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聯邦鐵路的「拖拉機 " <2>

2021-02-15 跨越的資料室
在之前的文章【瑞士聯邦鐵路的「拖拉機」<1>】中,我們略覽了瑞士於1932年大規模引用的電氣調車機Ee 3/3系列。隨著時光的飛逝,這些機車已經逐漸老舊需要汰換。在2009年,由Stadler設計製造,全新的Ee 922型電力調車就順理成章的下線了。

Ee 922於蘇黎世火車總站

       這些全長只有8.8米,重44噸的支持雙電壓制式的小傢伙們有著600千瓦的持續輸出功率,主要用於瑞士聯邦鐵路客運分部大部分車輛基地的客運調車服務。滿足最高運營速度100千米/小時的它們同樣也支持短途運轉,如機車測試/短期調配的需要。正是這種多樣性,可以這樣說,Ee 922可以出現在瑞士標準軌距路網的大部分地方和大多數主流鐵路車輛相搭配。

SNCF機車/SNCB車廂相組合(@Marco van Galen)

私鐵BLS相搭配(@Kurt Rasmussen)

短期路試的貨運服務(@Georg Trüb)

       實際上,除去外觀看起來像是「調車機車」的Ee 922有著與同門生產商Stadler生產的GTW系列區域動車組更為接近的電氣構造,IGBT設備,再生制動甚至是機車重聯插座等它型調車機車上不常見的一系列功能它也應有盡有。同樣,為了適應大範圍運營需要,機車自重可通過增減配重至40噸以滿足低軸重次級線路的需要。

       Ee 922小巧而現代的外形迎合所有歐洲主幹線鐵路限界的需求,順便還收穫了幾個工業設計獎和一個可愛的車迷暱稱「papamobil」。至2015年,總計25臺機車被投放在瑞士各大客運車站進行服務。它們人氣如此之高以至於在2018年瑞士聯邦鐵路還拍攝了一部以它們為「主演」的廣告片【You are my SBB 】,講述了一臺天天在呆在奧爾滕車站做調車服務的機車Emma因為日常生活過於枯燥而「溜」出去撒野的故事。

新浪微博搜索「你是我的SBB」即可觀看短片

得益於機車在設計上的成功,同屬於瑞士聯邦鐵路的瑞士聯邦鐵路貨運分部(SBB Cargo)也訂購了基於Ee 922的改進混動版本Eem 923型以滿足它們的貨運需要。Eem 923與Ee 922外形和設備大致相仿,但是有著更高的電氣牽引功率,1500KW,同時搭載了一臺功率稍小的內燃機以滿足無電區域的作業。不僅在色彩上更為突出,在使用範圍上也更為廣泛的Eem 923可以說在貨運部門裡更是C位出道。

季節性的甜菜輸送(@Reinhard Reiss)

軍用設備的調動(@Jean Vernet)

新造車輛的轉運(@Georg Trüb)

事實上,在擁有高電氣化率的瑞士鐵路網內,除去已經介紹過的這些它國不常見的使用電力驅動的「拖拉機」以外,也一樣保留了足夠的內燃車輛以保證路網的正常運營。如經典的Bm4/4和Bm6/6,抑或是07年大規模採購的Am843(Mak G1700-2 BB)這些機車均是瑞士鐵路車輛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多樣多彩且不枯燥乏味,讓瑞士,或者說瑞士聯邦鐵路,在「德瑞奧法意」經典五國中脫穎而出,更討我個人喜歡。

好看嗎?好看就買。

翻譯/整理/查證 @跨越的小豬

2020/11/11日 星期二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付出

」讓我們下臺車見。「

                                               

