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度經濟發展了三十年,可能還不如孟加拉

2021-02-15 海外網

作者 | 李萌

▲圖:Getty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印度2020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能低於孟加拉國,在印度國內引發熱議。彭博社17日刊文,深入分析印度的經濟現狀,並認為,印度一直想成為下一個中國,如今卻發現經濟可能還不如孟加拉國。彭博社文章開篇就指出,「印度的經濟低迷在本周變成了『絕望』(despair),原因是2020年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能低於孟加拉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預測數據,孟加拉國今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4%至1888美元,而印度今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或將下降10.5%至1877美元。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卡西克·巴蘇(Kaushik Basu)也注意到了這組數據,並發推文感慨:「任何新興經濟體良好發展都是好消息,但是令人震驚的是,五年前領先25%的印度現在卻正在落後。」

「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放經濟以來,印度的夢想就是想要效仿中國的快速發展。」彭博社直指,印度經過三十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如今卻換來落後於孟加拉國的結果,這損害了其全球形象,而相對落後的表現也可能會挫敗印度的自信心。印度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彭博社給出了幾點分析。

「新冠病毒大流行無疑是罪魁禍首。」文章在這裡還是拿孟加拉國舉例,該國感染病例在6月中旬達到高峰,而印度單日確診數逐步超越任何一個國家,直到最近才開始慢慢回落;孟加拉國有1.65億人口,新冠死亡病例不到5600例,印度人口是孟加拉國的8倍,新冠死亡病例是孟加拉國的20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消息,印度為遏制病毒傳播而進行的嚴厲經濟封鎖,致使該國本財年經濟萎縮10.3%,這幾乎是全球經濟損失的2.5倍。」

「更糟糕的是,即使沒有大流行,印度最終也可能會輸給孟加拉國。」財政緊張、資本不足的金融體系和多年投資恐慌都將推遲印度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文章援引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和前印度首席經濟顧問提供的論文觀點予以分析。

從該篇論文的觀點來看,孟加拉國之所以表現得還不錯,是因為它沿襲了以前的「亞洲四小虎」的經濟發展之路,該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份額與其在貧窮國家勞動適齡人口中所佔的份額一致。與此同時,孟加拉國和越南都從效仿中國的發展道路中脫穎而出。然而,印度卻選擇走另一條路,選擇不生產那些可能滿足10億勞動適齡人口工作的產品。結果就是,印度在主要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品和服裝部門等生產損失高達1400億美元,約佔印度GDP的5%。

「如果2019年印度計算機軟體出口一半不復存在,那將引發軒然大波,這些損失其實正相當於印度每年因勞動密集型生產而放棄的出口。」彭博社進一步指出,這是真實發生的,但在印度,沒人願意談論,政策制定者不想承認被迫關閉的廠子可能也會賺錢,也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更大的危險在於,政客們可能不會採取糾正措施,會加倍犯錯。」文章進而提到印度政客目前的心理狀態:「比孟加拉國差沒關係,我們可以建立進口壁壘,為國內經濟搞生產,並以這種方式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突然之間,印度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自力更生」的口號又重新回到目前的經濟政策中來。

然而,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結構是錯誤的,中國現在正給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騰出空間,這恰恰為印度提供了機會,但印度卻反其道而行之。文章也提醒印度,面對每年要創造至少800萬個工作崗位的挑戰,這將是後疫情時代令印度最感到頭痛的問題。

彭博社發布該文後,相關話題立刻引發《國家先驅報》、《經濟時報》等主流印媒的關注與深思。印度《國家先驅報》撰文感慨,欺騙自己只是一種民族主義式的消遣,「幾年前我們在探討與中國和美國競爭,但現在我們必須先與孟加拉國競爭。」


