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再次「甩鍋」,大火連燒3個月,直言要求中國賠償153萬億

2021-02-22 華帆商業思維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華帆商業思維」,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當今時代的發展中,我們都知道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對國家的進步至關重要。隨著我國近幾十年的進步,中國也開始與世界其他國家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其中,中韓之間有很多交流,我們也對韓國有所了解。但這一次,韓國又一次向我們國家索要153萬億美元的賠償。為什麼呢?

韓國大火連燒3個月

眾所周知,我國過去也是一個垃圾進口大國,因為我國早期許多技術不發達,許多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了技術封鎖,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對這些垃圾的二次處理進口各國的垃圾,以獲得一些經驗和相應的利潤。然而,隨著我國實力的增強,我們以這種方式進口垃圾,對我國的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因此,2017年,中國頒布了禁止進口垃圾的禁令,並直接實施。韓國每年產生大量垃圾。最初,他們將這些垃圾出口到我國,但在我國禁止進口垃圾後,韓國的垃圾出口陷入了麻煩。

韓國最初佔據了一小塊土地,大量垃圾堆積在巨大壓力之下。因此,他們決定將垃圾放在一個地方,然後集體焚燒。

環境遭到破壞要求中國"背鍋"

誰能想到,垃圾一燒三個月,連續三個月的大火就產生了大量的有害氣體排放。據了解,這些有害氣體對當地環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在韓國很長一段時間裡,空氣都是有害氣體的氣味,整個天空的天氣都是霧氣,類似於霧霾天氣。

結果,韓國人很生氣,開始把鍋扔給我們,因為我們國家不再進口垃圾,垃圾不能處理,只能焚燒,對環境造成汙染,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韓國人民對中國大聲疾呼,要求中國賠償三千三百萬韓元,總計一百五十三萬億韓元。

結語

我們不想理會他們的無理要求,事實上,多年來,中國從韓國進口垃圾,對我國的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是否也要要求南韓對我們國家多年來的環境汙染作出補償呢?

這就意味著你只能考慮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關心別人。雖然我國有處理垃圾的技術,但難道我們有義務為所有國家處理垃圾嗎?既然你害怕對環境造成危害,就採取措施減少垃圾的產生。你怎麼看?

爆聞:昨晚在村裡看戲,結果回家後起不來了,奶奶:糟了,昨晚村裡壓根沒人搭戲臺!