相關焦點

  • 歐洲鐵路長途客運服務回暖
    隨著瑞典Flygskam運動的不斷擴大,歐洲越來越多的乘客選擇鐵路而非飛機出行,歐洲長途鐵路客運服務變得越來越受歡迎。2019年10月9日至10日,歐洲鐵路創新論壇在法國尼斯舉辦,各國鐵路運營商均表示鐵路出行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在瑞士,乘坐夜間列車往返的旅客人數大幅增加,2019年第一季度夜間線路客運量同比增長了26%,最受歡迎的出行線路常常一票難求。
  • 走進瑞士高等學府: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及其勞力士學習中心
    創立於1853年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Fédérale de Lausanne,簡稱EPFL),是當今瑞士重要的科技人才教育機構
  • 【風情瑞士】在瑞士火車站免費上網
    至少50座瑞士聯邦鐵路火車站已經免費提供高速WiFi——至2015年底,超過80座火車站將提供免費WiFi。目前,提供免費WiFi的火車站包括瑞士一些最大的火車站,例如巴塞爾、伯爾尼、庫爾、日內瓦、盧加諾、琉森和蘇黎世等。旅客在各火車站僅需登錄一次,就可以免費使用網際網路60分鐘。
  • 臺鐵招標600輛城際列車 不再採傾斜式 瑞士Stadler PK日立
    該案上月開標,投標廠商包括太魯閣製造商日立、瑞士Stadler Rail,預計年底決標。瑞士Stadler Rail發出新聞稿表示,會採用瑞士聯邦鐵路最新旗艦高速列車SMILE城際列車投標。臺鐵投入千億經費採購600輛城際客車、520輛區間客車、127輛機車、60量支線列車,目前520輛區間客車已決標,由韓國鐵路車輛製造公司Hyundai Rotem得標。
  • 用17年鑿穿阿爾卑斯山,瑞士開通世界最長鐵路隧道,全長57公裡
    本周三,瑞士宣布:徹底打通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
  • #瑞士陽光日# 「陽光動力2號」中國首個公眾開放日來啦!
    來自全球的20多家知名媒體;60位新浪微博幸運粉絲;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Dulwich College 上海英德國際學校等共500位嘉賓邀請了來自全國500位嘉賓參與了本次活動。瑞士聯邦政府駐華大使館科技教育處白尼克先生、瑞士聯邦政府駐滬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安娜女士分別向觀眾介紹了「瑞士創新」、「瑞士高等教育」的現狀。
  • 瑞士工作籤證
    瑞士招聘簡章國家介紹: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簡稱「瑞士」(英語:Switzerland),是中歐國家之一,全國劃分為26個州。
  • 瑞士首都憑啥是伯爾尼?
    但整整170年前,正是為了避免權力過於集中,伯爾尼才被選為「聯邦城市」。柏林、倫敦、馬德裡、莫斯科、布拉提斯拉瓦,甚至雷克雅維克……無論其規模或實力,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遵循了同一個規則:它們都把國內最大城市定為首都。當然也不是全部,因為瑞士就是個例外。實際上,伯爾尼根本不是瑞士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還差了一大截。
  • 【調查】全球"最佳避稅天堂"排行,荷蘭瑞士全上榜
    根據非政府組織樂施會公布的消息,荷蘭和瑞士是全球「最佳避稅天堂」之一。
  • 瑞士人口突破850萬
    2018年,日內瓦州的外籍居民比例以40%位居瑞士全國之首。
  • 瑞士:蘇黎世大學與聯邦理工學院
    蘇黎世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雖然一座是歐洲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一座是全球排名第六的理工學院,但這兩座歐洲名校,也都湊在蘇黎世的市中心。我看到的是,它們各自非但沒有建起獨立的校園、豎起高高的圍牆,反倒是不分彼此地建立了很多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合作機構與科研項目。
  • 歐洲之巔——瑞士
    瑞士的教育體系分為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和延續教育;小學與初中共9年義務教育,公立教育全部免費。學齡前:4歲或5歲的兒童可免費上幼兒園。兒童有權選擇一到兩年的學齡前教育。小學:6歲或7歲的兒童必須進行為期6年的小學義務教育。
  • 瑞士換了新鈔,舊鈔怎麼辦?
    瑞士剛剛發行一版新紙幣,一般情況下,央行會在不久後宣布召回舊紙幣的時間,之後會有一個舊換新的更換期,逾期舊紙幣將作廢。
  • 百年瞬間:「東方紅」拖拉機問世
    位於西郊的第一拖拉機製造廠鑼鼓喧天,一輛大紅色的拖拉機披紅掛彩,「隆隆」地開出廠門。工人們換上了新衣,歡天喜地地迎接新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臺拖拉機。紀錄片《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每年拖拉機廠能生產一萬五千臺54匹馬力的拖拉機。從此,中國不能大量製造拖拉機的歷史永遠結束了。
  • 俄羅斯的鐵路、印度的鐵路及加拿大的鐵路
    鐵路是世界大陸上最重要的運輸工具之一;鐵路依然是世界上載客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擁有無法被取代的地位。
  • 盧加諾湖:瑞士的地中海風情
    盧加諾湖(Lake Lugano )是瑞士和義大利的界湖,分屬兩國。
  • 國家工業遺產|河南篇·第一拖拉機製造廠
    在這之後,拖拉機廠不負眾望,第一臺拖拉機、壓路機和軍用越野汽車慢慢生產了出來,之所以用「東方紅」這個商標,是希望廠子能夠一直紅紅火火地辦下去。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匯聚了大量專家,從設計到研究,在上海、長春各大城市抽調專家過來幫助生產第一輛拖拉機,甚至蘇聯也有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前來幫忙,就這樣到1958年,第一臺拖拉機終於製造出來了,這在當時算是一個重大成果。1959年11月,拖拉機正式投入生產中,之後遍布中國各地,成為人盡皆知的一個品牌。
  • 瑞士人口變遷:多變化、老齡化
  • 慧眼識機:大馬力拖拉機的大橋小橋區分辦法
    有人說拖拉機有大小橋之分,那麼到底如何區分呢?其實很簡單,大底盤的拖拉機就是大橋,小底盤的拖拉機就是小橋。
  • 美國聯邦政府又"關門"了!
    如國會未能批准預算案,聯邦政府將關閉部分機構。「撥款」再次成為兩黨政治角力的工具。這次民主黨人反對臨時撥款法案,甚至不惜聯邦政府機構部分關門,主要是想迫使白宮和共和黨人在「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DACA)、兒童醫療保健項目等問題上作出讓步。而共和黨人在這些問題上態度強硬,美國總統川普更是在移民問題上不斷放出「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