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生活水平,到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不同。這不免讓很多生活在過去年代的老人,一番感觸,並經常懷念20世紀80年代的生活。在他們看來,那個年代雖比較貧窮,錢賺得不多,且在需要購買什麼東西時,總需要憑票進行購買,但那個年代由於生活水平不高,物價也很低,一個人的收入就能把一家老小都養活。
而現在,生活的成本變高了,幾乎在外面吃一頓快餐,至少都在10元以上,此外生活處處是開銷,從肉價到房價都昂貴,使得那個年代的老人,在高成本生活下,更是不捨得花錢了。不過,現代的工資也漲高了,很多人漸漸能達到了5000元,但卻仍感覺不夠花,難以存下什麼錢,養家餬口的壓力巨大。
對此,很多網友不由好奇,5000元放在80年代,相當於多少錢呢?能不能過上更富足的生活?實際上,這個問題是難以給出固定答案的,根據不同的參照物,答案就大不相同。
首先對比一下豬肉的價格,1985年的時候,一斤肉1.5塊錢,不能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因為這屬於定量供應,每月給多少是有規定的。而之後豬肉的價格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漲了20倍,現在的豬肉價格是一斤30元左右。那麼以豬肉作為參照物,以此推算,5000元放到20世紀80年代,相當於250元。
如果是以大米做參考呢,1985年的大米是1斤0.13元,到了現代,漲了30倍,價格平均1斤是3.94元。以大米作參照物,5000元放到80年代,相當於166元。
再拿房子來看,那時候的房價1000元不到,且房子單位會分配給,而現在的房價有多高,大家是清楚的,小縣城的房子萬元一平方,大城市6萬元到7萬元一平方,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漲個十幾倍是肯定的。
而在80年代,人們的工資是多少呢?那個時候,工人的工資是每月30到40元。如果在工資上,拿5000元放到1985年,換算下來相當於125元到166元。由此可見,那個年代的職工收入普遍是不高的,所以那個年代下海經商的人,如果手裡有個10000元,便是讓人羨慕的「萬元戶」。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多數商品的價格都漲了,不過也許一些人想不到,其實也有一些商品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並沒有怎麼漲價。比如汽車、手機、家電,都是沒有怎麼漲價的。80年代的手機是巨大的,但價格卻超過10000元,現在拿個1000元到2000元,也能買部智慧型手機了。
當年的轎車,在人們眼裡更是天價,像那會1輛桑塔納價格也達到了十幾萬,而現在的最新款桑塔納,只有8萬。
在那個年代,如果哪家有個彩電,那是非常難得的,單位裡要去買彩電也要憑票供應,價格也很貴。而現在的液晶彩電價格並不貴,一臺的價格只需1000元到2000元。
總而言之,如今的5000元如果放到20世紀80年代,按照生活必需品進行衡量,大概換算下來在150元到250元之間。不過這是以生活必需品作為參照物進行推算的,具體還需按照不同的參照來推算,且推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雖然很多人表示懷念過去,但時代發展了終究是好的,畢竟人類總需要進步,那麼人可以偶爾懷念過去,但還需向前看。且如果真的很懷念過去,可以把過去那些樸實的品質,給保留並傳承下去,比如過去人們較為節儉的生活習慣,放在哪個時代都受用,相信能節儉之下,省出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