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網易:娛樂小文青
不知道大家前幾天買年貨的時候發現沒有,到快過年的時候,物價上漲的速度真的是飛快,恨不得一天好幾個價格。但是大家心裡也都有準備,畢竟這已經是常態了,見怪不怪,畢竟要過年了,貴也得買不是。但是縱觀今天的物價,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了。
那個時候,人們都不是很有錢,一個月工資也就四五十塊錢。一頓早飯只需要一毛錢,一塊橡皮可能只要幾分錢。雖說那個時候物資匱乏,生活也不如現在這樣多姿多彩,但是那時候的人們似乎也有更少的煩惱,更多的快樂。那個時候,一家人一個月可能就花幾十塊錢,但是現在,每個月四五千塊錢的工資,可能一個人都不夠花。那麼有人問了,現在的五千月薪在八十年代相當於什麼水平?
想要了解5000元在80年代到底能夠發揮多大作用,等於現在的多少錢,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對比兩個時代同一商品的價格來換算。上世紀80年代,一兩毛錢就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盡的幸福。買10塊或20塊橘子糖就足夠讓孩子們高興好幾天了。對於成年人來說,兩毛錢一碗的麵條也足以吃到撐。
以1985年大米價格為例。當時大米的價格是每斤0.12元,100斤大米只要12元。目前普通大米的價格在3元左右,100斤大米的價格在300元左右。從增長率來看是25倍,好像差得也並不太多。也就是說,5000元的工資只相當於上世紀80年代的200元。
讓我們計算一下其他商品的價格差距。1985年,豬肉價格在1.5元/斤左右,現在漲到了25元/斤左右。在最高峰,甚至接近30元。以25元為例,估計5000元能買到200斤豬肉,1985年200斤豬肉相當於300元。
讓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國民平均收入。1980年,我國職工年平均工資762元,月平均工資63.5元;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90501元,折合人民幣7541元。因此,從勞動力成本的角度看,5000元的月薪相當於上世紀80年代的42.1元。
如果我們看看上世紀80年代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水平,平均工資水平是52-57元。如果以57元為標準,根據《2019年應屆畢業生就業趨勢報告》,2019年應屆畢業生平均招聘工資為5610元,其中本科畢業生平均招聘工資為5909元。如果與目前畢業生就業時的平均工資水平相比,5000元的月薪相當於48.23元。
因此,如果從大學生的就業工資水平和就業收入水平來看,目前5000元的月收入相當於80年代的42-48元,換言之,80年代的勞動力價格是42-48元,相當於現在的5000元。
這麼來看,似乎一切都漲了很多。當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漲價只是相對的。例如,在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非常昂貴,沒有多少家庭買得起。但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臺電視機,電視機的價格也不貴,甚至連一個月的工資都不用花。
近幾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國經濟發展走上了一條「高速路」,成為全球脫貧致富的典範。國家不斷出臺相關經濟扶持政策,幫助人民儘快脫貧致富。因此,從一定角度看,物價上漲不是壞事,而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雖然仍有很多人是為房子和汽車而奮鬥的月光族,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並不在少數。人們開車去看世界,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也比上世紀80年代精彩多了。
雖然大多數人拿到5000元的工資後,仍然感到壓力很大,感覺錢不夠花,但他們享受的和體驗卻是和八十年代完全不同的東西。其實,如果能有計劃地花錢,5000元也可以過上80年代的舒適生活,那麼你覺得5000元一個月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