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勞動教育教案:省電小達人

2021-02-15 研學咖

【認知目標】1.能了解家中用電的情形
【技能目標】2.能將生活經驗轉換為數字

【情意目標】3.能細心、切實的探討活動的過程

學生能先回家調查家中一個月用電量,自己試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出來,或者詢問父母最近一個月的用電量,看看家裡用了幾〝度〞電)

*說有關於電的故事
富蘭克林利用風箏引電的故事
*提問關於家中用電情形,你用了多少電呢?你知道你用電的情形嗎?還有要花費多少電費呢?

(小朋友發表意見)

1.介紹有關用電的單位,先介紹:瓦特、度、千瓦小時
2.介紹1度電=1000瓦小時(千瓦小時)
   舉例2度電= 瓦小時
   如果是3000瓦小時= 度
3.布題,舉範例(一)的例子
*電燈泡100瓦,點了5小時,所以共需要幾度電?(教師先帶小朋友演練一次)
*重新布題,電燈泡100瓦,點了10小時,所以共需要幾度電?(各自演算,請幾位小朋友上臺試看看)

4.帶小朋友看一次用電公司電價表
說明電費如何計價,並且解釋何謂流動電費、非營業用、營業用
5.布題,舉範例(二)和範例(三)
*若文文家帳單上顯示這個月用了130度的電,那她要付多少電費?
*若文文家帳單上顯示這個月用了350度的電,那又要付多少電費?
6.牛刀小試

1.教師將一幅圖像用電視顯現,圖上顯示出文文全家在家中用電的情形,文文晚上在房間聽音樂(音響100瓦、燈光80瓦)、弟弟在打計算機(計算機400瓦、燈光100瓦)、媽媽在客廳看電視(電視120瓦、燈光100瓦)、爸爸在書房看書(燈光400瓦),如果文文全家使用了5個小時,聰明的你,你知道他們用掉多少電嗎?(單位用〝度〞)
(1)一小時共享多少電量?
(2)五小時共享多少電量呢?
(3)總共要花多少錢呢?
(參考上一節的用電公司電價表)
(數字太大可用計算機)

*提問先看看每個人家中用電量情形如何?請幾位小朋友來說看看,並說出你覺得你家中哪些電器可能會比較耗電。
*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分組遊戲:
首先每個小朋友挑出一樣電器,將自己組中所有挑出的電器使用5個小時,先算出(1)小組的總用電量,再算(2)小組內所需費用(參考用電公司電價表,以非夏月計算),看看哪一組算的快又準。
*從剛剛我們算出一個月的電費,所花費的是不是很多,想一想家中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使用這些電器呢?有沒有省電的方法呢?你覺得一個月你可以省下多少呢?

