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韓國銀行(央行)發布了由世界銀行(WB)以美元統計的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美中日分列前三位。曾經在各種場合發表要「超越中國」言論的印度排名第七位,總量僅約為中國的五分之一。
韓國《亞洲經濟》9日報導稱,在世界銀行發布的GDP排名中,美國的GDP總量以18.5691萬億美元居首,中國則以11.1991萬億美元位居第2位。日本(4.9394萬億美元)、德國(3.4668萬億美元)、英國(2.6189萬億美元)、法國(2.4655萬億美元)、印度(2.2635萬億美元)、義大利(1.85萬億美元)、巴西(1.7962萬億美元)和加拿大(1.5298萬億美元)位居前十。
兩年前,時任印度財政部高官傑揚特·辛哈稱,印度已經準備好從中國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那個時間點上,印度各種「超越中國」的言論大行其道。
他在接受BBC採訪時曾表示:「像印度這樣一個增速可達8%至9%的經濟體,當然擁有堅實的臂膀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撐。」印度總理莫迪當初還在其官邸召見銀行家和億萬富翁,商討如何趁中國經濟放緩之機趕超中國。
然而,兩年後的今天,一切沒有像印度之前設想的一樣,不僅如此,印度的經濟還遭遇雪崩。
據報導,北京時間8月3日,印度綜合PMI指數報告出爐。
印度綜合PMI指數從6月的52.7暴跌至7月的46,創下了2009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核心服務業活動從53.1驟跌至45.9% ,為2013年9月份以來最低,2009年以來次低。(註:PMI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PMI指數50%為經濟榮枯分水線。也就是說50%即為分水嶺,低於50%代表經濟下行。)
印度6月CPI增幅放緩至1.54%,為逾五年低點,這遠遠低於印度央行4%的通脹目標。根據媒體匯總的分析師觀點,至少到2018年底,印度的政策利率都將維持在6%的水平,今年二季度GDP增速或達到6.9%,低於此前7%的預期。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印度2017年第一季度GDP也僅增長6.1%。據路透社,印度6.1%的經濟增長率遠遠低於36位分析師同比增長7.1%的預估中值。反之,分析師預估的增長數據貌似與中國的更為相近,中國2017年第一季度GDP數據增長6.9%,中國經濟「穩」字當頭。根據世界銀行的分析,如果沒有政府支出的影響,印度經濟增長將僅為4.1%。
除此之外,據彭博社消息,目前,印度的信貸增長已跌至25年低點。換言之,過度槓桿化和存在大量呆壞帳問題的銀行已經不願意提供新的貸款。而私人投資受此影響也開始縮水。
一系列的經濟數據表明,印度目前很難邁過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難關,在中印兩國都出現較穩定的市場機制的情況下,中國始終保持著穩定有序、健康的發展態勢。
反觀印度,經濟疲態漸顯,在這種發展情況下,印度離超越中國這一目標漸行漸遠。
☞ 這種貨幣今年累漲264%,價格接近黃金3倍!該入手嗎?
☞ 網上購物習慣刷「白條」,沒及時還錢會不會影響信用?
☞ 199/198/166號段來了!想搶19999999999?你得知道這件事
☞ 不到一個月,這些職稱考試即將開考!關乎你的升職加薪
編輯/王詠倩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