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臺灣人在上海搞垃圾分類回收,為什麼沒人認為他們在作秀?

2021-02-15 紹興市環境衛生管理處

  第一步是要與社區建立聯繫。「一開始我們很擔心被轟出去」,讓林鹹尹欣慰的是,在說明來意後,居委會支持這一行動。選個時間,志工上門向居民作環保宣導,講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及相關方法。  

  之後,就是與居民約定一個資源回收的時間。馬慶仁與寧波路社區定在每月第四個周六,而另一位志工單文娟則是每月20日等在昌平路與陝西北路口。在那天,志工會把場地分為塑膠類與紙類兩個回收區。居民眼中的「塑料」,被志工細分為PET飲料瓶、PE清潔用品、PE保鮮膜、PP速食盒等。即便是一個小小的飲料瓶,瓶身、瓶環、瓶蓋以及塑料包裝,都要分開處理。用單文娟的話說,分得越細,再利用的價值就越高。

  剛開始,小區居民不理解。「一群臺灣人跑到上海搞垃圾分類,是不是在作秀?」更多人疑問,「資源回收不應該是政府的事嗎,你們為什麼這麼積極?」「我們會跟居民解釋,地球是每個人的家,環保是每個人的事」,但林鹹尹認為,取信居民還是要靠自己做出來,無論酷暑嚴寒,還是颳風下雨,資源回收雷打不動。

