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亮在打包。
今年的除夕,徐旭亮過得與往年不同,少了家人的陪伴、父母的叮嚀。這個去年8月隻身來伊犁闖蕩的22歲湖南小夥,通過自己的努力,淘到來伊後的第一桶金——僅春節前兩個月,他便通過銷售紅棗、樹上幹杏等新疆特產,賺取7萬餘元。
3月5日,記者來到位於伊寧市伊犁河路的小時光青年旅舍。來伊犁後,徐旭亮便一直住在這裡,也和經營者小烏成為朋友。同為在外的遊子,今年除夕他們與小時光的住客邦尼、草帽一起度過。
2月18日,吃罷年夜飯,徐旭亮撥通了千裡之外父母的電話。對父母而言,這個兒子跟同齡人相比真不讓人省心:大二休學,旅行至伊犁,一待就是半年,並坦言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徐旭亮口中的「人生方向」並不似旁人理解的那樣簡單。在別人看來,他無非是微商大軍中的一員,通過微店、微信推銷新疆乾果。而事實上,徐旭亮心中已規劃好了自己的事業藍圖。
徐旭亮告訴記者,這次微商試水其實只是自己藍圖中的第一步,他和自己的合作夥伴計劃成立一個合作社,專門收購新疆的土特產品,並將本地的樹上幹杏、紅棗的種植戶納入進來,註冊獨立的品牌,進行統一推廣銷售。
徐旭亮的這次試水遠比他想像中的成功。上個月,他和自己的兩個合作夥伴創造了月銷5噸乾果的佳績,營業額50餘萬元,按照30%的分成來算,上個月徐旭亮淨賺4.5萬元。
徐旭亮做乾果生意已經4個月。起初是他一個人倒騰,去年11月,他在成都的兩個朋友與他合作,徐旭亮主要負責尋找優質貨源,另外兩人則負責推廣銷售。
徐旭亮告訴記者,之前自己單幹時,由於一次進貨的品質沒把好關,虧損了2萬餘元,定出去的單退回了大半。此後他吸取教訓,進貨前自己一定會先驗貨。
為此,徐旭亮先後去烏魯木齊、喀什、和田等地,貨比三家,最後選定了自己的供貨商。即便這樣,每次給顧客裝箱時,徐旭亮還會再次把關,將質量不好的挑揀出來。
徐旭亮團隊的分工非常明確:另外兩人談訂單,徐旭亮直接從伊犁發貨。
徐旭亮向記者展示他的土特產品。
3月5日,在小時光客廳的一個角落,記者看到不少已打包好的乾果袋和乾果箱,旁邊還堆放著徐旭亮等人專門定製的箱子和打包袋,上面的品牌標誌由小時光的住客邦尼設計,下面是一行字「在親愛的果園裡,看見了我的充實」。
這行字的靈感來源於泰戈爾《飛鳥集》中的詩句「在親愛的土地裡,看到了我的充實」,字裡行間透露出這三個小夥子關於未來的美好願景。而這個願景在三人的努力下,正在逐步實現——他的兩個合作夥伴已辭職將其作為主業來做,而徐旭亮今年也不打算回校復學,對他而言,做自己喜歡的事遠比一紙大學文憑更加重要。
稿源╱伊犁日報 記者╱王景蘭
本期編輯╱宋偉
--本地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