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網絡犯罪舉報中心就防範在美涉華裔電信詐騙發布專題提醒,稱有人以中國大使館和領事館的名義詐騙華人,已騙取資金超過4千萬美元,FBI提醒華裔民眾注意防範。
據報導,FBI稱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間,超過350名受害人報案稱遭遇冒充中國駐外使領館名義的電信詐騙,損失總計逾4千萬美元。
詐騙者是用電話、簡訊和微信與受害人聯繫,表示他們是中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的工作人員。
詐騙者通常會告訴受害者,說執法部門在一個可疑者的身上找到他們的護照、社安卡和信用卡;也有受害者被自稱是中國信用卡公司的工作人員告知自己欠下信用卡債,要他們聽從中國公安人員的指示,以償還欠債。
詐騙者為了讓受害人相信,還裝模作樣地把電話轉給「公安部門」,之後「公安部門」會建議受害者把錢電匯給中國的帳戶,有時還表示他們可用信用卡支付。
FBI表示,如果受害人不合作,詐騙者就威脅他們可能被遣返、帳戶被查封甚至面臨牢獄之災。假如受害人真的沒錢,詐騙者會建議他們申請貸款還債,並且警告受害人說,他們會每天上網核查,欠債是否償還。有時詐騙者還會謊稱受害人的親屬被綁架,企圖勒索贖金。
這些打著中國使領館旗號的詐欺案,受害人多為亞裔。
FBI建議,在接到疑似詐騙電話後,一定要將電話號碼和對方所稱機構進行核實,切勿輕信。
紐約市警察局發布防電信詐騙宣傳視頻
此外,中國駐美國使館此前也多次發布提醒:
1、對聲稱來自中國使領館、銀行、快遞公司、美國有關政府部門等單位的電話要特別注意加強甄別。切勿輕信所謂「官方」單位和「官方」號碼的來電,不被對方「權威」的聲音迷惑,不在電話中透露個人重要信息!
2、中國駐外使館不會通過電話索要個人銀行帳戶信息、通知人員涉案或將電話轉接至國內單位、催辦護照等證件手續、處理個人財物(銀行卡、包裹)等事宜。
3、接起電話凡是錄音來電的,立即掛掉電話!對接到電話存有疑問的,立即掛掉電話!事後主可動查找相關部門去電核實。
如在美國遭遇電信詐騙且已經向對方轉帳,請參考以下途徑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案並聯繫匯款銀行止付:
1、向在美居住地或學校警方報案,撥打911或當地警察局電話(可根據所在州郡、學校名稱通過網絡查詢)。
2、對於涉案贓款系通過大陸地區銀行卡轉帳取現的,受害人向美警方報案後,可直接撥打其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110報警電話介紹案情,並提供涉案銀行帳號,或通過110報警電話轉接、查詢當地反詐騙中心報警電話介紹案情,並提供涉案銀行帳號。公安機關可在第一時間採取有效措施,全力止付凍結,力爭追贓挽損。
3、對於錢款匯至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金融機構的,受害人向美警方報案後,可同時向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報案。
在美遭遇詐騙後,受害人除報警外,還可參照下列方式報案並尋求協助:
對於大多數詐騙,可與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聯繫或使用其Online Complaint Assistant來報案;
對於冒充美國國家稅務局徵稅的詐騙,可向Treasury Inspector General for Tax Administration或撥打1-800-366-4484電話報案;
對於身份信息等被竊的情況,可向IdentityTheft.gov報案;
對於使用網際網路手段進行詐騙,可向FBI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報案;
對於跨境電子商務詐騙,應向econsumer.gov報案,對於其他商業詐騙活動,可向Department of Commerce's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報案;
對於違反移民法等方面的詐騙,可向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報案;
對於投資詐騙,可向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或所在州securities regulator部門報案;
對於信用和貸款、匯款等方面欺詐,可向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報案;
關於使用電話進行詐騙,可向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報案。具體可訪問Stopfraud.gov網站,查詢關於銀行、信用卡、房屋和其他金融詐騙應向哪個部門反映情況。
來源:中國新聞網、領事直通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封面圖來自美國僑報網
總監製:劉明 執行總監製:卞卓丹
監 制:樂豔娜 責任編輯: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