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邊疆行—西藏亞東:科技諸葛讓「生態水」變身「致富源」

2021-02-13 日喀則發布

引雪山泉水為魚苗孵化提供營養,流奔騰江水為成魚養殖提供環境,使用過的水經沉澱等若干道嚴格的環保步驟處理後,再次流入江河奔騰遠去。水一進一出之間,魚苗長大,成魚出欄,群眾增收……

這是亞東縣立體生態產業園養魚工程的一個場景。13日,「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網評引導線下活動走進日喀則市亞東縣,30餘名媒體記者及網絡正能量人士來到當地的生態產業園,親眼看到了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畫卷。

  9月13日,在亞東縣立體生態產業園內拍攝的養魚工程內景。新華網 張宸 攝

亞東鮭魚肉質鮮嫩,有「後藏江南的水中瑰寶」美譽。1992年,亞東鮭魚被列為西藏二級重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在政府引導下,當地群眾開始嘗試人工繁育亞東鮭魚,但受制於養殖技術等原因,生產經營規模一直難以擴大。「亞東鮭魚最適宜的生長水溫在8攝氏度左右,這裡冬季和初春的自然水溫低至0.2度,極大延緩了魚的生長,降低了魚的產仔量。」西藏高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貢布說。

   9月13日拍攝的帶有亞東鮭魚標識的卡車。新華網 張宸 攝

2015年,亞東縣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成立了亞東鮭魚產學研基地,在上海海洋大學專家幫助下,當地掌握了先進的亞東鮭魚人工繁育技術。今年初,當地引入世界先進設備建成的循環池養殖正式投產,統一收購群眾零散養殖的魚,再通過控制溫度等方式使魚的生長周期顯著縮短,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9月13日,在亞東縣立體生態產業園內拍攝的養魚工程內景。新華網 張宸 攝

在循環池養殖中,通過沉澱排沙、加填充料淨化、提高溶氧量、紫外燈消毒等步驟,雪山泉水可直接成為孵化魚苗的用水,江水可直接成為養育成魚的用水,經過嚴格的沉澱處理等步驟,養魚池每天排出約5%的用水流回江河,實現活水養殖。

 9月13日,工作人員查看亞東鮭魚生長情況。新華網 張宸 攝

「以前三年半才能長大出售的亞東鮭魚,現在生產周期縮短近一半的時間,全縣產值可由每年十噸提升至每年二十噸左右。」言談間,貢布臉上掩飾不住的自豪,「群眾將魚養到一定程度後由公司統一收購,公司再將魚養到可出欄的標準對接市場出售,直接帶動800多戶群眾戶均年增收4600元。」

在科技諸葛助力下,奔騰不息的江河已經成為亞東源源不竭的致富源泉,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昂首闊步奔向小康。

