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心做著這一切一切。
漸漸地,漸漸地,你發現,你做著的這一切,正在成為你的一種習慣。當然,也還有許多從前不曾習慣的,也都在漸漸地成為你的習慣。
睡得多晚也會早起,因為她早起;電視機一打開就是CCTV3,因為她愛看;做乾飯總要多添一點水,因為她滿口都是假牙,腸胃功能退化得厲害;做稀飯也要放一點鹼,知道會破壞營養,可是她愛吃,她都85歲了,生命盡頭已近在咫尺,還有什麼比她愛吃更重要;吃飯的時候總愛往她碗裡夾菜,因為怕她菜吃得少營養不均衡;吃魚的時候總要把魚肉在自己嘴裡過一下,確定沒有刺了再給她;隨身的挎包裡總要裝上一包「尿不溼」,以備她用;小冰吧裡總要為她儲備足夠的「養樂多」;一看見她孩子似地乖乖坐在那裡,就忍不住去搓搓她的臉、摟摟她的腰,狠狠愛她一下……不知不覺,不知不覺這些習慣的和不習慣的就都漸漸成了習慣。
而當這一切已成習慣的時候,你聽見心底一個清澈的聲音在說:
你不早已是她的習慣了嗎?這不過是你在為早已成為她的習慣買單,而這個單,她也早已為你打了最低最低的折扣。
難道不是嗎?
你念念不忘一件事,小時候住房條件差,兩個哥哥住一個房間,你和妹妹同父親母親住一個房間。房間燈的開關是一根拉繩,垂在父親睡覺的那邊。夜裡上廁所的時候,你不敢喊父親,就喊她:「媽,尿尿。」不用喊第二聲,她便會從被窩裡抬起上半身,伸出右手到父親那頭夠到拉繩打開燈。等你尿完尿後,她還要起身把燈關掉。一個晚上你和妹妹要起來好幾次,她就好幾次地給你們開燈關燈,一直到你們長大後相繼離開她。
而離開她,習慣卻已養成。12歲時你到姑姑家,夜裡還喊「媽,尿尿」;16歲時你到農村插隊,一個人住在老鄉家,就怕夜裡喊「媽,尿尿」而不敢喝稀飯,更不敢踏實睡覺;18歲時,你在農場與知青姐妹們睡一個大通鋪,姐妹們都笑你竟然夢中還在喊「媽,尿尿」;24歲你嫁為人妻後,好幾次在半夜被尿憋醒,都恍惚覺得身邊躺著的那個人是她,差點就把「媽,尿尿」喊出口來……。
可是,那些時候,你只知道這是她從小給你養成的生活習慣,卻不懂得,你的這個小小習慣會是怎樣大大地消耗著她。一年有365個夜晚,就算一個夜晚你和妹妹一人起來2次,就是1460次……再往下就無法計算了,因為你無法算清楚那是怎樣開始,又是怎樣結束的;更無法算清楚,她是怎樣惦記著你們夜裡尿尿這件事,就怕不能及時為你們開燈關燈,而整夜整夜都不敢把勞頓的身體踏踏實實地放下的。
後來,你好不容易戒掉了「喊媽尿尿」這個習慣,可是,她會不會在沒有你喊「媽,尿尿」的時候,仍然習慣地在夜裡、在你想上廁所的那個時間醒來;習慣地恍惚聽到你在喚她;習慣地伸手去為你開燈關燈?然後,驀然想起後,再習慣地想想,你在外面還有沒有人為你開燈關燈?你從來沒有想過,也從來沒有問過她。你不知道,在她為你養成那些生活習慣的同時,你早已是她生命的習慣了。
直到你也漸入老境的某一天,你才豁然懂得:也許你可以戒掉她為你養成的所有生活習慣,她卻永遠都改不了你是她生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