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 觀察者網 童黎
「在混亂的全球疫情裡,中國展示了『中式自由』。」美媒注意到,新冠疫情顛覆了人們對自由的看法。世界上許多人羨慕中國民眾在疫情期間的「行動自由」,並對其他形式的「自由」產生了懷疑。
「在混亂的全球疫情裡,中國展示了『中式自由』」 報導截圖
在巴黎飛往中國的飛機上,他如釋重負
據美國《紐約時報》1月4日報導,去年10月下旬,當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第二次封城時,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乘坐的飛機正在巴黎機場跑道上滑行。
當天,法國新增近5萬例新冠病例,美國新增近10萬例。
但克拉克如釋重負地嘆了口氣,因為他正飛往中國。中國這天報告了25例新增病例,其中只有一例本土病例。
克拉克是一名商人兼作家,在美國和法國待了九個月後,他回到了中國。這是他自1994年搬到北京以來,離開中國最久的一次。
這次回到中國,克拉克感受到了安全、活力和自由。
「能過上正常生活真是太棒了。」他感嘆道。
文章指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這裡2020年全年報告的新冠病例數不到10萬。而自去年11月初起,美國每日新增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中國現在就像疫情前一樣:餐廳人滿為患,酒店客滿,奢侈品店外排起了長龍。不用通過視頻,人們可以面對面地討論業務或慶祝新年。
而中國將是過去一年中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還有一家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之前預測的提前了5年。
「世界上許多人會羨慕這種最基本的自由形式」
「這場疫情顛覆了許多看法,包括自由的概念。」美媒坦言。
這篇文章裡不缺空氣汙染、疫情起源、「言論自由」等外媒日常抹黑中國的話題,但也酸溜溜地承認中國民眾擁有「四處走動,過正常生活」的自由,而「在疫情肆虐的年份裡,世界上許多人會羨慕這種最基本的自由形式」。
當然,美媒不忘誇張宣稱,中國民眾的行動自由是以犧牲幾乎所有其他形式「自由」為代價的;但又坦言,這場全球危機可能會讓人們對其他形式的「自由」產生懷疑。
例如,有近一半的美國選民支持一位無視科學、未能採取基本防疫措施來保護國家的總統;一些美國人聲稱,無視專家的戴口罩建議是他們的個人權利,但這實際提高了他們自己和別人的感染風險;原本應該供沉默者發聲的網際網路,變成了(美國)專制統治者控制大眾和政治組織傳播錯誤信息的有用工具。
有意思的是,一名加州退休律師一邊對中國政策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一邊在去年10月從舊金山飛來上海,辦過20人規模的商務晚宴,去過酒吧,看過電影,還去深圳考察過一家自動駕駛汽車初創企業。
連《紐約時報》都總結說,他對中國政策的看法「並沒有阻止他享受在中國的時光」。去年11月6日,他還在臉書上曬了一張在上海吃午飯的照片說:「開始想起正常生活的樣子。」
此外,他也注意到,很多中國人對美國疫情形勢感到「困惑」和「難以置信」。
而在上個月,完成隔離的克拉克在北京參加了一場蘇格蘭舞會。風笛手是中國人,因為組織者不能讓蘇格蘭人飛過來表演。
克拉克覺得,中國「有點像迪士尼裡的『明日世界』」,「這裡好像還有西方世界的縮影,但西方世界現在已經停工了。」
他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再次置身人群。「在這裡,我感覺自己活在未來。」克拉克說。
越贊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