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中國上市乳企發布年報的密集期。在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並提出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後,乳製品市場的前景持續被各方面看好,誰將在這一市場執牛耳?一份最新公布的佔有率權威調查數據,或將為人們的觀察提供一個絕佳的視角。被譽為「中國零售市場風向標」的中國商品銷售結果統計於4月2日發布,伊利牢牢佔據了2014年度全國乳製品綜合市場、奶粉市場、冷飲市場、液態奶市場以及兒童奶市場佔有率「五項第一」的交椅。
在當今時代,一家企業能夠持續在一個行業位居領先地位,必須具備領先同行的大戰略、大思維,以及行動力。伊利在乳業市場就是如此。
隨著國家倡導的「網際網路+」的興起,通過深度觸網適應消費升級、滿足消費個性化需求成為了大多數乳企的必然選擇。僅以伊利為例,為了優化消費者的購買體驗,伊利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去年,伊利和騰訊決定彼此在大數據及健康產業、核心營銷資源深度運用等領域開展合作,並就O2O領域的合作展開探討。此外,伊利聯手百度開通國內食品行業、中國乳業第一直達號,推出了伊利企業介紹、參觀工廠報名、乳業相關知識三個服務板塊,讓消費者實時查看產業鏈動態。不僅如此,伊利還和天貓超市開展電子商務領域的深入合作,共同致力快消品電子商務的最新實踐。2014年5月,當伊利產品首次上線天貓超市,短短80分鐘之內,50000箱牛奶被搶購一空。
伊利的「觸網」無疑是中國乳業面臨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選擇縮影,也成為很多中小型乳企效仿、複製的對象。一些乳企甚至簡單地認為,只要緊緊追隨、複製伊利等大型乳企的市場營銷模式,提升產品市場佔有率便水到渠成。然而,細心的人會發現,真正支撐伊利穩居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重要因素,除了介入網際網路方便消費者購買之外,更重要的是伊利對品質的高度重視。而這也是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永恆話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社會公眾之所以對乳業保持高度關注,與其說是對其市場格局的經緯變遷抱有濃厚興趣,不如說是因為乳製品和國人的營養健康密切關聯。
據了解,質量領先始終是伊利的發展戰略。為此,伊利基於多年的行業豐富經驗建立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質量管理體系,以及集團—事業部—工廠三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在此基礎上,伊利更是通過和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等世界質量認證「三巨頭」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升級其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從而為產品品質構建國際化、高標準、嚴監管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正是得益於此,伊利液態奶、奶粉、酸奶、冷飲事業部全部通過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成為中國第一家全線產品通過此全球性食品安全管理標準體系認證的乳品企業。可以說,正是這些在質量管理方面的不懈努力,消費者才不斷增強對伊利的信賴。
對於市場競爭,很多人用「偉大的企業是熬出來的」表達其中的百般滋味。其實,「熬」就是一種高標準、高要求的堅持。一個能穩居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乳品企業,一定是在服務消費者、質量保障、創新引領等多方面堅持不懈、卓有成效的企業。從這個角度看,伊利是中國乳業不斷前進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