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晚報消息 「越城區大龍農貿市場南面營業房前原有條道路,現在有人在通道兩側入口設立了欄杆,向停入道路上的車輛收取停車費。今天是欄杆啟用第一天,沒想到就被人給弄壞了,許多人認為在入口設立欄杆影響通行。不僅如此,哪怕是到市場買菜的市民,也得支付5元停車費。」昨晚,市民餘先生給晚報熱線88643111來電投訴,稱這一糾紛引起很多人圍觀,一度影響了附近交通。
今天早上8點,記者來到大龍農貿市場,發現市場南面有排營業房,營業房前面的確有條沿河道路,道路上畫有黃色停車位,且道路兩側入口均設立了欄杆,但欄杆並沒有放下來,轎車可以自由進出。不過,道路西側的欄杆已被人弄壞。「欄杆已經設了好幾天,但昨天正式啟用,由於西側入口連接濱河路,過往的車輛比較多,有人覺得這根欄杆影響了通行,於是將欄杆掰壞了。」附近一家營業房店主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有轎車停入道路上的黃色停車位後,保安馬師傅立即跑了過來,向對方收取停車費。「15分鐘以內免費,超過15分鐘需要收取5元停車費。」馬師傅說。
沿河道路變成了停車場,附近部分經營戶和居民意見不小,認為如此「變臉」太隨意,而且市場方面沒權這麼做。從調查的情況看,爭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一些買菜的市民覺得免費停車時間過短,只有15分鐘根本不夠買菜;二是南面營業房認為通道變成停車場,且入口設立欄杆,影響了他們通行,還影響其生意;三是這條道路是公共道路,市場管理方沒有權利私自設欄杆收停車費。
大龍農貿市場管理方負責人說,市場南面營業房前面的通道並非市政道路,是沿河通道,他們將通道改為停車場,主要是解決市場經營戶和樓上住戶停車難的問題。「我們市場經營戶大多是三輪車進貨,平時雜亂無章地停在市場周邊,易影響道路通行和城市面貌。為此,我們市場管理方租下了一間4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免費讓經營戶停放三輪車。三輪車統一停放之後,市場南面通道空間騰了出來,我們將南面的通道改成停車場,主要是方便市場上面的住戶停車。而通道兩側設立欄杆,也是為防止外來車輛隨意停放。這一系列做法,個別住戶和經營戶不理解。」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設立停車場收取停車費,是經過社區、業主委員會等一致同意的,且收費標準經過物價部門審批。不過,對於前來市場買菜的市民,其車輛可儘量停放在市場兩側的停車場,這兩個停車場的免費停放時間可適當延長。
對於這起糾紛,越城區府山街道有關負責人說,大龍市場南面營業房前的場地確實不是市政道路,而是通道。市場管理方為了方便規範管理,將周邊場地改造成停車場,已辦理了相應的手續,其中南面營業房的停車場主要滿足市場上面的住戶停車需求。對於停車場入口的欄杆,也是為方便管理,希望經營和和樓上業主能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