奇聞:兒子去世前,說了三遍把被子燒掉,老母親沒有在意,3年後洗被套時傻眼了

相關焦點

  • 美國媒體腦殘到這地步:中國要麼賠償25萬億,要麼割讓香港?!
    美國密西西比州檢察長2020年4月22日表示,該州將對中國政府提起訴訟,要求中方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承擔責任、賠償損失。現在,隨著拜登上臺後,不過2月8日該州又宣布了撤訴,並未向外界透露撤訴理由。原本以為這種弱智的言論會消失,但目前還有不少美國右翼分子要求中國賠償美國經濟損失。
  • 天津老師向美國索賠9.6萬億疫情賠償,本是為國大義凜然,卻被潑漆恐嚇被迫搬家!
    受疫情的影響,美國國內經濟衰退失業率激增,老百姓陷入恐慌之中,但在這種形勢下美國不僅不認真防疫,採取有力措施避免疫情擴散,反而一門心思抹黑中國,企圖甩鍋給中國讓中國給他們的疫情損失買單。早在今年2月初我國爆發疫情之際,美國就拼命煽動輿論抹黑我們,還把新冠肺炎稱作「武漢肺炎」。
  • 臺灣臺塑集團廠區起大火 長期汙染遭抗議(組圖)
    第1頁:南亞嘉二廠大火 天降黑雨 第2頁:嘉義史上最大火 從早燒到晚 第3頁:張花冠「滅火」 未批南亞    路面冒出白煙1嘉義縣太保市的南亞塑膠嘉二廠,昨天上午因廠房重油外洩引起大火,延燒到今晨零時至少十六個小時,幸好無人傷亡,救援人員形容是參與過最艱困的任務。
  • 中國人向美索賠9.6萬億人民幣,家門卻慘遭潑油漆!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首當其衝的就是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全球疫情,這次疫情已經從開始的僅中國發展為現在的超200個國家受其波及,雖然說這次疫情造成了全球超
  • 新加坡墳場附近起「靈異」大火,燒了整整19個小時
    |關注「新加坡眼」,輸入「物流」「雅思」獲得更多信息|昨天(3月4日),新加坡林厝港墳場附近的叢林發生了火災
  • 央視曝光:廣汽Jeep汽車嚴重燒機油,廠家使勁甩鍋
    汽車行業關注(autochat.com.cn)9月10日報導——燒機油是以往某些品牌發動機的通病,但現時新技術的改變,大部分品牌燒機油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可是,燒機油燒到熄火,換了發動機還繼續燒的品牌,竟然鬧到了央視。
  • 疫情蔓延有人卻只顧甩鍋 做好這一點才能有力還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西方一些政客及組織為轉移國內對其應對疫情不力的不滿情緒,不時拋出「甩鍋」言論,甚至聲稱讓中國為全球疫情蔓延負責,引發巨大非議。一是個別議員出現向中國提出「索賠」的荒謬言論,廣受輿論批評。
  • 甩鍋不成自損一百,滴滴:體驗補款不是賠償
    其實這個上帝說的有理,滴滴要求就是司機要不惜一切代價為平臺賺到抽成。上帝的要求都要滿足,不然都是司機的責任。但這個上帝比較裝X,以為自己花錢了就可以為所欲為,居然說:「有錢你都不賺,就讓我下車,我一分不給。」好吧,我巴不得你趕緊下車,靠邊停車後上帝卻不願意了。從裝X變成耍狠,我按了桔視記錄儀的一鍵報警。
  • 反覆提醒:世界各國GDP再次更新,日本3.6萬億,美國15.4萬億,中國多少呢?
    現如今世界 各國最新GDP出爐,日本3.6萬億,美國15.4萬億,中國是多少?」但是再認真的了解之後。尤其是對於水瓶座的這份狠心。他們都是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一整個人生。更何況。他們早已遠遠離去。於是最終你得出這樣的答案。變成了自卑。每個人都在想辦法尋找一個中庸。但他們便要選擇去嘗試。誰也不知道為什麼。以為自己選擇忍耐。白羊衝動火爆的性格。似乎也唯獨愛情能夠帶給他們最徹底的傷害。但即便如此。
  • 【頭條專欄】加拿大燒大火中國發洪災,樓市卻能一起嗨!
    加拿大麥克默裡堡熊熊燃燒的大火百餘天經久不息……中國多個城市嚴重內澇,部分居民苦不堪言……加拿大的一場大火剛滅,溫哥華三角洲再起大火遮天蔽日……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離加拿大和中國遠去了?有專家悲觀的預測:是時候了!加拿大和中國的房產泡沫將會一起破裂!尤其是溫哥華5月的那次瘋狂搶購價格飆漲的變態現象將在6月徹底完結!至於中國房地產市場?它還能漲的動嗎?
  • 蓬佩奧:中國要為美暴亂買單!?9000億美元賠償,一分不能少!?
    3月之久的「抹黑工作」。因為謊言是經不住推敲的,美國的陰謀論很快也就不攻自破了。索賠大軍也不歡而散。但是現在美國又爆發了黑人動亂,蓬佩奧又站出來搞事情了。近日,蓬佩奧公然向媒體稱,美國暴亂中國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要為此做出賠償,9000億美元,一分都不能少。看樣子,美國是想找各種理由不想還錢啊,因為中國手中握有大約美國1萬億美債,而蓬佩奧依然賊心不死。蓬佩奧稱,美國的暴亂勢必會影響美國稱霸,而中國就能夠以此為臺階,瞬間趕超美國。這顯然是非常荒謬的理由,我們再來看看蓬佩奧口中9000億美元都包含哪些。
  • 衝繩警方要求不租車給中國人和韓國人
    據日本共同社31日從衝繩縣宮古島警署(位於宮古島市)獲悉,該警署交通課的一名40多歲警員在警署內與租車公司人員舉行的會議上表示,以翻譯人員不足為由要求不租車給中國人和韓國人
  • 【聚焦】韓國人眼中的中國
    2009年2月,韓國SBS電視臺的春節檔中國節目是《生存列車中國號》。節目中,遭遇金融危機的中國,「正在蔓延緊張情緒」。
  • 亞馬遜雨林大火連燒16天沒人管,巴西:燒成灰也不關你們的事
    這些焦慮的文字,觸目驚心的圖片很快就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注意力,人們紛紛開始關注亞馬遜雨林大火——為什麼亞馬遜雨林會燒三個星期?亞馬遜雨林現在的情況,遠比「一場持續燒了三個星期的大火」這幾個字所描述的要複雜得多……首先可以確定的兩個問題是:亞馬遜雨林著火了嗎?著了。
  • 再次刷新「無恥」二字的下限:農夫與蛇美國版
    中國人向美國鄰居愛心捐獻口罩,美國鄰居卻對口罩過敏長豆,竟然對中國鄰居起訴?這不是現實版的」狗咬呂洞賓「嗎?
  • 讓中國賠錢??美國賠了嗎?
    國家應該提供幫助,而不是要求賠償。 ▲這是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一家關閉的瑜伽館。新華社發(沈霆 攝)一些西方政客指望通過栽贓中國以在本國內騙選票,即便也許能一時得逞,但歷史會記住他們的所作所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向中國「索賠」的聲音之所以甚囂塵上,除了眾所周知的「甩鍋」,顯然還有更深的居心。全世界都知道它們的真實目的,它們也知道全世界都知道它們的目的,但仍然我行我素,繼續指鹿為馬。
  • 算總帳,美國被要求賠償萬億美元!屠殺黑人、印第安人要付出代價
    對黑人賠償?隨著美國大批軍隊開始全面鎮壓境內的美國抗議和暴動,包括美國各地出現的騷亂。美國多個民間組織也全面展開反擊,特別是要求美國白宮政府向美國黑人組織和機構賠償!要知道近年來,美國自由派的美國人權活動家和民主黨的政界人士已經開始討論向黑人支付「賠償」的問題。大批美國民間機構想向黑人奴隸的後裔支付這些賠償,以承認白人奴隸主的罪惡感。
  • 4歲小孩被餐廳門檻絆倒,顧客要求賠償3萬:沒有提醒有門檻
    1月20號晚上,邱女士到杭州的一家火鍋店用餐,在用餐期間4歲的兒子要去洗手間,她就讓保姆帶著兒子過去,在回來時經過一個門檻時,兒子不小心被門檻給絆倒了
  • 孔子是韓國人!韓國專家再次發聲,網友:全世界都是韓國的!
    韓國人對於中國文化有著近乎痴迷的執著,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想當中國文化變成他們自己的,尤其是在
  • 【韓國國情】韓國人怒批《朝鮮日報》「親日賣國」,民眾請願要求停刊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因為勞工賠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