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平息後,伊朗走向何方

2021-02-22 南風窗

1月7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敵對勢力在伊朗煽動的騷亂已經被平息。當天,伊朗新聞電視臺援引警方發言人的話稱,這起騷亂造成20人死亡,包括一名警察。同一天,伊朗議會也召開會議,調查這起波及全國多地的示威抗議,同時也要求聽取民眾呼聲。

去年12月28日興起的這波抗議浪潮,首先在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爆發,隨後波及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數十個城市。伊朗政府指責美國、 沙特、以色列等「境外敵對勢力」是幕後黑手,但種種跡象表明危機的根源在伊朗國內。

物價暴漲是觸發因素,但大背景是近年來伊朗國內民怨的累積。在布魯金斯學會多哈中心學者阿里·法索爾·內賈德看來,民怨的積累是結構性矛盾與偶發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伊朗去年5月的煤礦爆炸事故、11月的大地震,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魯哈尼政府應對不力,孕育了社會不滿的種子。

根據伊朗一家名為「伊斯蘭革命信徒社團」的組織(由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首創)統計,2016年伊朗發生了1700多起民眾抗議事件。在這次示威遊行爆發前數月,伊朗多個中小城市頻繁出現了抗議金融機構倒閉的儲戶靜坐事件。

經濟因素總會是最易燃的導火索。有分析稱,這根導火索就是魯哈尼政府去年12月提交給議會討論的2018年國家預算。據報導,這份即將於今年3月開始執行的預算,用於民生的支出,大幅低於在安全上的支出。

伊朗國家預算的具體細節,外界無從得知。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安東尼·科德斯曼,在今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伊朗在國家安全上的支出為250億美元,公共預算支出是159億美元。

這個數字是否靠譜不得而知,但從近年來伊朗加大對敘利亞、葉門、伊拉克事務的戰略投入,以及這次遊行示威中反對伊朗對外幹預的口號來看,國家預算上民生與安全的「倒掛」或許並非無稽之談。

不過,這種「倒掛」或許並非魯哈尼政府的本意。有媒體報導,國家預算部分細節被透露給媒體,正是魯哈尼政府內部人員刻意為之,意在給主張加大對外幹預的強硬派施加輿論壓力。

這就涉及阿里·法索爾·內賈德所說的「結構性因素」,即在國家預算方面,改革派在伊朗權力系統內部有多大發言權。以親改革派形象當選總統的溫和保守派人士魯哈尼,在2013年、2017年兩次競選中,都強調「經濟優先」,但「優先」的幅度他無法掌控。

從另一個角度看,魯哈尼政府這些年的改革,的確是這次抗議浪潮的觸發因素之一。魯哈尼經濟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削減政府補貼是激發市場活力的措施之一。但削減政府補貼增加了底層民眾的痛感。

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時期,伊朗政府曾提出「將石油收入放在每個家庭的餐桌上」,民生支出明顯向底層民眾傾斜。但這些政策在魯哈尼上臺後,要麼弱化要麼取消。這也是抗議活動的主流是底層民眾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外媒報導,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於1月6日遭伊朗當局逮捕,理由是涉嫌煽動騷亂。據稱,這次逮捕得到了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批准。雖然伊朗當局沒有立刻證實這一消息,但鑑於去年哈梅內伊多次警告艾哈邁迪﹣內賈德不要攻擊政府,其被捕一事可能不是空穴來風。

艾哈邁迪﹣內賈德卸任後,仍然扮演著「民粹」領袖角色。他此前多次批判魯哈尼政府不顧民生、治理不善。從政治角度看,這次大規模抗議浪潮,也是伊朗國內建制派與反建制派,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矛盾相互催化的結果。

