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老成持重的墨爾本,竟然也收藏著一顆童心,這童心就是海灘上熱情洋溢的彩虹小屋(Bathing Boxes)。墨爾本附近的Mornington半島,海灘上散布著一千多個這樣的童話小屋,顧名思義,小屋只是沙灘上的小小更衣室,不過現在,小屋已成為海灘上一道五彩繽紛的風景。
彩虹小屋中,距墨爾本市區東南約11公裡的Brighton區Dendy St Beach的最有名,附近有火車站(Brighton Beach Station),所以也最容易到達。筆者自從第一次看到小屋照片,就被她的色彩迷倒,這個聖誕新年假期,終於有機會一睹芳容。
彩虹小屋出現在Brighton海灘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2年,1908年到1911年間,隨著需求增加,Bathing Box開始大量增加,總數達到100到200之間。19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當地市政府為舒緩就業壓力,將部分小屋拆除,剩餘小屋被屢次遷移,最終於1934年,遷移到目前的位置(這令人不禁想起中國城市裡挖來挖去的地下管線工程)。
目前,依然有大約82個彩虹小屋整齊的排列在Brighton海灘,被作為歷史遺蹟被保護起來,當地市政府限制對小屋的隨意改動,以保持其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比如它的木板結構、它的層疊擋風板、它的波紋頂棚等等,同時限制電和水的使用(所以小屋無法住人,也無法裝空調了)。
彩虹小屋2008年的價格大約是澳幣20萬之間,不過,喜歡買房的土豪們有點失望了,因為,只有當地市政府轄區內的常住居民才有資格買賣小屋,所以想買小屋必須先買當地房子,(哈哈,土豪們一定不屑的說,我就喜歡幹為了吃鹹蛋黃而買一大盒蓮蓉月餅的勾當~)
朋友,下次來墨爾本,記得到Brighton沙灘看彩虹。
博主喜歡徒步、喜歡手機拍照、也喜歡街頭美食,如果這是我們的共同愛好,歡迎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交流~
以上文字和照片除非註明,均為本公眾號原創,歡迎原文原圖轉發,如需部分轉載或使用文內照片,請與筆者 @spacesix 聯繫,謝謝合作。
閱讀原文連結為筆者另一篇藍山遊記『塗鴉之都文化之城,墨爾本』,歡迎繼續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