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多倫多生活,關注多倫多最新最熱資訊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為SARS-CoV-2冠狀病毒的新變種命名新名稱,部分是為了避免疾病與一個特定國家緊密相關時可能發生的妖魔化現象。
政府和媒體組織經常使用諸如「英國變種」和「巴西變種」之類的術語來描述最近開始向世界新地區傳播的病毒突變。
這些短語可能會讓人聯想到「中國病毒」,這是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等人經常貶低地使用的標籤,現在被普遍視為種族主義者。
「我們必須使用常識,並且常識是,您不能將整個地區,種族或整個人群都標記為與此類事物相關聯,」安大略省金斯頓皇后大學的助理院長Anita Jack-Davies以平等,多樣性,包容性和土著性問題於周二通過電話告訴記者。
風險在於將疾病與某個國家/地區聯繫起來會對來自該國家/地區的人導致歧視。去年有記錄的反華和反亞洲情緒上升。截至去年9月,已報告了600多個反亞洲種族主義事件,該事件試圖記錄在大流行期間針對加拿大亞洲人的襲擊和騷擾。
準確性也是一個問題。儘管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該病毒最初在西班牙出現,但1918-19年的流感大流行被廣泛稱為西班牙流感。相反,該標籤粘貼了,因為西班牙是新聞界第一個可以自由報導大流行病災難的國家。美國和中國等國家早些時候曾遭受過這種病毒的憤怒,但公開淡化了其影響。
由於這些原因和其他原因,WHO迅速提出不應使用「中國病毒」的主張。該公司的高級官員現在針對「英國變體」和類似標籤提出相同的理由。
他說:「這些國家並不是造成此問題的原因。它們實際上是在通過向我們提供我們所需的信息來定義解決方案,這些國家應受到讚揚和稱讚。」
「我們應該效法他們的榜樣,而不是把這些問題當作由南非或在英國產生的問題。」
幾天後,世衛組織COVID-19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聯合國衛生機構正在制定新的名稱,以便我們能夠在出現這些變體時向大家更好地描述它們」。
她補充說,根據《自然》雜誌的一篇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希望新的變種命名系統「易於理解且不包括國名」。
這些變體已經具有技術名稱。例如,最早在英國出現的突變稱為B.1.1.7和20I / 501Y.V1,而在南非發現的突變稱為B.1.351和20H / 501Y.V2。
但是,這些似乎並不符合範·柯克霍夫(Van Kerkhove)的「輕鬆理解」的目標,這可以解釋「英國變體」和類似術語為何變得如此普遍的原因。
傑克-戴維斯(Jack-Davies)說,簡單,直接的命名約定可以減少與新SARS-CoV-2株相關的汙名化,而不會限制公眾區分每種突變之間差異的能力。
她說,最重要的是確保選擇的任何名稱都不會造成妖魔化或歧視的可能。
參考連結:
https://www.ctvnews.ca/health/coronavirus/why-the-who-won-t-call-it-the-u-k-variant-and-you-shouldn-t-either-1.529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