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是美國東部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乃至世界的重要經濟中心。但鮮為人知的是,紐約市的興起卻是與一條名叫伊利的運河密切相關。
運河,是溝通地區或者水區之間的人工水道,可用於航運、灌溉、排澇、供水等,從古代起就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21世紀的今天,面臨航空、鐵路、公路運輸的競爭,運河的航運功能居於下風,但是運河對於區域經濟發展卻仍不可少,美國紐約州的「運河經濟」就是一個證明。
伊利運河
眾所周知,紐約市是美國東部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乃至世界的重要經濟中心。但鮮為人知的是,紐約市的興起卻是與一條名叫伊利的運河密切相關。
伊利運河全長340.7英裡,沿岸經過紐約州各個重要的城市,於1825年正式建成。它連接起紐約市的哈德孫河至布法羅的伊利湖的水路,使得五大湖區的水運與紐約港連通,成為紐約州航運系統的主要水道。
伊利運河兩岸
19世紀初,美國東部經濟開始發展,但是從東部港口城市往西部地區的貨運基本靠牛車馬車走陸路,效率低,但成本卻非常高。
為了適應東部經濟的發展,時任紐約州州長德威特·柯林頓力排眾議,於1817年開始興建運河。而開鑿運河需花費700萬美元,當時的聯邦政府拒絕撥款支持。最終,柯林頓排除萬難,使立法機構通過了該計劃。
1825年,運河投入運營。運河開通後,使得從布法羅到紐約市的運輸成本下降了95%,更讓紐約市成為聯繫東西貿易的重要城市。
商人們也開始穿梭於東西部之間,將西部的農產品通過運河販賣到紐約市,再滿載工業品和物資前往西部。運河經濟蓬勃發展起來,僅在10年之內,伊利運河就償清了開鑿所花費的成本。
伊利運河渡槽
運河經濟的興盛還刺激了紐約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有數據表明,1820年,紐約市人口為12.37萬,到了1860年,則猛增至108萬。不僅如此,在運河開通後,紐約市一舉超越費城、波士頓,成為東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1800年,美國的外來商品大約只有9%通過紐約港進入美國,而到了1860年,這個數字升至62%。紐約的經濟繁榮又促進了華爾街的發展,最終確立了紐約經濟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伊利運河建成後,曾先後遭遇鐵路和公路的挑戰。如今,雖然航運功能已式微,但是伊利運河並沒有隨之衰亡。相反,航運以外的功能得到進一步的開發,比如灌溉、發電、供水等。伊利運河為紐約州的經濟發展提供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更成為紐約經濟增長必不可少的部分。
運河觀光旅遊業是近年來紐約州大力開發運河功能的重要方向。2000年,美國國會將伊利運河列為「國家遺產廊道」名錄之一,進行綜合保護和開發。
伊利運河駁船
來自紐約州有關部門的統計,紐約運河系統旅遊業產值達到3.8億美元,每年僅運河休閒遊艇接待的遊客人數就達到12萬人次。目前,紐約州還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場,他們將中國定為重點推廣的市場,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前來觀光。
紐約州運河公司的主任布萊恩·斯特拉頓表示,伊利運河這一歷史性的水道在歷經近200年後,依然是紐約州的重要經濟支柱。運河在紐約州經濟中的傳統角色得到了極大地拓展。
小編:楊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