  馬慶仁還記得上一個回收日7月22日,那天上海溫度超過40度。「我們8點多到了現場,已有居民在等我們了「,不巧的是,那天清運車到下午1點才到。這段時間裡,志工和居委幹部輪流去小區門口等車,到後來都快熱得中暑了。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臺灣的垃圾就像裝了隱形的翅膀,而旅人手中喝空的奶茶罐、鹽酥雞的包裝紙和吃剩的果核有時候甚至要跟著他們一整天,因為連很多街角的食肆和商鋪裡也看不到垃圾桶。臺灣的垃圾都去哪了呢?原來,它們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出現在特定的地點。實際上,臺灣每年大概產出700多萬噸的垃圾,數量並不少。不過回收率高達56.8%。能有這樣的高回收率,就在於垃圾在扔掉之前的分類工作。
  • 【要聞】垃圾不落地、按袋計費……臺灣垃圾分類的標準答卷到底是什麼?
    「臺灣垃圾不落地和按袋計費都成了日常習慣,可在內地為什麼總是水土不服?」朱曉芬問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能源與資源實驗室張家驥博士。 張博士說,好多內地朋友都提過類似問題。在他看來,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臺灣垃圾分類實現了標準化:「資源回收四合一計劃」—— 社區民眾+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回收基金。「標準化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朱曉芬問。
  • 【回收紙大會】嘉賓搶先看: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回顧與展望---楊素娥
    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回顧與展望
  • 垃圾分類「逼瘋」多少人?可回收標識被申請商標,看知產局怎麼說
    垃圾分類,已經先後「逼瘋」了上海人和北京人。
  • 他山之石:臺灣垃圾分類的民間參與(中)
    在民間力量的強力推動下,臺灣從1996年開始探索垃圾「先分類、後處理」的治理之路,推行垃圾減量、資源回收、改善城市清潔、提升垃圾處理設施形象等系列措施。 上期我們刊登了臺灣家庭垃圾完全分類的部分舉措,本期將繼續連載。
  • 桂花園社區垃圾分類搞「創新」,4名專職督導員、垃圾分類服務第三方開展合作
    、社區勸導,幫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工作。據了解,這是西湖區率先專職聘請督導員參與垃圾分類工作,這種日常面對面的引導,讓人覺得既新鮮又通俗易懂。桂花園社區為了使小區生活垃圾減量,提高示範小區居民生活垃圾的分類和投放質量,帶動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搞起了「創新」。
  • 日本垃圾分類是怎麼做的?看完我瑟瑟發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每日英語演講」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鐘自從上海實行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規定以後雖然目前只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這四種分類,但是的的確確逼瘋了上海人。陌生的垃圾分類法規讓上海市民小心翼翼地挑選著即將被丟棄的垃圾,比當初買回時更具有儀式感,但是上海市民也經常被一些不明垃圾搞的手足無措。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很早就開始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法規了,並且跟我們實行的規則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 設立「環保回收日」,他們將垃圾分類教育與公益相結合
    塑料、廢鐵罐、舊書紙、紙皮……詹天佑小學操場上怎麼突然多了幾個廢品回收箱?為教育學生從小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養成環保習慣,11月30日上午,由多寶街黨工委、詹天佑小學、荔灣恆福社、多寶街社工站聯合舉辦的「環保公益新生態,垃圾分類我先行」校園「環保回收日」啟動儀式在詹天佑小學舉行。
  • 年度最佳分類人 Vol.05 | 垃圾分類也有我們家的一份功勞
    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  每天跟我們看著同樣的日出日落  卻在垃圾分類這件事上走在了前頭  他們就是  德立信2020年度  「最佳分類人」  深圳市德立信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運用德立信自研大數據平臺的精確分類投放記錄,在各部門的協同努力下,找到了這五名「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
  •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環境教育,培育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全面推動學校垃圾分類工作,號召全體學生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許昌市毓秀路小學文興校區六年級近期開展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活動。學生們利用假期時間廣泛搜集垃圾分類的相關資料,用自己手中的彩筆,將學到的知識繪製成一張張精美的「垃圾分類」宣傳手抄報,呼籲大家,為環保出力!
  • 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誰更「可怕」?
    不知不覺中,逼瘋無數上海市民的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一周年。 各種細緻的條條框框至今仍讓大家頭疼不已。 暗自垂淚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隔壁日本,這個號稱世界上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 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究竟誰更「可怕」呢? 1. 垃圾的分類
  • 垃圾分類段子大全,4句話教會你垃圾如何分類!
    有的小夥伴已經做夢都在頭疼這事了!上海垃圾分類事件爆火後,網上的段子手全出來了!一個個那是真的秀啊!每天都在被這些人罵,卻又不敢說什麼!蜘蛛俠萬萬沒想到!自己還能靠垃圾分類出道???上海特產了解下:大家記住了嗎?學會垃圾分類,讓我們為美好家園做出一份貢獻!
  • 垃圾分類一時爽,一直分類一直爽!【文末有免費粉絲福利】
    3、上海的垃圾分揀阿姨:你是什麼垃圾?垃圾分類頻上熱搜「你是什麼垃圾?」這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讓大家只能見「圾」行事來咯,來咯,他們真的來咯~全上海第一張責令整改通知書已出真不愧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措施」!
  • 被垃圾分類難倒?看日本這小鎮,垃圾得分45種
    帶殼的海鮮、溼了的紙巾、帶骨頭的肉……爭論幹垃圾和溼垃圾分類成了上海人的社交新方式;喝完奶茶洗洗杯子,點個外賣不要餐具也成了常態。有網友甚至想出了用「豬吃不吃」作為垃圾分類的標準:雖然網絡上和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分類主題的段子博取大家一笑,但是對於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許多人都心知肚明。
  • 致怡小少先隊員的一封信:「垃圾分類」——少先隊員新風尚
    親愛的小怡寶們:從11月份開始南京市開始強制垃圾分類,可能有很多同學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垃圾分類,下面就聽吳老師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吧!對於垃圾我們並不陌生,但是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作用,地球資源有限,我們要學會資源循環利用。回收垃圾,把垃圾分類,這樣做既能減輕環境汙染,也能節約資源。
  • 回收再生資源,倡導垃圾分類新風尚
    為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水平不斷深化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琴川街道聯合蘇州市再生資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二、我國垃圾分類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 乾貨 | 「你是什麼垃圾?」 大溫人民笑了,淡定地告訴你,避*套用後如何垃圾分類!
    小龍蝦是什麼垃圾?老鼠粘是什麼垃圾?大家都是豬骨頭,大棒骨為什麼就是幹垃圾?隨著上海本月初起實行的「史上最嚴垃圾分類」,「你是什麼垃圾?」成了上海人民每天都要面臨的靈魂拷問。萬一放錯了還會面臨50~200的罰款,最嚴重的5萬、10萬、50萬的罰金也不是不可能~知叔心裡默默的心疼上海小夥伴們一秒鐘,但這對於多年住在加拿大的我們,真的早就見怪不怪了!想想剛剛來的時候,做垃圾分類做到晚上做夢都在想今天是不是要清理垃圾了。幹、溼垃圾分不清楚???
  • 【駐外隨筆】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生存技能」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件「大事」,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掌握的「生存技能」。人們搬家之後首先需要搞清楚的便是垃圾如何分類、何時丟棄。東京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垃圾分類,最早只分為可燃垃圾和金屬、玻璃、塑料等再生資源,後來分類越來越細。舉例來說,礦泉水瓶雖然作為再生資源回收,但是一個礦泉水瓶要分成瓶蓋、瓶體和包裝膜三部分來丟棄。
  • 談談日本垃圾分類,真的那麼迷惑?
    今天來講講日本垃圾分類的事情,很多同學在赴日前聽說了分類要「裂開」,畢竟在國內除了上海,各地垃圾分類還沒有完全普及,因此咱赴日留學前先搞搞清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