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青崗村,我們走進次仁多吉家。這戶人家曾在2015年榮獲了亞東縣「文明家庭」稱號。他們庭院收拾得整潔大方,客廳裡迎面擺放著兩大盆杜鵑花,一盆紅色一盆白色,花開得正豔,滿室生香,點綴出幾分清新脫俗的生活情調。
次仁多吉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美滿家庭。嶽母次仁桑姆72歲,和他們住在一起,一家人相處非常融洽。次仁桑姆說,家庭的和睦來自於良好的家風。鄉風的文明得益於開展的「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次仁桑姆介紹說,1996年,女兒邊巴瓊達和次仁多吉結婚。她告訴這對小夫妻,一家人要相諒相讓、相親相愛,才能把日子過得甜甜美美。女兒女婿把老人的話記在心裡,夫妻恩恩愛愛,生了兩個外孫,大外孫已經考上大學在讀軍校,小外孫正讀高中,準備向哥哥學習,將來也上軍校。一家人剛剛拍過一張合影,照片上,穿著軍裝的大外孫英俊瀟灑,身高都已經超過自己的爸爸,小外孫看上去一樣的帥氣聰明。次仁桑姆每次看著這張照片,都會欣慰的笑出聲來。
次仁桑姆說,讀軍校的大外孫每周都會給家裡打電話。她有點遺憾不會用微信,因為外孫最喜歡和她聊天。她知道像外孫這麼大的年輕人都更習慣使用微信了,通過微信視頻還能看到人,她準備讓孩子們教一教。外孫在外上學非常懂事,電話中告訴姥姥,「在學校裡吃住都很好,師生關係和諧,姥姥您放心。」「我現在好好學習,將來畢業了,國家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不會挑。」外孫的這種覺悟,讓次仁桑姆感到非常高興和驕傲。
好家風影響著每一個人。次仁桑姆老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深深影響著女婿,老人說,女婿對家人好,懂得孝敬老人,夫妻和睦,在村裡樂於助人,鄰裡關係處得很好。
次仁桑姆介紹,在村口,女兒女婿開了一間小茶館。以前,有些群眾在這裡打麻將賭博,這些不文明現象,還容易引發家庭矛盾和社會問題。看到這些,次仁桑姆和女兒女婿商量,決定把麻將業務停了。夫妻倆非常支持。這樣一來,生意受到很大影響,原來一天平均能收入300元,現在每天只有100元左右的進帳。他們認為,自己收入雖然少了,但村裡風氣變好了,值得。正好鄉裡又發下來村規民約,也包括禁止村民打麻將賭博的內容,「希望繼續這樣管下去,對村子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如今,茶館成了一個聊天學習的場所,村裡黨員的一些集體學習活動,有時也在茶館裡舉行。
茶館的對面是村裡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小亭子,屬於村裡建設的一處微景觀,經常有一些老年人坐在那兒聊天休閒。後來,亭子的木頂壞了,女婿次仁多吉自己花了3000多元錢,請工人修好,又把垃圾運走。
村頭的垃圾桶,經常被牛羊撞倒,垃圾撒一地,既不衛生又不美觀。次仁多吉用鋼筋為垃圾桶焊起圍欄,解決了這個經常影響村容村貌的難題。
次仁桑姆說,自開展「四講四愛」以來,仁青崗村的矛盾少了,村莊的環境也好起來了。作為一個老年人,生活舒心愜意,還時常為身邊的變化感動,幸福感提高了很多。不過,次仁桑姆也有一點遺憾,對女婿的文化水平不是太滿意。次仁多吉沒上過學,次仁桑姆希望他平時多加強學習,被別人落下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次仁多吉虛心接受。
不能落下,否則是很丟臉的事,不只是次仁多吉一家這麼想,在亞東,大家都在比著上進。在這樣的氛圍裡,感受到的是一個生態宜居、鄉風文明而又充滿著家國情懷的亞東。
「『四講四愛』讓群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各族群眾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了一起。」亞東縣正以新時代新作為,強化群眾感黨恩教育,加快推動建設美麗新家園。我們看到亞東的秀美,不止於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