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學:「地鐵上,老頭拿傘戳我讓我讓座」的41種描述

2021-02-15 師子堂畫鋪

修辭學的本意是,在法庭上辯護,從中牟利,忽悠大眾。

一篇文章可以把它翻譯成各民族的的語言。但是未必能夠反翻過去。就比如說我們知道事件A。通過描述他,成了文本B。如果我們知道A的前提下,同時閱讀了B。那麼我們知道A和B是一回事。

如果我們在不知道事件A的前提下,只能閱讀到B。那麼我們讀到的信息是有很大問題的。

正如,我國的古典《山海經》,我很願意相信他記敘的沒有問題。只是後人理解錯了,並做了不可挽回的修改。這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的A,只能優先閱讀他的B造成的。

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代的說法。

有一種說法大概意思是說,佛陀去世後,500年之內為正法時代。這個時代裡學習佛學的人,可以接受教義,可以付諸實踐。可以開悟;500年之後,又一個1000年。這一段時間為像法時代。這個時代裡學習佛學的人,可以接受教義,可以付諸實踐。但是開悟就很困難了;像法時代結束後,就開始了末法時代,這個時代裡學習佛學的人,僅僅能聽到教義,往往不付諸實踐,也更難開悟了。

我的理解就是,是因為離釋迦牟尼越來越遠,離事件A越來越遠,所以只能夠閱讀作為經書的B而造成的一種現象的變相說法兒。

下面是正文

相信大家都讀過很多書吧?有沒有試過用各種不同的文風來表述同一件事呢?網友「提督大人與他的餅」最近在他的臉書主頁上開了一個頭,而大家也紛紛跟進!

                                                 

以下就是網友們集體智慧的結晶(註:部分內容有稍許修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羅老師文學:張三下班回家,一個老人拿著雨傘戳張三屁股逼他讓座,但是張三不讓,還動手毆打老人,請問張三夠不夠成犯罪?

29.動物世界:年輕人是一種桀驁不馴的生物,他們通常出沒在地鐵上,來尋覓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座位。在馴服這種生物的時候,往往需要動用一些武力手段。哦,看哪,那是一名老年人,正在嘗試馴服這匹野獸,他手中看似簡單的工具,在這場馴服任務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年輕人暫時離開食物,缺

30.知乎文學:關於老人拿傘戳我和我給老人讓座這個事,我簡單說兩句,至於我的身份,你明白就行,總而言之,這個事呢,現在就是這個情況,具體的呢,大家也都看得到,我因為這個身份上的問題,也得出來說那麼幾句,可能,你聽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意思就是那麼個意思,

31.小學生日記文學:今天放學回家,我坐在公交車的座位上,這時有一個老爺爺走過來,拿著雨傘戳了戳我,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要坐座位了,於是我立馬站起身讓了座,今天又做了一件好事啊!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32.營銷號文學:相信大家都有坐過公交車吧?這不,近日一外國小哥坐車的時候竟然被老人打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之間小哥坐在座位上,對面走過來一個老頭,拿傘打了他一下。好了,本期視頻的內容就是這些,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33.迪士尼文學「噢!親愛的」那個穿著絲綢布料繡著琉璃扣子的老頭兒抓著漂亮的金屬傘柄輕輕碰了碰我華貴的燕尾服下擺「如果你能給我讓座的話」他眨了眨那雙透亮的雙眸「我會讓你獲得祝福的親愛的」

34.西遊記版:老人十分歡喜,拿出傘細看時,原來兩頭是兩個鐵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著箍有有鐫成的一行字,喚做「玄重尺」,重六萬六千六百斤。心中暗喜到:「想必這寶貝如人意!」一邊走,一邊心思口念,手顛著道:「再大些更妙!」拿到外面,好玄尺:傘蓋若車頂,烏鐵長比天地動驚山起,飛瀑闖白練

35.古龍版:老者的手指乾燥而穩定,他那脊背挺得筆直。就像他手中的傘,沒有人看到他出手,但他已經刺到了我,他冷冷地說:我的座位

36.《龍族》風格:外面的雨淅淅瀝瀝,公交車上那個年老得如同活了萬年的龜的老人,眼中閃爍著雄獅捕食時的光芒。他緩緩地吐出幾個字:「年輕人,你不懂。這個座位,是給老年人的。」他手上那把傘,此時在他手裡如同一把明晃晃的刀劍。他用這鋒利的刀劍戳著我,又說:「年輕人,你還不把座位讓出來嗎?」

37.舊約聖經風格:老人帶著雨傘在我面前顯現,我就知道我所做的地方是愛心座位。老人說:「起來!你違反了社會公德,我必用傘將你從愛心座位剪除,你也必站到終點站」於是我就大大地哀嚎,因為老人奪走了我的座位,卻又讓我站到終點站

38.聖經新約式:那時,在公交車上,一個老者對著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若不給我讓座,我必要詛咒你」。說罷,他便將雨傘舉起,祝福了,並刺向我的腳。在那之後,我便再也沒有回到我的座位上去

39.紅樓夢風格:那老嫲嫲見一個人歪在九龍攢珠螭吻椅上,卻著丫鬟的派頭,料想是那個屋裡不長眼的又在得空偷閒兒,便不管何人,破口大罵「好個撒潑得閒的小爛蹄子娼婦,像挺屍一樣躺在那,這位子也是你能碰的?快把你家主子叫來,不然就撕爛你的嘴。」這丫鬟本就抱恙,經這麼一激,當即愧恨交加背過氣去

40.山海經版::"大地之中,有獸焉,多足,分部廣為。內有持杖者,方襲人。」

41.小編文學:大家好,這裡是...愛科技,今天小編想跟大家介紹一個發生在公交車上的有趣的事,這件事呀是關於一個老頭和一個年輕人讓座的事的,那麼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小編也很想知道,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