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30日,第五屆世界華人質譜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閉幕。閉幕式頒發了第五屆世界華人質譜學術研討會的牆報獎。清華大學查良鎮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在閉幕式上介紹了質譜儀中質量分辨本領,北京師範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謝孟峽主持了本次閉幕式。
北京師範大學 謝孟峽
清華大學 查良鎮
查良鎮介紹到他在近三年的時間裡在質譜儀分辨本領的定義上做了一些工作,致使ISO關於質譜儀分辨本領定義的標準(即ISO 18115)或將更改。
查良鎮首先介紹了質譜學早期的標準和概念,接著他表示二次離子質譜的定義是從2001年開始提出的,一直到2010年都沒有改變,其中ISO 18115中質譜儀分辨本領的定義是質譜儀量測到在本底上的半高峰寬。
經過仔細的查證,查良鎮研究小組發現了兩個重大的問題:
1、半高峰寬的問題,半高峰寬很早就用於質量分析本領的評價,但是隨著科學儀器的發展,現在的trap和四極杆質譜等都使用峰底的峰寬來評價了,所以半高峰寬的定義方法已經過時了。
2、沒有考慮峰型,有些儀器的半高峰寬是相同的,但是峰型不同,這不能完全說明儀器的性能是相同的。
經過研究以後,查良鎮表示質譜儀分辨本領的定義不僅要更改半高峰寬,還要考慮峰型。查良鎮還表示下一步的工作將著手如何測量質譜儀的分辨本領。
關於查良鎮
查良鎮現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是博士生導師、政府津貼獲得者,同時,查良鎮教授還是國際標準化組二次離子質譜的開拓者,一直致力於質譜的研發工作。
美國普渡大學Weiguo TAO、臺灣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廖寶琦、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凌永健、復旦大學丁傳凡為牆報獎獲得者頒獎
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致閉幕辭
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在閉幕辭中介紹到第五屆世界華人質譜學術研討會邀請到了國內外的多位質譜同仁,大家共同探討了質譜學和質譜技術。李金英認為我們對質譜的認識還不夠,並希望大家對質譜技術能有更多的開發;他提出質譜還要與人們生活、生產和環境息息相關,不僅能夠測量,還要起到實際的作用;除此以外,李金英還希望以後質譜儀器能夠向小型化、自動化和高速度測量發展,像手機一樣普及到百姓的生活當中。
最後,李金英宣布第五屆世界華人質譜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並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參加下一屆的世界華人質譜學術研討會,同時感謝所有參加本次會議和對本次會議做出貢獻的質譜同仁。
更多詳情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