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樂觀,
一點創意,
天災過後留下不只是垃圾與悲情。
看見臺灣 你所知道的臺灣 不知道的臺灣
你們臺灣人真會玩
臺北市南京龍江路口附近的兩個郵筒,不敵蘇迪羅十七級暴風吹襲,一夜之間頭歪腰斜。一瞬間,海峽兩岸的人民震驚了:介個臺轟,斤口怕!▼
蘇迪羅剛前腳剛剛離開臺灣,臺灣人已經開始玩上了,民眾聞訊紛紛前來與趣味郵筒合影留念。DuangDuang Duang 一處新的臺北觀光新地標就此誕生,兩個郵筒還有了官方名字「小紅」和「小綠」。▼
許多民眾紛紛擺出俏皮姿勢搶拍,下午人多的時候還要排隊搶鏡頭,到了深夜還有人陸續趕來拍照。臺北郵局為此還派了兩位郵差,配合民眾擺POSE。▼
網絡上,萌版的小紅和小綠的各種發揮,隨之而來。▼
許多民眾向臺灣「中華郵政」反映,希望可以維持「小紅」和「小綠」的歪腰樣貌。而臺北郵局也順應民意,宣布將維持原貌並加設紀念牌說明,見證天災威力可怕,未來並印製郵票、明信片發行。▼
一點樂觀,一點創意,天災過後留下不只是垃圾與悲情。▼
福建欠臺灣一聲謝謝
65年來擋了不少子彈
據統計,自1949年至2014年間,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生成了385個超強颱風,其中能以「超強颱風」身份登錄中國的有17個。這其中,基本上有3/4的超強颱風去了臺灣。剩下的超強颱風,光顧了海南、浙江、廣東。同在沿海,福建就十分幸運。請注意,這個表上沒有福建的名字。▼
來看這張臺灣「颱風全家福」,可以它們大多經過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這裡的海洋十分溫暖,最適合颱風生長,氣象上稱之為「暖池」。颱風就像是自然界的蒸汽機,能量主要來自水蒸氣凝結釋放出來的熱量,溫暖的海洋能為颱風提供燃料。而且廣袤的海洋相比陸地,對颱風的摩擦損耗很小。所以,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是超強颱風的樂土。這密密麻麻的線頭中最密集的那一塊,就是已經被擋得看不清了的臺灣。▼
福建有臺灣護體,登陸颱風常降兩級
從地理位置上看,登陸福建的颱風很難繞開臺灣。有了臺灣作為護盾,很難有超強颱風登陸福建。中國天氣網有過計算,建國以來先登臺灣再登福建的颱風,在二次登陸時強度會出現明顯衰減,衰減幅度總體在1/3左右。其中,8月份的衰減程度更高一些,達到了37.6%。▼
也就是說,近66年來平均每年臺灣幫福建擋一個颱風,阻擋後颱風強度直降兩級——平均強度從強颱風降到強熱帶風暴。如果把颱風看成是格鬥遊戲選手,超強颱風是五格滿血,強颱風就是四格血,颱風是三格血,強熱帶風暴是兩格血,熱帶風暴是一格血,臺灣基本上能幫福建消耗颱風兩格血。
福建,真的應該好好感謝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