*為自己的家庭製作省電計劃

部分內容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達人4步教你:美國生活如何省水電費
    微信公眾帳號:BuyUSA孫斯陶為您每日速遞最專業的美國房產信息  省電的太陽能照明燈,有效率儲存自然電能,光源使用上一點都不浪費。拼節能減碳、省水電費,居家達人建議,從「智慧節電、室內節能、環保節水、環保小物」4大方面著手,1年可省下至少1個月的電費,還有20%的水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響應環保、節能減碳人人有責,如何從小處累積省大錢,特力屋居家達人建議,就從智慧節電、室內節能、環保節水、環保小物」4大方面,落實健康環保又省錢的綠生活。
  • 生活勞動教育課程:動手製作美味的海苔肉鬆飯糰
    【69農業規劃網69agri.com】——提供研學農場營地與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策劃規劃建設
  • 三個關鍵詞,讓生活更加省心省電
    通過對近三年的網絡熱詞梳理分析,再次直視「扎心了,老鐵」「油膩」「槓精」「佛系」「是個狼人」「996」「斷舍離」這些與廣大網友產生強烈情感共鳴的熱詞,觀察它們背後所折射出的社會現象,去體會那份生活壓力。 壓力不小,那是不是應該細心經營生活呢?努力把握好每一處助力美好生活的因素,從家裝布線開始。
  • 幼兒園小班環保教案:遊戲課活動《環保小衛士》幼兒園環保教育《保護綠色家園》
    適用於小班的遊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體驗親子遊戲的樂趣,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遊戲課《環保小衛士》教案吧。
  • 是否帶紙質教案,應給予教師自主選擇權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某高職院校對未帶紙質教案上課的5名教師進行了公開處理。據了解,該校根據相關文件精神,修訂了《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將上課不帶紙質教案、上課使用手機通話等19種情形視為教學事故。(10月30日澎湃新聞)  教案有著引導教師思路,輔助教學的作用。
  • 小班語言教案:森林樂翻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森林樂翻天 2012-02-17 15:06 來源:[標籤:來源]
  • 大班體育教案:有趣的腳印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體育教案:有趣的腳印 分頁標題#e#   教師小結後,四隊相互交換場地,重複遊戲。
  • 功率小就省電嗎?
    熱水器是天天要用的家電,耗電量成為人們購買時的重要指標,有的人認為:功率大耗電,功率小省電,因為這樣的誤解,不敢使用更舒適快捷的即熱式電熱水器
  • 功率小就省電嗎?
    熱水器是天天要用的家電,耗電量成為人們購買時的重要指標,有的人認為:功率大耗電,功率小省電,因為這樣的誤解,不敢使用更舒適快捷的即熱式電熱水器
  • 小班健康教案:冬天要抹香
    3.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一個包裝好的禮物盒、香香。  2.PPT、兒歌。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六班的周老師,今天周老師來到小八班,是給你們來上課的,你們高興嗎?看!我們的後還面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跟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我們一起說一下客人老師好。今天啊還有兩位小朋友也來到我們小八班了,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師: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做明明,我們一起來跟明明打個招呼吧!
  • 紅領巾致敬先鋒 爭做勞動小能手
    小隊員種樹初體驗在炎熱的假期,七彩陽光小隊的隊員們仍不忘勞動,在土地上植樹、挑水、灌溉、施肥。揮灑了他們的汗水,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帶隊老師小朱老師把畢生所學的種樹技巧:植樹四步驟和「三埋兩踩一提苗」都傳授給了小隊員們。
  • 省電、賺錢、自然、休閒,居村兒辦公行不行?
    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快遞哥如此勤快,農村空房那麼多,生活成本那麼低,於是我想,腦力勞動者,智力輸出型公司,可不可以去村子裡辦公?這是泰國鄉村農場裡的一組旅居房,我們可以理解成民宿,賣點是讓城裡人來這裡,參與勞動,獲得農事體驗,親近自然,放鬆身心,還可以憑勞動獲得農產品。
  • 家電師傅說漏嘴:電熱水器有個「省電開關」,打開電費少一半!
    電熱水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們想使用熱水的時候就能使用,還可以隨便調節水溫,非常的方便。
  • 生活教育 | 小達人新年飲食計劃--教你做「網紅思慕雪」
    為了避免失望,這次達人小編為大家淘來了一個既能輕鬆完成又出奇美味的目標,不再需要再入手飢腸轆轆的果汁斷食或者嚴苛節食,那就是——讓在家做思慕雪這件事成為日常。
  • 手機也需「綠色環保」,省電類APP或將成為「標配」?
    這種問題不僅會讓手機續航時長變短,更重要的是,它不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單個手機並不會導致太多的電量浪費,但把全國、全球的手機累計起來,浪費的電量應該非常嚇人。 基於這個原因,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省電應用、優化應用,最典型的就是點心省電(DU Battery Saver),這款產品用戶量已經過億。那麼它究竟有何特性呢?為何會獲得如此之多用戶的青睞?
  • 一次收藏 iPhone省電10招
    本篇綜合了10個iPhone省電技巧,相信囊括了網路上所流傳的大小秘技,今兒個就一次全學會吧!1.降低螢幕亮度 螢幕亮度是手機電力殺手之一,調整適當亮度能有效省電。(iPhone螢幕截圖)越來越大的手機螢幕,絕對是手機的耗電元兇之一。
  • 澳洲電能面臨嚴重短缺,維州政府今夏撥出$3000萬獎勵省電達人!
    新聞上也不斷播報,維州政府開心的向大家宣布,夏天來了,但別狂開冷氣,遊泳池的抽水機不用就關掉,因為新的節電聰明計劃即將出爐,尖峰時刻的省電行為將帶給你滿滿的好處。Paul: 只有在澳洲,當你沒用電時還是要付電費。
  • 節能省電的 7 個誤區,你做了幾個?
    而經濟部能源局曾以常用的日光燈為例:40W 的燈管在啟動瞬間的耗電量相當於連續點燈 2 到 16秒,假設每支燈管的更換費用為60 元,每度的電費為 2.59 元,再連同「頻繁開關導致縮短燈管壽命而增加更換費用」的情形一併考量,推估只要關燈超過 2.94分鐘就有省電(省錢)的效果。5.將插頭拔掉可以節省電費?
  • 省電省錢又快樂!最高享800元節能補貼 | 2017節能產品促銷節倒計時
    我們的目標就是教你做到「省電省錢又快樂!」  環保問題,一定是需要大家的智慧與齊心協力才能努力改善的,可不是喊喊口號就拉倒了 比如,從消費者的日常小習慣做起。大家對於購買家電的意識,最初的理念莫過於「低價低價抄低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能」也逐漸納入消費者購買的標準內。
  • 臺達中國區攜手開展「臺達愛地球 ─ 能源教育」志願者活動
    來自吳江廠區的種子助教汪永立為志願者們講解二氧化碳小實驗中的葡萄乾浮沉現象的原理為此,基金會日前巡迴四大廠區舉辦「臺達能源教育志願者培訓」,邀請臺灣荒野保護協會環境教育資深專家王武郎老師為超過130位志願者傳授交互式教學方法。2014年加入能源教育志願者隊伍的種子助教--中達電通成都分公司劉萍、吳江廠區陽海華、汪永立、王徐,則與講師搭配教學,分享在小學課堂中實戰積累的教學經驗及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