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辱華」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

2021-02-19 俗子錄

什麼是辱華?對中國的侮辱和誹謗,大概就是辱華。時任澳大利亞議員帕爾默將中國政府比作「雜種」,顯然就是荒謬的侮辱。前段時間某境外高校出題「在中國,政府官員只有在喝醉或馬虎時才會說真話」,這恐怕也是辱華。最近一位馬裡蘭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畢業典禮上受邀作為代表發言,其言論也被北美留學生日報等媒體抨擊為「辱華」。

編輯部諸位同仁勃然大怒,北美留學生日報這樣經常捧美國黑中國的自媒體都覺得辱華的言論,究竟該有多糟糕啊!於是趕忙一起翻了翻原文——等等,辱華的點在哪裡?為哪個小報背了書?編輯們愈發好奇,不過如果說這篇演講足以到達辱華的標準,那麼北美留學生日報一定是集辱華之大成的反華媒體。不僅公然宣稱美國的無名小公司會比中國頂級公司的實習更有價值,還聲稱比起日本,摩拜ofo這樣的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弱爆了——目前準備創辦東日本留學生日報的Q先生表示,ofo摩拜最棒了,你來日本停個自行車試試?

北美留學生日報日常國外月亮圓系列推送

所以,本文將研究演講者YANG女士到底說了什麼?她是怎麼說的?並試圖回答以下問題。為了防止大家時間有限不想全部看完,這裡直接把結論告訴大家:

1. 馬裡蘭大學的YANG女士陳述的是事實嗎?

是,但不是全部。

2. YANG女士的言論辱華了嗎?

沒有。

3. 北美留學生日報的要點總結對嗎?

不對,就連我們胡說編輯部都不會這麼胡說。當然,這個要點總結成功再次挑起了熱點,給日報的編輯們點讚。

4. YANG女士的發言合適嗎?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覺得不太合適。

————(一條假模假樣的分割線)————

我們先來逐段尋找辱華的證據,翻譯可能比較簡略,敬請優先閱讀原文:

「Good afternoon, faculty students parents and friends. I am truly honored and grateful to speak at the commencement for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lass of 2017. People often ask me: Why did you come to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 always answer: Fresh air. Five years ago, as I step off the plane from China, and left the terminal at Dallas Airport. I was ready to put on one of my five face masks, but when I took my first breath of American air. I put my mask away.」

……人們經常問我:為什麼你選擇了馬裡蘭大學?我總是回答:新鮮的空氣。五年前我從中國飛往達拉斯機場,當我離開候機樓時,我準備帶上口罩——我準備了五個,但當我呼吸了第一口美國的空氣後,我把口罩放在了一邊。

有些媒體不是蠢就是壞,竟然把put on one of my five face masks翻譯成「帶上五個口罩」,還有人說「一個正常人就不會帶5個口罩」——編輯部裡的北京同志吐槽了一句:如果你用一次性口罩的話,難道不會換的麼……YANG女士顯然只是說自己準備了五個口罩,就算一個口罩用一個星期,一個月也就差不多用完了……

難道編輯部沒有一個正常人……

「The air was so sweet and fresh, and oddly luxurious. I was surprised by this. I grew up in a city in China, where I had to wear a face mask every time I went outside, otherwise, I might get sick. However, the moment I inhaled and exhaled outside the airport. I felt free. No more fog on my glasses, no more difficult breathing, no more suppression. Every breath was a delight. As I stand here today, I cannot help, but recall that feeling of freedom.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 assume feel another kind of fresh air for which I will be forever grateful - the fresh air of free speech.」

空氣又甜又新鮮簡直奢侈,我因此感到驚訝。我生長在中國的一個城市,在那裡每次出門都需要戴口罩,否則我就可能會生病……今天站在這裡的我不由自主地回憶起那種自由的感覺……也感受到另一種清新的空氣——言論自由的空氣。

難道又甜又新鮮的空氣不是一件奢侈品嗎?有的人固然可以說自己在北京吃了N年塵也沒生病,但我們不能看著肺癌數據說瞎話,也不能否認對於體質弱的人來講霧霾就是很要命。況且人家說的是「I might get sick」又不是「you must get sick」。

「Before I came to United States, I learned in history class about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ut these words had no meaning to m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 was merely memorizing the words to get good grades. These words sounded so strange, so abstract and so foreign to me, until I came to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 have leaned the right to freely express oneself is sacred in American. Each day in Maryland, I was encouraged to express my opinions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I could challenge a statement made by my instructor. I could even rate my professors online.」

