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作家與政治評論家、言詞向來犀利的李敖,近來對演藝圈相當「有感」,繼上個月底批評演藝圈太過虛榮、不擇手段後,攻擊目標深入到特定藝人身上,昨天他上微博撰文指名蔡依林,說她自稱「老娘」,是繼小S之後的另一個「奇觀」。
蔡依林5月登上小巨蛋一連唱4天,仍讓歌迷遺憾喊聽不夠,個性霸氣的她二話不說宣布加演安可場,並在臉書宣布「老娘來了!」透露11月將加開演唱會的消息,然而她在文中自稱「老娘」,令作家李敖看不慣,他表示「這是繼小S自稱老娘後,又一奇觀」,直批「年輕人的中文好差勁」。
李敖接著「開課」,點出時下習慣性用語的荒謬之處。「把丈夫稱老公(老公本義宦官)、自己稱老娘(老娘本義接生婆)、女朋友稱馬子(馬子本義夜壺),都吃了暗虧。」妙語呼籲:「『活到老學到老』是好的,但『活到老學到屌』就傻瓜了。」
李敖的一番言論,引起熱烈討論,有人表示認同「大師說的真好!」但也網友覺得現代人用語不同,應該尊重。
我們不妨問問來看看「老娘」「老公」的初始含義到底是什麼:
收生婆的俗稱。
【出處】
(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七:
晏語之曰:「君久從吏事,必疏筆硯,今將就試,宜稍溫習也。」振率然答曰:「豈有三十年為老娘,而倒繃孩兒者乎?」
【示例】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
「現放著剃胎頭收生的老娘,則問他誰是親娘,誰是繼養?」
(明)陶宗儀 《輟耕錄•婦女曰娘》:
「世謂穩婆曰老娘。」
乳母的別稱。
【出處】
(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
「我急煎煎去把那穩婆和老娘尋,恨不得曲躬躬將他土塊的這甎頭來拜。」
中、老年婦女的自稱。常含自負的意思,較粗野。
【出處】
《水滸傳》第二四回:
「有甚麼言語在外人處說來,欺負老娘!」
宦官的俗稱;老年人的通稱等。語出《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老公」,在老北京人對中國「太監」的一種稱呼。
【示例】
《紅樓夢》第八三回:
「門上的人進來回說:『有兩個內相在外,要見二位老爺。』 賈赦道:『請進來。』門上的人領了老公進來。」《官場現形記》第九回:「他就立刻進京,又走了老公的門路。」參見「老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