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毒理部近日發布一項研究證實,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手機電磁波是否會致癌?這個話題一直備受討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監督的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透過動物實驗證實,手機電磁波與癌症有關聯,放射的電磁波確實會造成癌症。
雄性老鼠暴露輻射
腦及心臟或長腫瘤
美國國家毒理部近日發布一項研究證實,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研究團隊把一群老鼠,暴露於電磁波的輻射下,其中的雄性老鼠有一定的機率生成腦瘤和心臟腫瘤。不過,研究也發現,雌性老鼠則沒有腫瘤。
這份研究似乎終結了科學界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手機電磁波是否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美國國家毒理部旗下科學家的結論是肯定的。
這項研究中,2,500隻老鼠以組為單位,在為期兩年的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分別接受不同時間間隔的輻射照射。研究人員發現,接受過電磁波照射的老鼠有一定的機率生成腦瘤和心臟腫瘤,而從未接受輻射照射的對照組老鼠,體內完全無腫瘤生成,但後者壽命反而較短。
雌性老鼠無腫瘤情況
不過,研究也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就是該批老鼠之中,雌性老鼠則沒有發現生腫瘤的情況。研究人員表示,關於這一點,雖然是無法解釋,但在毒理學的科研上,某一性別不受影響是很常見的。
在這份研究的附錄中,研究人員指出,「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普及率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很高,對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仍不容小覷」 。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份斥資2,500萬美元、進行多年的研究,是目前科學界在「手機電磁波與致癌關聯」領域中最大型且深入的研究之一。前美國國家毒理部科學家梅爾尼克表示:「人們總愛說使用手機沒有致癌風險,現在是終結這項說法的時候了」。
澳洲研究有不同結論
自1990年代開始,電磁波是否會使人致癌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一些專家希望通過長期研究來證明手機等流動通訊設備並沒有威脅,來平復人們的恐慌。一項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雜誌的研究證明,在澳洲三十年的研究中,手機對腦腫瘤發病率的上升,沒有絲毫影響。
雪梨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近2萬個男性和14,000個女性的年齡和性別對罹患腦瘤的影響之間的聯繫,以及在29年間澳洲的手機使用情況。
研究發現,在1982年到2013年之間,除了70到84歲,其他任何年齡段組腦腫瘤發病率沒有上升。即使70到84歲那個年齡段的人,發病率也要追溯到1982年,那時距離手機使用的普及化還有五年。
另一方面,許多關於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聯繫的研究,都因「研究方法選擇不恰當」或「樣本數過小」等緣故,使可信度常受遭外界質疑。
版權聲明:若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電郵: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編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微信號: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加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