在我來美國之前,我在歷史課上學習了獨立宣言,卻不能理解那些文字的真正意義——生命、自由、追求幸福。我單純地為了取得高分而記住了那些詞語。這些話聽著那麼奇怪,那麼抽象,那麼陌生,直到我來到馬裡蘭大學。我理解了言論自由在美國這片土地的神聖。在這裡的每一天,我都被鼓勵自由地在爭議問題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可以挑戰導師的話,甚至可以在網絡上給教授打分。

嘛,說的很對呀——高中階段大多數人不都是為了混個分去背書的?誰真的能搞懂政治和經濟領域那一堆東西——都搞懂了要大學幹嘛。不過其實如果去了北京大學,說不定那些文字的真正意義你也能搞懂就是了。唔,課上基本上還是能自由發表觀點的,就是考試的時候麻煩儘量按課本上寫——還有,清華大學弄的那個教務系統也可以給教授打分,而且不打分還不能選課,其實有些編輯從小學開始就能給老師打分了。

「But nothing prepared me for the culture shock I experienced when I watched a university production of the play— Twilight: Los Angeles. Twilight is a play by Anna Deavere Smith about the 1992 Los Angeles Riots. The riots followed acquittal of four Los Angeles police officers in the videotaped arrest and beating of Rodney King. For six days, the city was in chaos as citizens took to the streets. In Twilight, the student actors were openly talking about racism, sexism and politics. I was shocked, I never saw such topic could be discussed openly. The play was my first taste of political storytelling, one that makes the audience think critically. I have always had a burning desire to tell these kinds of stories, but I was convinced that only authorities on the narrative, only authorities could define the truth. However, the opportunity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diverse commun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exposed me to various, man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ruth. I soon realized that here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freely. My voice matters. Your voice matters. Our voices matter. Civil engagement is not a task just for politicians. I have witnessed this when I saw my fellow students marching in Washington DC, voting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raising money for support various causes. I have seen that everyone has a right to participate and advocate for change. I used to believe that one 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could not make a difference, but here we are, United Terps. Together, we can push our society to be more just open and peaceful.」

這段話大意是一部叫Twilight:Los Angeles的話劇給了她很大的觸動,講的是1992年四個警察被拍下毆打和逮捕Rodney King卻被宣判無罪引發了騷亂,學生們在話劇中自由地討論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和政治問題。她第一次發現這樣的話題可以被公開討論,而不只是由權威部門定義真相。每個人的話都有價值,政治不僅是政治家的任務,更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有權利為變革發聲,團結創造了力量,讓社會更開放、和平。

我們很難評價這段話,因為一不小心可能這個公眾號就沒有了。當然,我不是說我們不能自由地討論,只是說……我們不太想這個公眾號沒有,畢竟好多討論了這些問題的公眾號都自己把自己註銷了。當然,每個人的話都有價值,政治不僅是政治家的任務,這個我們從小學開始就知道了,YANG女士在大學才理解這一點,可能義務教育階段沒有好好地體悟。不過現在領悟了就好,這就是學習的目的嘛。

「Class of 2017, we are graduating from a university that embraces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at nurtures us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also to care and feel for humanity. We are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we are ready to face to the challenges of our society. Some of us may go to graduate school, some us may step into professions and some of us may begin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But no matter what we do, remember, democracy and free speech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the fresh air that is worth fighting for. Freedom is oxygen. Freedom is passion. Freedom is love. And as a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Paul Sartre once said: freedom is a choice, our future is dependent on the choices we make today and tomorrow. We are all playwrights of the next chapters of our lives. Together, we right the human history. My friends, enjoy the fresh air and never let it go. Thank you.」

……不管我們做什麼,都要記住民主和言論自由來之不易,民主和言論自由是我們為之奮鬥的新鮮空氣。自由是氧氣,是激情,是愛。正如一位法國哲學家薩特曾說的那樣:自由是一種選擇,我們在今天和明天所作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美國的民主與言論自由是美利堅的先賢們打下的基礎,當今中國的民主和言論自由則是成千上萬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從反動派的手裡搶回來的。誰敢說我們的民主和言論自由來之很易,就要好好讀讀我們的歷史;誰敢說不應當為之奮鬥,那就是板上釘釘的反華派。