2018年1月3日,伊朗市民在德黑蘭市中心的裝飾牆前走過。

相關焦點

  • 義大利收容中心不堪重負發生騷亂,25名社工遭難民扣留
    據路透報導稱,義大利威尼斯附近小鎮可納(Cona)的收容中心發生騷亂事件,難民在收容中心縱火併阻擋大門通行,迫使社工將自己鎖在辦公室內暫避騷亂
  • 解讀 | 宣布剿滅「伊斯蘭國」 伊朗底氣何在?
    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被消滅,為什麼由伊朗領導人來宣布?伊朗的底氣何在?美國、俄羅斯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誰才有資格收割反恐紅利?由伊朗領導人來宣布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被消滅?奇怪嗎?這一方面是伊朗的軍事力量確實早就介入到這兩國的反恐戰爭,另一方面這本身也是反恐輿論戰的一部分。宣布消滅極端組織 伊朗何來底氣?近年,中東處於動蕩同時也是力量重構之中。美國原本希望趁勢敲掉敘利亞和伊朗這兩個眼中釘。
  • 等等,為什麼法國亂了是「騷亂」,當年烏克蘭亂了就是「革命」呢?
    「當抗議者在2013年震動了基輔(烏克蘭首都),西方分析家和領導人們迅速對反政府『革命』報以支持,但在『黃背心』示威者在巴黎抗議數周后,基輔的抗議者是「革命者」,法國的抗議者是「騷亂者」。文章說,在法國發生的「黃背心」運動中,警方為鎮壓抗議者動用了高壓水槍和催淚瓦斯等手段以驅散人群。巨大的混亂甚至使得官員們考慮實施緊急狀態,以至於擔憂蔓延至德國和荷蘭等國。
  • 擔心「文化入侵」,伊朗小學全面禁止英語教學
    據英國《衛報》報導,周六,一名伊朗高級教育官員稱,該國已禁止在小學教授英語課程。此前,伊朗最高領袖表示,過早學習英語會給西方打開「文化入侵」的大門。「無論是在公立還是私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都不符合法律法規,」伊朗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 Mehdi Navid-Adham 對國家電視臺表示:「我們設想的是,小學教育將奠定伊朗兒童的文化基礎。」他補充說,按照新規,非課程類的英語教學也有可能被禁止。
  • 預警 | 美國、剛果(金)、泰國、以色列、德國、伊朗等
    / 02 /剛果(金):多個城市發生抗議和騷亂 外交部提醒近期謹慎前往2019年3月25日獲悉,當前,剛果(金)存在多種不安全因素,多個城市發生抗議和騷亂。/ 06 /伊朗:南部洪災死亡人數上升至21人 強降雨或再來襲2019年3月26日,伊朗緊急服務部門稱,該國南部設拉子市洪災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1人,另有至少110
  • VOA慢速英語:秘魯新總統宣誓就任平息動亂
    Peru to Swear-In New President to Calm Unrest秘魯新總統宣誓就任平息動亂
  • 世相 | 美國國會暴亂平息後,那些隨川普「進京勤王」的人都怎樣了?
    據Global News 1月9日報導,一名被照片拍下參加國會暴亂的川普狂熱粉絲,被認出其員工名牌後被公司解僱。這名男子出現在於美國國會大廈內拍下的數十張照片中,他揮舞著紅色的川普旗;而他佩戴的一張員工id卡,則向公眾暴露了其工作地點。
  • 【伊朗《Press TV》】伊朗誓言全力獻身中國絲綢之路
    伊朗經濟和財政部長周六抵達中國首都參加這個絲路論壇,伊朗通訊社報導。西方錫安國家喜歡把錢華在間諜行為,建牆以及戰爭上,而中國,伊朗以及其他文明國家比如菲律賓等等忙於通過貿易,合作和尊重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思想落後的西方自掘墳墓,而世界其他國家將走向美好的未來。對於我們這些想逃離錫安-美國那搖搖欲墜的新世界秩序的人們來說,這是個巨大的好消息。
  • 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取得的成就 | 經濟領域
    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伊朗的大多數農村都缺乏必要的福利設施,農村人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伊斯蘭革命勝利後,在伊斯蘭革命偉大創始人伊瑪目霍梅尼動員物質和精神資源以促進農村發展的基礎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官員們積極尋求各種辦法試圖消除農村的貧困面貌,以使城市和農村的福利設施達到同等水平。
