?
天橋茶湯李,廟會老項目。用的那種一次性寬邊碗,大小各位也都見過吧,每碗20塊錢。
隆福寺灌腸,也是這兩年廟會常見的。老隆福寺的灌腸如何咱們很難說清了,倒是現在隆福寺還有一家豐年灌腸,稍微算是小有名氣。
不過在一個攤位上,有這樣一張營業執照,於是到工商網站搜了一下——
這個公司地址在高碑店,「許可經營項目:批發預包裝食品(食品流通許可證有效期有效期至2017年2月7日)。一般經營項目:銷售工藝品、建築材料、電子產品、文具用品、日用品、服裝鞋帽、汽車配件;承辦展覽展示活動;製作、設計、代理、發布廣告。」
您自己琢磨琢磨說明什麼。
周村燒餅,不只是廟會,也是公園食品的傳統項目。很小的時候逛公園,記憶裡都少不了這種奇怪的小薄餅。從沒覺得這東西有多麼好吃。
「臺灣食品」必須加引號,當然也不少。
風車。大家注意到沒,這些年的風車,輻條大都是彩色玻璃紙,外圈也多為塑料管捲成。這兩樣東西,比起傳統的紙輻條結實了很多,但是總感覺味道不對。在這裡,還真看到了紙輻條。
價格嘛,幾十塊錢,說實話,嚇了一跳。非遺啦,似乎不再是記憶中那種平民化的玩具。
兔爺,嚴格來說,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玩物。不過好歹算是民俗品,出現在廟會上,也就別較真了。昨天下午下起雪來,攤位上掛起一個小棚子,倒是頗有咱老北京路邊小攤的味道。這位小哥外地口音,負責舉著棚子,掙點錢真不容易。
龍,中國吉祥物,氣兒吹的。
陶然亭公園商店,還是在水榭北邊那。南城的孩子,小時候來公園玩,一般都會在這個商店買點兒吃的吧。這裡還是在賣羊肉串。
字畫無底價拍賣,傳統廟會項目了。沒仔細看這畫是畫的還是印的,一張奔馬圖居然20塊錢,夠裝裱錢嗎?怎麼這年頭字畫都這麼不值錢了呢?
身著志願者服裝,宣傳垃圾分類。在這一點上,廟會確實一直發揮著時代縮影的作用。
下起雪來,左邊兩位小夥計躲進了大紙箱。辛苦啦,不能回家過年,祝你們多掙點錢。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