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建德市梅城鎮千鶴村婦女打破傳統舊俗,投身農業生產,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孕育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幹、團結協作、艱苦創業」的千鶴婦女精神。
1955年,毛澤東同志作出批示,作出了「中國婦女是偉大的人力資源」的重要論斷,使千鶴成為「婦女能頂半邊天」思想的重要發源地。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千鶴婦女精神65周年,走進浙江首個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德千鶴婦女教育基地展覽館,你會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九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建茹,讓我們去看看她眼中的「千鶴婦女精神」。
許建茹出生在蓮花鎮小山村,成長於蓮花溪畔。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許建茹率先在雞舍中安裝「溼簾」水空調,創設適於蛋雞生長的環境,提高了產蛋率。隨著效益和技術的提高,許建茹的養雞規模擴張很快,從1986年養殖500多羽發展到2013年10月的3萬多羽,可以說是蓮花鎮養雞第一人。
她還主動做好技術扶持工作,幫助養殖戶診斷蛋雞病情,向養殖戶傳授經驗,帶動全鎮100餘戶農戶共同養雞,實現戶均年增收10餘萬元。
養雞給村民帶來富裕生活的同時,讓蓮花的環境變得很糟糕:空氣中瀰漫著雞糞的惡臭,蓮花溪的水不清了,魚也不見了,還一度被貼上「黑臭河」的標籤。
曾經的蓮花溪
如何能讓蓮花溪重現清澈,成為了許建茹的一個夢想。
2013年,許建茹決定先從自己下手,帶頭拆除了2000多平米的養殖場,結束了自己20餘年的蛋雞養殖生涯,走上了退養轉型之路。
作為人大代表,她充分發揮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繫的天然優勢,通過代表接待選民日、上門走訪群眾、參加代表小組活動等方式,積極向畜禽養殖戶宣傳治水環保的必要性,政府退養轉型的扶持政策,在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畜禽養殖戶加入到了治水的隊伍中。
通過整治,如今的蓮花溪的水質已經從劣五類,變成了二類。看著「水清、岸綠、景美」的蓮花溪,許建茹只說了兩個字:「值了!」
整治後的蓮花溪
結束了養殖工作後,還能幹什麼?許建茹思考了很久。
早在2006年,許建茹結識了浙江大學和浙江農科院的專家教授,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種植專業知識,那是許建茹第一次接觸到鐵皮石斛。「我也沒想到,之後會跟它有不解之緣。」許建茹說。
2013年,許建茹決定轉行投入到鐵皮石斛的種植與研究中去。
當年,許建茹就投入了30多萬元,成立建德市鐵皮石斛科學研究所,與浙江大學植物組培中心、浙江省農科院等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在50多畝的基地安裝聯動大棚和物聯網設備,引入移動智能操作管理系統,相比傳統的種植方式,畝產值提高了20多萬元。
隨後,她又牽頭成立了「建德市蓮花鎮康久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讓農戶以土地或者資金入股,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幫助銷售,吸引了周邊50餘戶農戶入社,共同建立300餘畝鐵皮石斛生態種植基地,許建茹更是成了村裡鐵皮石斛的「種植專家」。
2019年,鐵皮石斛生態種植基地的營業收入達7000餘萬元,為當地閒散婦女提供了30餘個就業崗位,帶動了農民增收。
此外,通過流轉和租用村集體土地,每年還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加了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