————(又一條假模假樣的分割線)————

這篇文章裡有什麼虛假的地方嗎?或許有,畢竟空氣不可能真的是甜的。當然,按照這個邏輯,農夫山泉也肯定是虛假廣告——除非有人加了糖。我們不能給人抓辮子,抓著一個用詞不當就給人扣帽子,再趕緊來一棍子打死。YANG女士從空氣入手,由物理上的空氣談到政治上的空氣,並最終得出了應當為民主和言論自由奮鬥的結論——同志們,我們強調製度自信民族自信,不要老是對號入座,沒號找號也要入座。我們的空氣有沒有問題?霧霾有沒有問題?就是有嘛,有些「媒體人」拿紐約地鐵的尿騷味和我國的空氣比——你是何居心呀?

YANG女士的演講有沒有問題?當然有。在畢業典禮上談這些東西合不合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我覺得畢業典禮,聊聊學校裡的愛情故事,談談和恩師的交往經歷,都比大談特談政治要靠譜的多——你看這下大家都不開心,這個致辭是否有一些欠妥當。不過,有些人抨擊YANG女士的作品,非但沒有起到批駁的作用,反而給人作了反面例證,也是天真爛漫得可以。就說YANG女士生活過的昆明,那是一個曾經買口罩都要實名制的地方,至於具體的原因,誰知道呢。

就在前幾天,本編輯部發布的「北影性侵與想像的共同體」中就談到了相關問題。其實,媒體也好,群眾也好,都特別喜歡看「外國人吐槽外國盛讚中國」的故事——要按照有些人的邏輯,他們統統都是「自辱」的逆向民族主義者了。究竟誰是雙重標準呢?

要我說,這個泰國人居然說「中國有很多我的國家沒有的好東西」,泰國難道就沒有好東西嗎?波蘭同志居然說「在歐洲買了東西就沒有人理我」,這難道不是誹謗?難道不是「辱波」?

這次,有個中國人對著外國人誇外國的空氣好,大家就受不了了,要我看,還是民族自信不夠。就好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個外國運動員戴著口罩來北京被罵不尊重中國,結果十年過去大家紛紛戴起來口罩。做鴕鳥有什麼意思呢?不如好好解決問題。

前段時間,一位中國網紅也被網友抨擊「辱華」,因為穿著中國國旗裝走紅毯。可是世界範圍內以國旗作為設計元素的服裝比比皆是,甚至連美國國旗鞋都有,難道這些美國的商家就這麼想自己的國家被「踩在腳下」?輪到日本人穿著國旗裝,有人又開始說那是日本人愛國了,真是奇也怪哉!

曾幾何時,中國飽受來自列強的屈辱,如今中國站了起來,中國人竟然又要被自己的同胞指責辱華。「辱華」這頂帽子實在太好用了,扣在誰頭上,誰就要臭——要我說,這些隨便扣帽子的才是辱華,侮辱廣大華人的智商。

我們當然應該「走出去」,讓更多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我們當然應該理直氣壯地反駁錯誤的指責和攻擊,向更多人傳遞我們的理念。不過,這不意味著我們拒絕一切不利於我們的言論,也不意味著批評就是攻擊。我們願意傾聽更多的觀點,即使這些觀點與我們相異。我們既不自卑,也不自負。我們坦然面對不足,並且積極推動進步。正如美國人捍衛他們的自由一樣,我們也保衛著先烈們創造的革命果實——一個自由、民主、平等、和諧的新中國。

我們要再次強調,本文並不認為YANG女士的致辭是好的,是完美的,是特別符合場合的,恰恰相反,我們認為她存在「KY」的可能性。(空気が読めない,不會讀空氣,不會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然而,我們認為對YANG女士「辱華」的指責毫無根據,並且許多言論也充滿了對她的惡意和傷害。我們並不認識YANG女士,但我們認為這樣的傷害是不恰當的——這恰恰超出了言論自由的邊界。她會在壓力下道歉的,那又說明了什麼呢?在一些人看來,道歉是不夠的,最好把她燒死,當然,把所有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異教徒都燒死就更好了。