相關焦點

  • 亞東第一美女找工作,簡歷震驚日喀則!
    ⊙父 母:中華人民共和國⊙住 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下轄縣,西藏自治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   麓,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在亞東,有一處神仙眷侶都羨慕之地—聖山情湖美亞東在亞東,有一個著名的溫泉療養地,叫康布溫泉
  • 嵩縣天橋溝村:「生態」致富通「天橋」
    村黨支部書記吳海川(左)和致富帶頭人陳明建探討香菇種植  「現在菌棒正處於養棒期,等到秋季香菇就能上市。」2016年底脫貧的陳明建,現在是嵩縣天橋溝村香菇基地的負責人,也是該村的致富帶頭人。他邊整理菌棒邊介紹說:「這是村裡去年新建的香菇基地,不僅能給村裡創收,還能安置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 楊宏彥一行到黃泥河鎮開展「奮鬥新時代 弘揚新風尚」宣講活動
    10月22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楊宏彥一行到主題教育工作中排查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的黃泥河鎮牛額村黨總支開展「奮鬥新時代  弘揚新風尚」宣講活動。牛額村「兩委」班子成員、「八大員」、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小組長,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部分普通黨員、群眾等50餘人參加了此次宣講活動。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
    鵬飛 攝中新網9月19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中新網記者李愛平「經過30餘年治理的庫布其沙漠,正在推出更多『生態科技』元素。」19日,張吉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高科技治沙將成為治沙趨勢。」
  • 誠邀:國際生態胚芽米科技與產業創新平臺聯合發起人
    > 誠邀:國際生態胚芽米科技與產業創新平臺聯合發起人
  • 科技一等獎!水電九局一關鍵技術光榮上榜
    該科研成果依託西藏在建DG水電站工程,針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現實問題,以「不擾動就是最大的保護」理念為出發點,提出不新開料場、不設置永久渣場的規劃理念
  • 新起點,新跨越——亞東醫院2017年年終總結大會
    亞東醫院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王彤,院長李梅蘭,股東王素媚及醫院全體員工出席了此次會議,共同回顧2017年的奮鬥歷程,規劃2018年的發展計劃,並對2017年度優秀員工進行表彰。李梅蘭對2017年的工作做了總結,她表示,過去一年,在各位員工的努力下,醫院的發展已經逐步走向正軌。
  • 鄭州亞源科技現在產品
    雨水模塊是亞源科技的拳頭產品。產品規格1200*600*300.性能優異。可滿足海綿城市雨水蓄儲工程要求。
  • 【專題】科技創新引領:打造寧波濱江生態公園「水下森林」
    近日,由中交二公院所屬中交和美環境生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和美」)設計施工的浙江寧波奉化濱江生態公園奉心湖水生態工程構建完成,運行維護取得圓滿成效,體現了和美公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不斷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在「水下森林」的技術研發與工程實踐中取得創新突破,標誌著中交和美在
  • 丹鳳縣源生態農牧業有限公司在蔡川鎮九年制學校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6月25日,丹鳳縣源生態農牧業有限公司在蔡川九年制學校開展了捐資助學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有蔡川鎮人大主席劉江華、蔡川鎮紀委書記徐棉純、蔡川村黨支部書記雷發勝、蔡川村第一書記王琪、丹鳳縣源生態農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月娥及蔡川鎮九年制學校的全體師生。
  • 邊境亞東,四位老人的家國情(附視頻)
    不能落下,否則是很丟臉的事,不只是次仁多吉一家這麼想,在亞東,大家都在比著上進。在這樣的氛圍裡,感受到的是一個生態宜居、鄉風文明而又充滿著家國情懷的亞東。「『四講四愛』讓群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各族群眾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了一起。」亞東縣正以新時代新作為,強化群眾感黨恩教育,加快推動建設美麗新家園。我們看到亞東的秀美,不止於風景。
  • 【新聞】科技創新助力生態環境保護
    會上,清新環境副總裁高春山與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處長唐豔冬、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霖、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澤軍等環保界各路大咖,共同圍繞「科技創新支撐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話題進行高端對話和深入交流。
  • 【我的治水故事(68)】桂發二:科技治水,「一根筋搭牢」認準的事就堅持幹到底
    我叫桂發二,是貴仁科技創始人,今年是我參與科技治水的第十三個年頭,也是我擔任杭州市科技河長的第三個年頭。我做科技治水企業的初衷,離不開中科院院士劉昌明的啟迪。2009年與劉昌明院士交流時,我深知治水是一門大學問,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生態有深遠的影響。中國科技治水起步晚於國外,國內水循環的數學模型和建模工具基本是國外產品的天下。而且這些工具做得太過專業,缺乏人文關懷。
  • 中鋼集團成立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這標誌著中鋼集團在環保科技工程領域將邁入全面提升階段,助力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偉大藍圖。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圖左: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夏;圖右:中鋼冶金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勝君)中鋼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中鋼集團在國家環保戰略指導下
  • 群暉科技:與您攜手大數據新時代
  • 世界環境日 | 向生態致敬 · 與科技同行
    (原創:鐵鏟梁炒偉)那麼我們能為保護環境做什麼?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在潼湖溼地邊上的潼湖科技小鎮採用多維度生態景觀系統,堅持生態的垂直綠化理念。在全城搭建垂直綠牆、空中花園和屋頂綠化系統,讓建築外牆長滿植物,目之所及都是自然森林。
  • 歐卡智能榮獲「共築夢想、創贏未來」2020年生態環境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二等獎
    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
  • 【銅仁·德江】羅漢果變身致富「金果果」
    德江縣易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連告訴筆者,基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以前在家也只能做農活,掙不了多少錢,現在基地一年到頭都有活路做,只要勤快,一年找個一兩萬沒有問題。」角口村的唐遠香告訴筆者,自己在基地務工已有一年多,能夠在家門口掙錢很是方便、滿意。
  • 德力亞節能科技預祝:2016中國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圓滿成功!
    10月21-23日        2016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簡稱
  • 援救,昆明亞東醫院也在現場
    2016年3月16日下午6時左右昆明亞東醫院董事長楊林下班走出門診大門時看到有武警戰士抬著一位傷者來到昆明亞東醫院,詢問後得知緊鄰亞東醫院的普自村發生樓房垮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