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帝國學院警告:變種病毒在各個年齡層迅速傳播

2021-02-25 大華府網

英國出現感染率更強的變種新冠肺炎,並已擴散到許多國家,最初專家以為它較容易侵襲年輕人,但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變異病毒正在各個年齡層迅速傳播。

據《BBC》報導,倫敦帝國學院教授甘迪(AxelGandy)表示,這款新變種病毒是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最嚴重的變異,在英國11月封鎖期間,雖然原款新冠肺炎感染數降低了3分之1,但新變種的傳播卻增加3倍。

早期調查結果顯示,變異病毒在20歲以下人群中感染的速度更快,尤其是中學生,但甘迪透露,最新數據顯示,變種新冠肺炎迅速在各個年齡層傳播,不同年齡的感染率都有所增加。

甘迪說,早期之所以會有年輕人更易被變異病毒侵襲的假象,可能是因為當時恰逢學校開學讓學生們聚在一起,而成年人又剛好因為封鎖減少活動。

倫敦帝國學院研究還指出,變異病毒讓新冠基本傳染數(R0)提高了0.4到0.7左右,使得英國目前的R0保持在1.1上下,而R0要降到1以下才能減少確診病患。

牛津大學教授奈史密斯(JimNaismith)認為,倫敦帝國學院的這項新研究,代表著之後將需要採用更嚴格的限制來控制疫情,「除非我們採取其他措施,否則變種病毒株將繼續傳播,造成更多的感染、更多的住院患者和更多的死亡。」

