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孩子卻被告知對某某食物過敏,不能喝牛奶、奶酪、奶油,不能吃雞蛋、不能碰小動物、不能採花,甚至連水果都不能吃
一、為什麼會越來越多的人過敏?
兒童過敏的起因可能是新生兒的胃腸道免疫失調以及無法建立正常健康的消化道微生物環境。1989年提出了衛生學假說:
「過敏疾病流行的增加歸因於衛生和生活居住情況的改善,抗生素的使用, 以及家庭規模較小等因素。
以致在幼齡時暴露於有微生物的環境減少了。使從嬰兒期的Th2主導轉換成Th1反應的情況消失。」
而益生菌則已被證實是腸內的有益細菌,可排斥壞菌,也能調節人體免疫能力。人體腸胃內細菌種類可能超過500種,與人類共同演化。
二、從細節識別過敏體質寶寶
皮膚
溼疹主要表現為皮膚表面長出很多紅斑或者小丘疹,有明顯滲出,如果用手撓抓,會使皮膚表面潰爛,皮膚潰爛處會流出黃色液體而結痂。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現在嬰兒的時候頭頂一直有結痂。很多三歲以上蛋白過敏的孩子會出現皮膚過度的角質化變粗,皮膚扎手。皮膚變黑,特別是雙手、膝蓋、脖子,反覆給孩子洗手和洗脖子效果也不明顯。
消化系統
孩子出生以後放屁很多,並且聲音響亮,還經常容易打嗝。有些孩子還會出現生理性腹瀉,主要原因是乳糖不耐受或者動物蛋白過敏。除了腹瀉,便秘也可能是食物過敏的一種表現。
眼結膜
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常常揉鼻子、摳鼻子、打噴嚏、流清鼻涕或者鼻塞。還有小小的年紀就出現黑眼圈,這都和過敏有關。
三、益生菌為什麼能改善過敏體質?
在人類腸道內繁殖且不具致病性,反而對人類健康有所助益的細菌。此類細菌通常為乳酸菌和雙歧桿菌。傳統上這些益生菌早已被證實可改善小孩的一般急性腸胃炎,可降低嚴重度及縮短病程,也可減少因抗生素使用引起之腹瀉以及旅行者腹瀉。
至於它用於過敏疾病的治療及預防則是較新的概念。研究證據顯示,對於嬰幼兒食物過敏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或是腸胃道症狀,益生菌可有效且較快速改善皮膚炎及胃腸發炎的情況。
四、改善過敏的作用機理
當人體內益生菌的數量,遠低於正常值時,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黏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而如果保持人體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充足,即便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五、如何改善過敏體質?
1.減少使用抗生素
事實上,很多情況沒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用益生菌代替抗生素更為正確。必要情況下服用抗生素後兩個小時,也要注意益生菌的補充。
因為抗生素是個「盲目殺手,在殺菌消炎同時,也會殺滅有益菌,補充益生菌有助於恢復腸道菌群平衡,免疫維穩。
2.攝入發酵食品
發酵食品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堪稱最天然的益生菌補充法。比如,乾酪、酒釀、泡菜、醬油、食醋、豆豉、乳腐、黃酒、啤酒、葡萄酒,甚至還可包括臭豆腐和臭冬瓜...等等。
3.平衡作息,充足睡眠
研究顯示,腸道菌群能夠根據人體的休息時間改變,休息更加規律的人,腸道有益菌更多。
4.粗放飲食,減少精細
精加工食品也是引起過敏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加工食品缺乏人體所需各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容易使人肥胖、腸道健康受損。研究證實,過敏體質的人群多攝入粗糧,可以改善腸道健康,防治過敏。
5.主動補充有益菌
益生菌、益生元、微量元素、維生素黃金配伍。所含成分協同作用,主要成分益生菌有效定殖人體腸道,保持腸道菌群平衡,便秘、腹瀉雙向調節,提高人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