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食品
只看花花綠綠的包裝圖片
不看背後的食品標籤
其實這不起眼的標籤
包含著大秘密
關係著你買到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掛麵在生產過程中少不了加入氯化鈉或者碳酸鈉,因為其能讓麵條更加白亮、勁道,易熟且好吃。
但如果掛麵中鈉含量過高,吃一碗煮掛麵,即使你一滴醬油不放,僅僅是白掛麵已經含有3克鹽了。再加上拌麵的各種調料,不知不覺鹽攝入量就超標了。所以,儘量選「鈉」含量低的。
只要加上「精」字,磨成的粉已經丟失了大部分維生素及礦物質。有的配料表裡甚至沒有綠豆的影子。
你以為雞蛋掛麵裡面有真雞蛋?其實是蛋黃粉!蛋黃粉是經多道工序將蛋液乾燥成粉,這樣更易保存運輸,但會損失部分營養成分。
一般掛麵中的添加量大多在5%~8%,不會超過10%,因為若添加過多的雞蛋成分,麵條吃起來口感硬。
現在市場上售賣的「全麥麵包」,很多僅含有一半的穀物成分,雖然口感好了,但是選擇全麥麵包的意義就沒了。
購買時一定要看清楚食品標籤,選擇帶有「100%全穀物」標識的全麥麵包。
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增強飽腹感,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在選購全麥麵包時,要格外重視其中的膳食纖維含量。
市場上售賣的麵包,有些含有人工色素、香料、氫化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以及防腐劑。大量的油脂、添加劑雖可提升食物的味道,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市面上有很多增鮮類的醬油,比如菌菇醬油、海鮮醬油、涼拌醬油等。其實,那些菌菇、海鮮醬油,並沒有草菇或者海鮮的營養成分,而只是在製造過程中加入了特定種類的香精。
同樣的,涼拌醬油集成了蔥、姜、蒜的味道,也只是添加了特定的添加劑,並沒有蔥、蒜、姜的保健作用。
看醬油是由黃豆,小麥還是麩皮釀造的?一般來說,用天然的黃豆釀造的醬油更好。
❖佐餐醬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涼拌等。所以它的衛生質量要求很高。
❖烹調醬油:不能生吃,必須加熱。適合烹調菜餚(如做紅燒肉)加熱後再食用(等於消毒),故其衛生指標要求低一些。
醬油好壞(營養和質量)主要就取決於「胺基酸態氮」指標。一般來說,「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則醬油品質越高,鮮味也就會越濃。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特級≥0.8g/100ml
★一級≥0.7g/100ml
★二級≥0.55g/100ml
★三級≥0.4g/100ml
如果是純糧釀造的食醋,在產品標籤上都寫有「釀造食醋」字樣,味道、營養都比配製的好,購買時一定要認清。
配製醋很便宜,最好別用來吃,用來打掃衛生是可以的。
標籤上另一個指標也要注意:總酸度≥3.5g/100ml、含酸量大於 5%才算得上是優質醋。
無論是顏色深的陳醋,還是透明的白醋,都必須是澄清無雜質的才算好醋。
逛超市也有大學問
你學會了嗎
轉發提醒更多人吧
來源:央廣網健康
編排:健康河北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