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下水道,可參觀的「地下神殿」

2021-02-28 世界城市日

再生水的循環利用

下水處理水的再利用始於1955年的三河島汙水處理廠將處理水供給附近的造紙廠。位於新宿副中心區附近的落合汙水處理廠約80%的處理水實現了再利用。在東京,來自建築物的汙水、雨水、工業汙水、處理過的下水等都被看作是可利用的水資源。東京都的再生水一般用於清洗火車、清掃工廠、衝廁、復活水道、森林的消防及城市消防用水以及濫溉綠化用水等。

下水道系統的熱能和電能

東京都下水道局研究開發了能防止汙水分解物與懸浮物腐蝕,阻塞的熱泵熱交換器系統。小臺汙水處理廠利用汙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發電,作為自身動力,從而減少運行成本。東部汙泥處理廠則利用汙泥焚燒時產生的大量餘熱來發電,產生的電力可滿足焚燒爐動力系統80%~95%的電力,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2004年,東京都下水道局制定了利用水管道高差,在排水口建造微型水電站的方案,並在森崎處理廠實施了微型水電站建造方案。

下水道空間利用

近年來,東京都內的汙水處理廠大都改造為公園式建築,不但改善了汙水處理設施周邊的環境,還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息和娛樂的場所。自1996年6月《下水道法》修訂以來,東京都內的部分下水道管網已用作信息通信網走廊,從而有效地利用了下水道內部空間。

高度介入的汙水排放管理

為了保證排水道的暢通,東京下水道局從汙水排放階段就開始介入。他們規定,一些不溶於水的洗手間垃圾不允許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過垃圾分類系統進行處理。此外,烹飪產生的油汙也不允許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因為油汙除了會造成鄰近的下水道口惡臭外,還會腐蝕排水管道。東京下水道局對此倡導的解決辦法是:用報紙把油汙擦乾淨,再把沾滿油汙的報紙當做可燃垃圾來處理。

雨水的綜合利用

為了綜合利用雨水和減少未處理雨水的排放,東京都修建了許多雨水滲透設施,如入滲池,滲透井等。滲透池和巖石填充的管溝或箱體具有貯留和滲透作用,使得滲透設施既減少了地面徑流又保護了水資源,同時也維護了環境的平衡。

東京都利用公共設施、公園,校園,體育場、各種球場,停車場等合適的場地,修建了大量的雨水貯留設施。近年來為節省寶貴的土地面積,這種雨水貯留池多數建在地下。甚至在住宅樓的地下建造雨水貯留設施,特別是新建築物一般要求設置各自的雨水貯留設施。

