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方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湧泉穴的主治疾病為:神經衰弱、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
穴道指壓法治療腦溢血後的復原、 穴位按摩治療膀胱炎 、指壓法治療白髮等等。
〖取穴方法〗湧泉穴位於人體的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第2、3趾趾指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長屈肌腱,第二蚓狀肌,深層為骨間肌;有來自脛前動脈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內側神經支。
〖主治疾病〗頭頂痛,頭暈,眼花,咽喉痛,舌幹,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難,小兒驚風,足心熱,癲疾,霍亂轉筋,昏厥。
〖人體穴位配伍〗 配然谷穴治喉痺;配陰陵泉穴治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配水溝穴、照海穴治癲癇。配太衝穴、百會穴治頭項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別名〗地衝穴。
〖穴義〗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
〖名解〗
(1)湧泉。湧,外湧而出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體表。
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湧而出體表,故名。
(2)地衝。地,地部也。衝,衝突也。地衝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體表。理同湧泉名解。
(3)腎經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氣血運行是體內經水由地部孔隙外出體表,故為腎經井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體內外出體表的高溫水液,出體表後水液大量氣化為天部的水溼之氣,此氣因其溼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層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較低層次,只表現出木的一發特徵,故其屬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溫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天部橫向傳於然谷穴。
〖功能作用〗散熱生氣。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單瀉之,熱則補之。
掃描二維碼進入針灸前行禪報名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