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核能發電已成能源發展首選

2021-02-25 惠州發布

  太陽能、生物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遇到不穩定、受自然條件影響極大、功率低等多項瓶頸,使用成本極高。專家表示,在未來30年內,上述新能源不具備成為中國主力能源的條件,清潔、高效的核電成了首選。

  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總量16%

  1980年聯合國召開的 「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汙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原子能)。

  核能發電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它是實現低碳發電的一種重要方式。截至2013年底,全球共有435臺在運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94億千瓦,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總量16%。核電在運裝機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和韓國。

  核電基本不排放汙染環境物質

  記者了解到,核電廠每年要用掉50噸的核燃料,只要2個標準貨櫃就可以運載。如果換成燃煤,則需要515萬噸,每天要用20噸的大卡車運705車才夠。如果使用天然氣,需要143萬噸,相當於每天燒掉20萬罐家用石化氣,換算起來,剛好接近臺灣692萬戶的石化氣用量。

  新型的核能發電相較傳統的火力發電,它的核燃料費用要比煤便宜得多,運行維修費用也比火電站少。一千克U235隻有雞蛋大小,能發電2280萬度,可供228萬戶家庭一天的基本用電量,可以滿足一個擁有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2/3的家庭用電。同樣的電若用煤則需要2700噸優質煤完全燃燒,而這些煤堆起來則相當於6000個雞蛋體積。和傳統發電成本比較,核能便宜許多。

  此外,火電站不斷地向大氣裡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質,同時煤裡的少量鈾、鈦和鐳等放射性物質,也會隨著煙塵飄落到火電站的周圍,汙染環境。即使是近年來多數火電廠已經實行脫硫改造,但它們也只能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而不能減少二氧化碳,不能有效遏制溫室效應。而核電站基本上是零排放,不會排放汙染環境的物質,是當前替代燃料電站、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最為理想的能源方式。