相關焦點

  • 日本地下神殿不是下水道.日吹謊言系列五
    (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剖面示意圖)各種吹日本地下神殿下水道的文章中,學歷騙子所謂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的文章流傳甚廣,摘見下文:東京地下排水系統牛的不只是這些地下水庫,他們還建成了全世界最先進的全城地下分洪系統
  • 日本東京下水道,讓人不得不服氣
    1884年,日本第一處近代化的排水設施在東京聖天附近建成。1900年,日本頒布《舊下水道法》,開始鋪設排除生活汙水的排水管。1958年,日本又公布新的《下水道法》,並一直沿用至今。從日本東京的城市下水道系統可以窺見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周密細緻的規劃。
  • 東京下水道「超級工程」對民眾開放,造價200億,被贊「地下宮殿」
    東京下水道「超級工程」對民眾開放,造價200億,被贊「地下宮殿」位於日本東京北郊琦玉縣境內地下50
  • 東京下水道的思考......
    > 日本人以其先進的、足以自誇於世界的土木工程技術在埼玉縣(Saitama)修建了一座宛如奇幻電影場景的暴雨排水系統,以防止颱風季節因為暴雨而可能出現的洪災,守衛日本東京地區,避免受水災侵襲。為了保證排水道的暢通,東京下水道局從汙水排放階段就開始介入。他們規定,一些不溶於水的洗手間垃圾不允許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過垃圾分類系統進行處理。
  •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日本首都圈為何不會淹水?
    反觀我們的近鄰日本,儘管每年日本各地都會因颱風而暴雨成災,卻從不見日本人擔心東京淹大水,難道日本就不會發生城市內澇嗎?其實日本的東京、大阪曾飽受城市內澇之苦。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壯觀而現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統,東京的「地下神殿」就是其代表作,保護日本首都圈不受水災之苦。下面就跟學習菌一起來看看東京的「經典」的排水系統,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啟迪。
  • 東京建了一座神秘「地下神殿」 守護首都圈
    日本東京都會圈地狹人稠,包含東京都和周邊
  • 守護東京的「地下神廟」
    日本建設的一套環保的下水道排水系統,除了用來承擔各種汙水的淨化處理外,還用來應對颱風時期的暴雨排水。日本首都東京面臨東京灣,流經利根川、荒川等幾條大河,隨時面臨洪水內澇的危險。因而,東京投資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耗時14年(1992年—2006年)在位於東京北郊的琦玉縣境內地下50米處建成了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首都圈外圍排水道。
  • 巴黎的下水道:一座現代世界之城的根基
    系統擁有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約2.6萬個下水口,平均每50米就有一個,而且都有鐵製立梯與地面相連。此外還有1300多名專業維護工人應用計算機等技術對下水道進行水量和環境監控。每天有超過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汙水通過這一下水道系統排出市區。 巴黎下水道深達5米至50米不等,管網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基本上都是石頭或磚混結構,十分堅固。
  • 日本下水道內景曝光,再看看中國下水道,網友:沒對比沒傷害
    說到下水道的排水系統,小編就不得不說一說日本的下水道的,前段時間日本的下水道內景曝光,真的是沒對比就沒傷害,看完日本的,再看看中國的,簡直比不了,日本的下水道太強大了,首先看圖片,小編不說,你是不是還以為這是哪個地下宮殿之類的
  • 日本長野縣千曲川地下式汙水廠見聞
    我們在一間作為公開教室的房間裡,聽了技術人員對地下水處理過程通俗易懂的講解。汙水通過全封閉的管道流入反應槽,通過沉澱、微生物反應、再沉澱將水與汙泥分離。分離出來的水經過淨化回流入河川。(顯微鏡下微生物的樣子)在辦公樓的大廳裡,有一個大大的魚缸,活生生地展示著生息在附近河川裡的大大小小的各種魚。工作人員說,它可以讓來到這裡的孩子及住民感受到有一個好的水環境的重要性。
  • 日本下水道讓人欽佩,真的是良心工程!
    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不同於高樓大廈可以一眼看到,下水道不容易被注意。
  •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學者參訪龍門博物館
    J•Besner先生,日本城市地下空間研究所所長粕谷太郎先生,同濟大學教授、博導束昱夫婦,同濟大學教授、博導湯永淨女士到訪龍門博物館,洛陽城市建設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主任陳杰、洛陽市建築學會會長吳全君及洛陽龍門博物館副館長王凌虹陪同參觀。
  • 亡靈帝國|巴黎地下墓穴
    巴黎地下墓穴(Catacombs)建於18世紀末期,位於一座被廢棄的地下採石場,這座採石場的前身是伊索爾墓園(Tombe-Issoire),歷史可追溯至15世紀。第一批被安放在地下墓穴的屍骨,來自於當時巴黎最大的墓地——Les Halles街區的聖嬰公墓(Cimetière des Saints-Innocents),聖嬰公墓於1780年關閉,之後巴黎市區的所有墓地都逐漸將骸骨轉移至地下墓穴,整個搬家工程浩大,直到1860年——也就是霍斯曼大改造時期才結束。
  • 我的世界:天啟無盡幻境神殿最終試煉過關攻略技巧介紹
    要有那個匕首和染血的裙子,獻上去就行神殿出世頹敗的天啟大陸,褪去了繁華。
  • 凌晨4點,下水道冒出1、2、3、4人…瑞麗畹町發現「地鼠」偷渡!
    凌晨4點,下水道冒出1、2、3、4人…瑞麗畹町發現「地鼠」偷渡! 在德宏畹町邊境一線全部完成邊境物防(物理防範,主要作用是阻擋和推遲罪犯作案)設施建設後,過去靠淌水走農田、跨水溝偷越國邊境的方式不再奏效的情況下,最近不法分子盯上了地下蜿蜒曲折
  • 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王國」,住著6000多人,很多人攜帶愛滋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王國」,住著6000多人,很多人攜帶愛滋病毒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如今是個更新換代迅速的時代,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一幢幢一排排代替了之前的磚瓦土房子,各種霓虹燈和各種燈光的疊加效果,晚上望去美好極了。但事情總會有對立的一面,光鮮亮麗的背後少不了骯髒混亂,就連被稱為東方巴黎的羅馬尼亞也不例外。
  • 廚房寶垃圾處理器可接洗碗機直排下水道
    無論是堅硬的骨頭,海鮮殼,蔬菜和水果,還是剩餘的食物,該垃圾處理器都可以將它們研磨成1毫克的細顆粒,然後直接將其衝入下水道而不會堵塞。它是乾淨和安全的。至於為什麼可以如此精細地研磨並始終保持廚房清潔,我不得不談一談廚房寶的專業設計和親密操作。廚房垃圾處理器具有內置的先進獨立防水直流電機。電機動力強勁,轉速高,既省電又防水,並防止失速,極大地保證了該處理器的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