相關焦點

  • 印媒:為何印度的飛彈防禦系統改變不了遊戲規則?答案又戳到痛處
    然而,印媒指出,這種飛彈的發展有一個壓倒性的限制,即有效載荷精度的限制。核飛彈是一種區域性武器,而常規飛彈只有在能夠摧毀指定區域內的精確目標,或降落在指定區域時才被認為是有效的。但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加強了對常規飛彈具有精確的打擊能力,該任務從短程擴展到中程,並研製了一種新型飛彈,稱為中程彈道飛彈(IRBM),巡航飛彈也被添加到家族中。
  • 印度美女來中國旅遊,直言中國發展不如印度,連廁所都沒有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化越來越好。
  • 人口比印度還擁擠,髒亂差堪比印度!
    我們知道印度的面積都不到300萬平方公裡,人口幾乎跟我國差不多了,可想而知,印度的人口密度有多大,不過,印度隔壁的孟加拉國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最擁擠的了,它就是一彈丸小國,人口比印度還擁擠,髒亂差堪比印度。孟加拉國位於孟加拉灣恆河三角洲上,國土面積14.75萬平方公裡,比遼寧省大一點,人口高達1.6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100多人。
  • 印度終於要被美國制裁了?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眾所周知,從歐巴馬時代的「重返亞太」戰略開始,美國便進一步加強與印度洋大國印度的聯繫,並且試圖建立穩固的「美印聯盟」。
  • 人口密度最高國家,比印度還可怕,是中國9倍,女人還在生個不停
    要談論人口密度的話,中國和印度總是免不了成為話題對象,因為中國和印度都是一個人口大國,十幾億人口聽著就怪嚇人的。然而同在亞洲的,這個人口密度最高國家卻常常被忽略,比印度還可怕,是中國9倍,女人還在生個不停!
  • 川普訪印不點名暗批中國 英媒: 美印戰略意圖不言自明
    英媒稱,華盛頓正在積極發展與印度的關係,以制衡中國;蓬勃發展的美印夥伴關係與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存在的那種關係類似。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24日報導,正在印度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呼籲印度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金融時報》發表評論稱,雖然川普訪問印度期間,很有可能不會公開提到「C」這個詞。
  • 印度對中國態度大轉彎,印媒呼籲:離美國再遠點!
    美國在進行訪問前,曾主動承認過其真實目的是拉攏印度,蓬佩奧甚至特意提出組建聯盟,但此次印度對中國態度大轉彎。印媒稱在加強與美國的合作關係的同時,印度不應該幹預其與中國的矛盾,同時呼籲離美國再遠點!難道美國這次又白忙活了?  據悉,印媒分析後指出,印度不應該被美國對華制裁所牽連。
  • 孟加拉人口1.6億,比俄羅斯還多三千萬,為何卻幾乎毫無存在感
    比如新加坡,曾被臺灣一些政要嘲笑為「鼻屎大的國家」,可它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就非常強,別說蓋過孟加拉國,就算是拿來和印度相比,恐怕也是不遑多讓,而它所依靠的,就是強大的經濟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其中前者更是主要的。
  • 關注 美媒:北京空氣汙染遠遜於印度 但霧霾時很可怕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美媒稱,儘管北京因可怕的霧霾瀰漫天空而再次成為全球新聞,但看看世界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名單
  • 美媒炒作中國從美對委內瑞拉制裁中「獲利」,外交部回應——
    美媒稱,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將迫使該國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和印度等買家出售能源產品。
  • 頭條 | 印媒對比中印經濟發展現狀自愧不如
    印度「雷迪夫」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預測者們不停地說印度的經濟情況會好轉,但事實並非如此。
  • 孟加拉貧民窟裡的掙扎與絕望
    孟加拉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國民經濟主要依靠傳統農業,人均GDP僅千餘美元,作為印度的鄰邦,孟加拉也擁有大量的鐵路系統,相傳這裡有著和印度一樣的掛火車奇觀
  • 俄羅斯人均GDP落後中國,經濟總量不如廣東,為何還這麼強?
    圖為普京近日,2020年俄羅斯經濟報告新鮮出爐,不僅人均GDP落後於中國,經濟總量甚至還不如廣東,那俄羅斯為何還這麼強
  • 美媒挑撥「中國和孟買大停電有關」,印度網絡執法部門:沒證據
    【環球網報導】美媒挑撥中國「與孟買大停電有關」後,印度新聞網站「The Print」消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網絡執法部門警司1日表示,沒有確鑿證據表明中國黑客破壞了孟買的電力供應
  • 中國發展不可阻擋,英媒卻稱是美國失誤導致,中國自我發展和美國何幹?
    之後英國官媒就揚言中國的發展是美國的失誤導致,這種行為讓人不敢恭維,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英國網站於近日發表文章,稱美國的混亂是中國的機遇。之前美國仗著自己國家經濟和科技都處於世界上一流水平,對中國進行打壓,但是事實上,卻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目前美國國內深陷困境,中國則在這個時候抓住了機遇,實現經濟增長。
  • 【經濟】印度網友——全球城市發展300強:印度無一城市進入前10,被中國主宰
    隨著德裡的投票塵埃落定,德裡兩位最重要的人物今天晚些時候碰面時,也許會對印度首都和其他大都市在世界經濟增長圖表裡慘澹的評級陷入思考。 kuwait) replies to Mirrorthat is becauseassesment was not done by BJP因為是人民黨評估的 Saturn Kasino ()and they sayIndian’sgrowth rate will surpass that of china. hahaha他們還說印度增速會超過中國
  • 印度有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 印媒潑來一盆冷水——
    的文章稱,印度有人發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的論調,這是很不成熟的,這需要印度在國內或國際上找到此類進口的替代來源。文章內容摘編如下:中國的經濟崛起與該國的出口導向型增長相關。正因如此,每當我們與中國發生衝突,都有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倡導此類想法的人認為,我們的抵制行動會在經濟上打擊中國。此類觀點充其量只能說是不成熟的。
  • 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英智庫預言太離譜,連印度網友都看不下去
    日前,英國著名智庫公司發布了一份十分奇葩的報告——這份報告竟稱"印度經濟增速將在今年超越中國"。更好笑的是,這份英國專家撰寫的報告,反而被印度的網友給打了臉,甚至還怒斥其"全是假的"。該報告預測結果顯示,今年的印度經濟將從新冠疫情導致的技術性衰退中"大幅復甦",預計經濟增長幅度可達9.7%,高達全球第一;而中國的經濟增長幅度預計只能達到8.6%,只能退居世界第二。該報告甚至還認為,在未來,印度比中國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為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都在蓬勃發展,這有利於印度吸引外資、推進工業化進程。
  • 印媒調查出爐,印度人太樂觀了
    關注免費訂閱近日,印媒《除了有關中國的調查外,據印媒報導,此次的調查還涉及了莫迪的支持率、對新冠疫情的應對等方面。數據顯示,有66%的印度受訪者認為莫迪應繼續擔任下一任總理;對於莫迪對新冠疫情危機的應對,則有77%的人贊成莫迪的處理方式。不過,對於這份調查顯示的結果,印度網站opindia則援引「資深記者」拉傑迪普·薩德賽的話說「這些數字令人迷惑」。他說,在印度經濟面臨最嚴重危機的時候,在經濟方面顯示出對莫迪政府有利的結果,這令人困惑。
  • 孟加拉行攝記︱被遺忘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