「有些人的言論,真是讓人感到十分尷尬和氣憤。」

的確,美國民主的基礎是自由和民眾化的教育。這次世界大戰中,民主國家正在勝利,因為民主國家不僅教育了它的青年,而且教育了全體公民。

——《新華日報》1944年6月25日

⬆️  IOS用戶讚賞二維碼  ⬆️ 

歡迎點擊掃描二維碼關注「俗子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國保險套太小」辛巴威官員言論引國內網民不滿
    尺碼太小」,「希望我們能生產更合適的保險套」。這番言論已引起國內網民不滿,批評是「辱華」,有人笑言「中國男人最尷尬的一天」。」。網民批評言論辱華:必須斷交這番言論隨即被多國媒體轉載,亦引來不少國內網民討論,有人認為官員的言論不當,甚至有「辱華」的意味,「這是挑釁!必須譴責」、「斷交,必須斷交」。
  • 德大辱華傳單 疑精障者張貼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辱華傳單事件受多方關注。 UT Austin校長Gregory L. Fenves表示,辱華傳單違背學校核心價值,學校會全力調查。 UT Austin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則稱,就目前掌握線索看,疑是一名精神障礙者所為,嫌犯曾接受心理治療,粘貼辱華傳單屬個人報復行為。 UT Austin一個月前也曾發生類似事件,查獲對象是穆斯林及無證移民。
  • DG辱華20天後,養活了10000朋友圈代購
    比起他們的損失,我們的健忘才是笑話或許大家還記得在大概一個月之前,因DG創始人辱華,網絡上掀起了一起「愛國抵制運動」—— 當初有一個#美國人看DG事件#的視頻,被問到「認為該品牌會因這件事更受到影響嗎?」。 一個大鬍子叔叔回答說:「不會對他們品牌造成什麼影響。」
  • 泰國美女小偷被抓到「群眾直接輪流賞巴掌」, 整個過程讓網友直呼「好心疼」!
    ▼這名女扒手非常年輕,長得挺漂亮。不過在周圍人的眼裡,她就是個無恥的小賊而已。▼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表示扒手偷竊太可惡,但一些人卻有不同的看法,還說:「肚子餓要吃飯,如果不想去做特種行業,逼不得已也只能去偷去搶了」、「誰沒做錯過?
  • 別再抓後頸!圖解正確「抱貓方式」 抱錯會被討厭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文章出自: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610/519036
  • 豬頭漫畫辱華的女主角曝光!讓它上天
    近日有新聞報導,有人以豬頭人身的漫畫辱華
  • 幫女患者「抓癢」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一名36歲男護士,多次猥褻偷拍照顧的女病患,還直接撫摸對方下體「替她抓癢」,另外還在更衣室內安裝針孔攝影機,偷拍女同事不雅照,行徑相當惡劣。圖源「ETtoday」法官日前宣判時痛斥他「玷汙了護理這項崇高的職業」,判處有期徒刑4年9個月又一周與鞭刑10下。
  • 清朝的辮子:從「金錢鼠尾」到「牛尾巴」
    提起清宮戲,很多人都戲稱為「辮子戲」,因為辮子是清朝的特色,而且清宮戲的數量最多,從努爾哈赤一直拍到了溥儀
  • 堪稱「臺灣最美女交警」,萌臉大眼照秒殺網絡!網友:拜託抓我…
    臺北桃園有位美得像娃娃一樣的女警,日前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發帖,表示早前在路上偶遇她,指她是「我看過最正的警察」,笑言想到桃園違規,並貼出該名馬尾女警穿著制服喝飲料的照片,其可愛神態火速迷倒一眾網民,紛紛讚好說她超美,更有男網民笑說願意日日讓她來鎖上手扣,瘋狂程度超乎想像!
  • 辱華
    我們這個民族似乎特別容易被侮辱,經常能從新聞裡看到別個國家的商店招牌或體恤或者哪部文藝作品涉嫌辱華了。面對這些,我們一概稱為辱華。所以,電影裡辱華的特別多,記得碟中碟就涉嫌過辱華,據說因為有在陽臺上晾衣服的鏡頭。這件事情做成新聞,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像我們中國人從來都不在陽臺上晾衣服,那是印度人幹的事硬套到中國人的頭上。不好意思,我辱印了。包括加勒比海盜和這次的尖峰時刻3,都涉嫌了辱華。