  • 伊朗外長:美國對伊朗玩心理戰(伊朗新聞綜合報導)
    伊朗外長查瑞夫(Mohammad Javad Zarif)昨天表示,美國目前對伊朗和伊朗商業夥伴打的是心理戰。27日,設在海牙的國際法院就伊朗訴美國違反兩國友好條約案舉行首場聽證,伊朗方面重申,要求國際法院叫停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對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同日發表聲明稱,伊朗的起訴是「試圖幹涉美國重啟制裁的主權權利」。  據報導,蓬佩奧在聲明中稱:"伊朗在聯合國國際法院起訴是試圖幹涉美國採取合法行動的主權,其中包括恢復制裁,此舉是維護我們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 美代理國土安全部長查德·沃爾夫辭職,這是支持川普的國會騷亂後辭職的第三名內閣級別官員
    ·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查德·沃爾夫星期一辭職,成為第三位在川普總統的支持者在美國國會大廈發動騷亂後辭職的內閣級官員。·  交通部長趙小蘭(Elaine Chao)和教育部長貝琪·德沃斯(Betsy DeVos)上周因周三的騷亂辭職。
  • 伊朗貨幣大幅貶值,伊朗貨幣瞬間變身!
    伊朗官方媒體5月4日報導,伊朗國會通過一項法案,將允許政府把伊朗法定貨幣裡亞爾(rial)去掉4個0。
  • 埃塞暴力騷亂致67死 總理終於發聲了!
    席捲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和全國多個地區的騷亂持續近一周後,埃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26日首次發聲,呼籲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面對當前的危機
  • 伊卡路斯伊朗行
    《推銷員》再次把世界的眼光吸引到了伊朗。如果你真的走進伊朗你會發現伊朗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而是在伊朗坐公交車都是男女分開乘坐的,有專門的男士車廂和女士車廂,前門上男士,後門上女士,這就是穆斯林國家的特點。伊朗的公交車也是可以刷卡的,而且可以一卡多人刷。
  • 伊朗特產|伊朗玫瑰水
    卡尚位於伊朗伊斯法罕省中部,是伊朗著名的卡維爾鹽漠邊緣的一片巨大的綠洲。卡珊市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是重要的財經要地,在當時是十分富有的都城;今日的卡尚市除了波斯地毯、銀器之外,最重要的還有久負盛名的」玫瑰水」。
  • 中國榨汁機領導品牌,鏵盛電器海外自有品牌拓展第一站:走進伊朗
    2016年是中國和伊朗雙邊經貿的關鍵之年。隨著國際社會對伊朗制裁的解除,其作為在中東地區僅次於沙特的經濟體,8000萬人口的市場紅利逐步釋放。
  • 半島電視臺插播快訊,一支伊朗敢死隊闖入美基地,激戰後成功撤離
    據悉,日前一支伊朗軍方組成的敢死隊突破重重封鎖,成功闖入美軍基地,並在激烈交戰後全身而退。對此,網友評論指出伊朗的反擊行動確實迅猛,給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眾所周知,自年初以來,中東大國伊朗持續遭受來自美國等外來勢力的外部幹涉,面臨極大安全危機。年初,美軍出動無人機在伊拉克某機場成功殺害伊朗軍事高官蘇萊曼尼,由此拉開了兩國外部較量的序幕。
  • 伊朗外長:美國若持續制裁,伊朗仍可承壓
    同時,扎裡夫也談到了中國跟伊朗關係的發展前景。採訪中,伊朗外長扎裡夫表示,希望歐盟能在核協議中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 您認為歐洲能夠起到哪些作用? 同時,他們( 歐洲人)還應該恢復履行他們的承諾,他們要相信當伊朗說出一句話時,伊朗會信守諾言。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所說的一切。如果美國重返核協議,就像兩天前最高精神領袖所說的那樣,我們也將完全履行我們的承諾,因為我們還沒有退出核協議,我們還在裡面。扎裡夫還說,中俄在核協議中發揮積極作用,但希望能採取更多行動幫助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