《惠州日報》記者袁 暢

相關焦點

  • 新能源之一:核能發電
    今天,我們一起來分解這篇和核能相關的聽力文章,學習一下新能源之一的核能發電的基本概念,詞彙以及一些衍生的知識點。低碳是當今環保的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控制carbon emission碳排放是減緩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的重要方式,除了核能之外,還有很多低碳發電的方式,如wind,tide(潮汐能)等。
  • 【存照】官宣:美國核能研究所歷數核能的8大優勢
    ——核能促進國際發展,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核能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氣化運輸可減少碳排放,讓電動汽車可以充分發揮其潛力。【動向】法國:核電大國設立可再生能源發電倍增的「小目標」【圖說】2008-2018年間英國電力結構演變:燃氣、核能企穩,風電、生物質替代煤電【數據】50年核電發展為全球避免了多少碳排放
  • 能源探討│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2、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1)、常規能源,如:水能、核能;(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風能。3、新能源按屬性分類:(1)、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 ​成本下滑,歐洲風力發電價格較核能便宜 30%!
    對於環繞著北大西洋北海附近的歐洲國家來說,風能正式超越核能成為最負擔得起的能源選項,發電成本較核能便宜 30%,歐洲風力交易協會(
  • 全球風力發電容量首次超過核能 風電概念股受關注
    全球風能協會(GWEC)2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在2015年底達到43242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17%,首次超過核能發電。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新增風電為6301萬千瓦,創歷史最高,相當於約60座核電站發電量。隨著技術更新,發電成本降低、風電信賴度上升,風電的發展一舉超越了核電。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為什麼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比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高?
    毫無疑問,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可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風力發電無疑比煤炭發電合算得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根據一份新的分析報告,太陽能發電比風力發電甚至比水力發電的成本要高,至少在歐盟是這樣的。  雖然與美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歐盟考慮能源成本比較多,但人們很少從這個角度考慮能源成本問題。由可再生能源諮詢公司Ecofys代表歐盟委員會對氣候變化、汙染和資源消耗的經濟成本以及發電廠的流動資金和運營成本進行了研究。
  • 【觀點】湯博:核能產業發展一定要與人文相結合
    記者:在很多場合都聽過您闡述核安全這一話題,但核安全我們核能產業發展面對的一個永恆的主題,特別是福島核事故後,公眾對於核安全的質疑聲一直很難散去。日前,韓國也加入了「棄核」隊伍,那麼,您如何看待我們這個產業當前發展的輿論環境?
  • 王乃彥院士:發展核能供熱,緩解大量燃煤造成的大氣汙染
    中國電力科技網「核能發電技術創新高峰論壇」於2018年6月5日在福建福州召開,葉奇蓁院士、王乃彥院士任論壇主席,26位專家對核能利用創新技術發表演講
  • 比爾·蓋茨:沒有下一代核能技術,核能將會歸為零
    作為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一直是堅定的核能擁護者。他曾公開表示,核能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理想能源,因為它是僅有的沒有碳排放且能24小時穩定供應的大規模能源,而當前反應堆存在的事故風險可以通過創新來解決。
  • 【獨家】發改委發文:生物質發電項目嚴禁摻燒化石能源!!
    【能源觀察】一個最懂能源的微信公號,每天為你發掘能源金礦。上傳個人名片照片,與能源君交朋友;或郵件提供通訊方式。
  • 發電機租賃後電機節能發電 發電機租賃後電機節能發電
    為提高電力工業能源使用效率,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汙染,促進能源和電力結構調整,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實現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 德國已關閉了20座核電站?開始用煤炭發電,為什不用核電了?
    核電站產出的能源不是特別的多嗎?難道德國已經發展的非常快速的,已經不需要核電的地步了嗎?我們都知道,在上世紀的時候,德國就是非常發達的一個國家,不管是這裡的科技和經濟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雖然歷史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但是德國也是比較有底蘊的。在戰後也是很快的建立了核電站,其實表面上看,核電對德國也是比較重要的,像美國在之前就已經有了100座核電站。
  • 中國太陽能發電比煤炭更便宜,外國網友:如果到晚上,還怎麼用?
    太陽能發電  能源是現代化工業的基礎,在消耗了大量油氣能源發展稱如今的社會後,人們發現這些生物能源的開採與使用也會伴隨著環境汙染與資源枯竭的問題
  • 綠色能源公司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各大媒體怎麼看?
    1月28日,綠色能源公司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正式啟動商業運營,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作為集團「十三五」期間在清潔能源領域全力推動的重點項目,以促進大荔縣產業結構與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為目標,保護秦嶺生態屏障、改善黃河流域環境現狀為己任。為大荔縣打造黃河生態智能綠色發展示範縣做出更大的貢獻!作為陝西環保集團綠色能源公司與大荔縣重點項目——大荔生物質發電項目,少不了各大媒體的聚集關注。
  • 生物質發電|同是非水可再生能源中三駕馬車,生物質發電為何落後?
    麥電網訊: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的三駕馬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三者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底,風電和光伏裝機總量都分別在3億千瓦左右,而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接近1200萬千瓦(不含:垃圾和沼氣發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規模,遠超生物質發電。
  • 比爾·蓋茨:「難以捉摸」的核能未來
    這位微軟聯合創始人最近把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氣候變化和能源創新上。蓋茨在接受愛媒體的專訪時說,他與泰拉能源公司(2006年由比爾·蓋茨創立的一家核技術公司)面對的難題,讓他開始質疑整個能源的未來。核能佔全球電力供應量的10%,也是第二大零碳能源(僅次於水電)。
  • 【行業分析】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經驗與啟示
    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能源消納情況,做好目標的分解落實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分別增長了4 倍和168 倍,但棄風、棄光率達到近20%。設置總體目標後,如何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消納情況等,對地方政府部門工作進行考核、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基礎上,根據發展狀況,細化中長期目標,出臺實施細則。
  • 綠色源泉——寶島臺灣的能源迷霧
    臺灣當局毫無疑問面臨著能源上的困局,按照計劃,核能現在所佔據的15%以上的發電佔比,在未來的幾十年裡,要全部移交給新能源,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儘管因為環保開始的時間早,發展的時間長,和大陸相比有一定技術上的優勢,但是受其面積、地理位置等影響,還是很難在幾十年裡擔起20%的發電份額,從澳大利亞等地進口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增加,會造成電價的持續上漲。
  • 重慶綠能項目沼氣發電調試成功,能源環保一體化再獲實質進展
    能源環保一體化」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今年4月,重慶綠能垃圾發電項目餐廚項目已通過環保驗收,此次沼氣發電調試成功,更加速了項目能源環保一體化的實質進程。目前,啟迪環境零碳能源中心所有運營項目都已完成能源環保一體化的方案評審並開始實施,未來將集成城鄉廢棄物能源化利用、工業餘熱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節能和智能技術,形成先進的零碳無廢整體解決方案,助力環境綜合治理和產業轉型升級。沼氣發電沼氣發電技術是集環保和節能於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