  • 陶傑【843】美國也有「臭蟲論」
    閱讀往期:陶傑【842】酒店要與時俱進美國東岸知識份子名牌雜誌《紐約客》的一名作家在視像會議中手任,被抓現形,《紐約客
  • 她「天使一抓」救回男孩兒一命...下車前一定要記得看後視鏡!
    莎曼沙蔻的機警與對孩子的愛護,讓許多國外網友大讚「謝謝你」、「我們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人」。綜合外電報導,莎曼沙蔻在紐約州諾威奇市(Norwich City)學區服務至今已有6年;4月26日上午接近11點,因為學校當天要開家長會,莎曼沙便一一送學生們回家,卻在打開車門準備讓其中一名男學生下車時,從右後照鏡看見一輛白色轎車駛近,讓她瞬間緊繃地大叫「不!不!不!」
  • 【日語實用課堂】詞彙辨析:「案外」「意外」「存外」「思いの外」的區別
    「案外」「意外」「存外」「思いの外」都是表示預想的和實際情況不同的詞彙,但是有微妙的區別,在語法上也有不同。我們先來一組句子「案外寒かった」 沒想到還挺冷「存外寒かった」沒料到如此冷「思いの外寒かった」沒想到這麼冷這三句話翻譯出來看似比較接近,但還是有一些微妙的感情區別。
  • 如何防止「浴室滑倒」?這些妙招能救命
    臺男星「小鬼」黃鴻升16日被發現在家中驟逝,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初步調查黃鴻升的死因與在浴室跌倒和猝死有關,而以往浴室滑倒的意外時有所聞,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專家表示其實青壯年也是要注意。對於防滑的問題,就有網友發文想知道沒有乾溼分離的浴室裡該怎麼預防呢?
  • 《瑞典新聞》欄目公然惡劣辱華
    2018年9月21日晚,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播出惡劣辱華節目,主持人羅恩達爾發表惡毒侮辱攻擊中國和中國人的言論,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已向瑞典電視臺提出強烈抗議
  • 用寶可夢詮釋「女友10種真面目」 網友笑翻:男友還活著嗎?
    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Pokémon GO》熱潮持續發燒,「抓寶」似乎已經成為許多玩家每天都要做的事!走在街上,不少人化身為「訓練師」,埋頭瘋狂地「抓寶」,就是想要蒐集到不同的神奇寶貝,現在還有不少人會替自己的神奇寶貝取名字,其中就有一名網友,突發奇想用寶可夢名稱搞笑詮釋「自己女友18種崩壞的真相」,不少網友看完後都笑翻,直呼「太有才了!」
  • 李敖痛批蔡依林,「老公」「老娘」真叫不得?
    身兼作家與政治評論家、言詞向來犀利的李敖,近來對演藝圈相當「有感」,繼上個月底批評演藝圈太過虛榮、不擇手段後,攻擊目標深入到特定藝人身上,昨天他上微博撰文指名蔡依林,說她自稱「老娘」,是繼小S之後的另一個「奇觀」。
  • 玩碟仙,女鬼:「嘻嘻!你們都要來陪我」
    文中透露,他們在連說三遍「碟仙碟仙請降臨」後,碟子便開始轉動,問了以後發現對方是「24歲的女性地縛靈」,並透露因為招魂招錯所以被困在這,接著他們便聽到女生的哭泣聲音。最後有一位喝多了的朋友問了「你是怎麼死的?」結果碟子突然飛快旋轉,眾人都抓不住,最後碟子停在「上吊自殺」、「你們身後那棵樹」的答案,眾人看到後「碟子就突然碎了」。
  • 「這是職權騷擾」!「為什麼只限女性」?!
    「滴滴順風車回歸,女性乘客晚8點後不能乘車」?「那麼讓我看著很不美觀的禿頂肥宅上司,是不是也要禁止出現?」「從某種意味上來說,這不就是職權騷擾嗎!」「不美觀、不符合職場氛圍這種規則,主觀性太強了吧。」「允許男性卻只是不允許女性,呵呵。」「從健康上等理由來說,很多人不用隱形眼鏡」.
  • 亂抓! 裸身磨擦臥底警察 「風暴女」被捕後撤案
    美聯社報導,她的律師說,她被哥倫布市警方在誘捕行動中設局陷害,並稱他們「荒謬的使用執法資源」。警方說,他們經常進行這類臥底行動。聲稱曾與川普總統有染的這名39歲成人電影明星,被控三項輕罪,每一項最重可被判監六個月和罰款1000元。她在黎明時分以6000元保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