資訊來源於網絡,不代表本網立場,如有侵權聯繫即刪。

相關焦點

  • 詹森:英變種病毒死亡率高三成
    英國首相詹森上周五稱,初步證據顯示在英國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不但傳播速度更快,還可能更加致命,死亡率比原有病毒約高三成。不過,他聲稱,證據顯示該國目前正在使用的兩款新冠疫苗對變種病毒有效。詹森當日傍晚在記者會上說:「我們收到資料,知道變種病毒傳播得更快……也有一些證據顯示新的變種病毒……可能與更高的死亡率有關。我們現時所採用的兩種疫苗,對預防原本的病毒和新的變種病毒都有效。」
  • 美變種病毒迅速擴散, 每10天翻倍!佛州重災區
    根據CDC數據,感染英國變種病毒全美690病例,佛州201例,全美最高。佛州人口2150萬,目前已檢測1046萬7510人,周一報告的最新新病例陽性率為7.37%,所有病例陽性率10.42%。截至周一,佛州接收管理的疫苗共271萬156劑,201萬6291人接種疫苗,132萬2426人注射第一劑,69萬3865人完成第二劑注射。
  • CDC警告:新型變異病毒或已在美國發生人際傳播
    當地時間12月30日(周三),美疾控中心(CDC)新冠負責人Henry Walke博士表示,由於在科羅拉多州確診的首例新冠變種病毒感染者並無旅行記錄
  • Buzz Words| 熱詞放送:病毒變種、首飛、未成年人犯罪
    這是12月29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因疫情關閉的英國國家劇院。電子屏幕上顯示倫敦處於英國疫情防控級別最高的第四級。
  • 晨讀 | 比起英國變種病毒,為什麼南非變種更可怕?
    自然要結合前文:所謂的「英國新冠變種」Covid variant found in UK——既然句子主要關注的「變體」專指在英國發現的這種,那麼 ta 的比較對象就是「其它病毒變種」。:新冠疾病的名字不僅從 Covid 換成了更完整的 Covid-19,而且對病毒變種的描述也更詳細——不僅說 ta 是一種新的新冠變種,而且還專門說明:這種病毒變種最早是在英國發現的。
  • 這裡批准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招募18歲至30歲間志願者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17日發布公報說,該國臨床試驗方面的倫理機構已認可了一項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計劃,研究人員呼籲符合條件的志願者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 "英國變種"說不得!WHO嚴格規定: 不能以國家命名變種病毒!赤裸裸的歧視!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為SARS-CoV-2冠狀病毒的新變種命名新名稱,部分是為了避免疾病與一個特定國家緊密相關時可能發生的妖魔化現象。政府和媒體組織經常使用諸如「英國變種」和「巴西變種」之類的術語來描述最近開始向世界新地區傳播的病毒突變。這些短語可能會讓人聯想到「中國病毒」,這是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等人經常貶低地使用的標籤,現在被普遍視為種族主義者。
  • 默克爾稱變種病毒已佔20%感染病例,專家警告要防第三波
    明日,聯邦和各州政府即將開會商討下一步防疫政策,但在大會之前,社民黨明星衛生專家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已經旗幟鮮明地表態反對放鬆,並警告稱,如若不然,第三波疫情下月即將到來! ▲圖源:dpa令勞特巴赫擔心的主要是來自英國和南非的變種病毒:「我認為,這次會議不會滿足人們放鬆限制的願望。」
  • 紐約市內驚爆2人感染變種病毒! 1月26起飛往美國需出示核酸證明
    1月13日白思豪表示,目前紐約市已發現2名變異病毒感染者,其中一人去過英國。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13日表示,目前全州12名源自英國的變種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兩人是紐約市居民,其中一人近期曾前往英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1月12日下達新規定,飛往美國的航空旅客在登機前必須出示新冠肺炎檢測的陰性結果證明。這項規定將於1月26日生效。
  • 倫敦封城上演「大逃離」,多國採取緊急措施
    「英國已對新冠病毒變種失去了控制。」英國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20日表示。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英國首都倫敦等地區將從當地時間20日上午開始實施最高級別「4級」的封鎖限制,以應對新冠病毒變異後快速傳播的嚴峻局勢。
  • 6國報告貂養殖場出現新冠病毒,丹麥12人感染「獨特」病毒變種
    新華社/法新世界衛生組織7日說,丹麥、美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和瑞典6個國家已報告貂養殖場發現新冠病毒。丹麥政府4日說,在丹麥養殖貂身上發現的一個新冠病毒變種已傳給12人,政府將組織宰殺丹麥所有養殖貂。世衛組織6日宣布在全球範圍審視貂養殖場的生物安全。
  • 英國病毒變體沒人提了?它並非想像的那樣更加危險
    現在大家相關的興奮點突然消退,因為知道該病毒並不會引起之前的擔心的損害。英國首相詹森過完聖誕節前的周末就電視講話中宣布,對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大部分地區進行嚴格封鎖。該地是變異病毒傳播最多的地方。法國關閉了與英國的隧道和渡輪連接。載重貨車及其司機就被卡在英吉利海峽的兩側。往返英格蘭的航班被切斷。英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突然隔絕了。
  • 希臘最新指令延長英國旅客隔離時間 病毒變種該如何看待?
    英國新冠病毒在剛過去的周末驚傳新變種,其傳染性比此前已知的病毒高出70%。
  • CDC:英國變種病毒遍布大半個美國,致命性或更強!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美國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州發現了英國變異新冠病毒這種新變種更具傳染性,並且可能有更高致命風險。美國中文網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周三在白宮新冠疫情簡報會上說,"截至1月26日,美國26個州已經確認了308例源自英國的B.1.1.7變種病例。"瓦倫斯基說:"最近發現變種似乎更容易傳播,更容易感染,這可能導致病例數量增加,並使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更不堪重負。」
  • 英國發現變異病毒,傳染性高出70% ,多國採取措施
    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英國首都倫敦等地區將從當地時間20日上午開始實施最高級別「4級」的封鎖限制,以應對新冠病毒變異後快速傳播的嚴峻局勢
  • 病毒變異失控封城 無數人連夜絕望跑路! 萬人擠爆火車站 高速路! 哄搶廁紙礦泉水!
    「因為新型變種新冠病毒的出現,我們懷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做出這個決定,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城市將全部進入四級封鎖,很遺憾聖誕節我們將不允許任何家庭之間的互動和集會,所有非基礎性商店將不被允許開張。  禁令從今夜凌晨生效,12月30日我們將對禁令進行評估。」鮑裡斯宣布,非必要商店不得營業、市民需要待在家裡、酒吧餐廳博物館等強制關閉、不允許離開封鎖禁令的區域(包括跨市或者出國)。
  • 加拿大出現首例英國變種病毒!竟是社區傳播?!延長禁飛英國日期!
    安大略省已經確認了加拿大首例英國冠狀病毒變種的病例。該省衛生部首席首席醫學官Barbara Yaffe博士在周六的新聞發布中宣布了這一消息。這種病毒變種已經在英國以外的許多國家被發現,包括荷蘭,比利時,丹麥和澳大利亞。該變種被認為具有更強的傳染性,但據信不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對輝瑞或Moderna疫苗產生抵抗力。
  • 英新冠病毒變異或為類流感病毒抗原漂移,目前疫苗仍有效
    英國當前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情況,統計數據顯示,英國境內新冠確診數在過去2周激增。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王華慶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病毒的變異變化其實還是在一個正常的範圍之類,沒有看到它對疫苗效果的影響。」雖然當前新冠疫苗尚能對抗流行毒株,不過,新冠病毒的變異仍不可忽視。
  • 芬蘭疫情:瑞典電池工廠爆發病毒,已有16例進入芬蘭,THL估計電池廠感染中一半為變種病毒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其中有27例感染是英國變種病毒。尚未對所有冠狀病毒感染進行分析,因此可能會有更多的英國變種病毒病例。由變種病毒引起的冠狀病毒比正常的冠狀病毒更容易傳播,但並不更具危險。正在建設中的電池廠僱傭大約200-300芬蘭人,其中大多數人周末在芬蘭休假。
  • 熱點 | 英國新冠變種影響疫苗?鍾南山回應了!
    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9月就發現變種的病毒,但不是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他說:「在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據說增加70%傳染率,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禁止英國航班。但在病死率等方面是否改變還沒有具體內容,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