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紙大會】嘉賓搶先看: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回顧與展望---楊素娥

2021-02-15 廢紙信息網

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回顧與展望

-楊素娥: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顧問

嘉賓介紹:楊素娥,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專長領域:環保法規、環保行政、環保法規稽查實務、環境影響評估、環境教育實務。擔任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稽查大隊大隊長期間獲頒「弼光一等首長政績紀念章」。於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第五科科長任內專責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表現優異,獲選為「2001 年臺灣模範公務人員」。

第三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受邀嘉賓

第三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定於11月7日-9日廈門召開,本屆主題為「新政策、新戰略、新秩序」,預計規模500人,權威專家和典型企業現場分享最新政策和動態。在線報名:請點這裡

11月17日-24日將組織赴日本考察再生資源及垃圾分類,並參加第七屆中日廢紙交流會。諮詢電話:胡佳偉010-59338256/13146185493 

臺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小區內不設垃圾桶、垃圾箱、密閉式清潔站等生活垃圾暫存和中轉設施,居民必須在家裡對垃圾進行粗分類,不分類則會被拒收或被處罰。

有數據顯示,臺北市從1997年到2010年居民垃圾減少了67%,新北市垃圾日排放量從2004年到2010年減少了63.6%。2015年,全臺灣的資源回收率達到55%,而臺北市和新北市的資源回收率分別高達67%和63.5%。臺灣民眾對垃圾分類政策的滿意度達到80%。

這些都表明臺灣的垃圾分類是符合其現狀並被大眾所接受的,而且是比較成功的垃圾分類模式。王石曾在深圳垃圾分類大講堂說過他覺得臺灣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在沒有新增一座垃圾焚燒場的情況下,把現有的垃圾分類做到了極致,讓人感動。

想知道真實的臺灣是如何做到垃圾分類的嗎?快來參加第三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吧

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介紹

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簡稱永發會)成立於2007年, 董事長 陳龍吉 先生服務公職逾40年,為臺灣環保署首任副署長,以環境保護工作為職志,為臺灣環境與經濟永續發展無私奉獻心力,希望利用過去的工作經驗,扮演政府, 民間及兩岸間環保溝通、整合、諮詢的平臺角色。 以降低社會成本,解決產業界面臨的環保困境,提升整體永續發展競爭力

服務與專業:


√ 扮演企業與政府溝通及兩岸交流平臺角色

√ 提供政府、工業界、產業公會及企業有關環保、能源、溫室氣體減量、資源循環再利用等專業技術服務。

√ 結合社會資源,整合有效能的專業團隊,提供環境永續發展相關施政之建言,協助相關工作之推動執行。

相關焦點

  • 【頭條】臺灣環保基金會顧問楊素娥女士發言摘要----第三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嘉賓發言摘要
    臺灣環保基金會顧問楊素娥女士第三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邀請臺灣環保基金會顧問楊素娥女士作精彩發言。楊顧問在演講中談到臺灣廢棄物分類主要為一般廢棄物和事業廢棄物。一般廢棄物由家戶或其他產生源所產生,清理責任由執行機關負責清除處理,但應回收廢棄物由責任業者負責;事業廢棄物由事業所產生,分為有害、一般事業廢棄物,清理責任可由事業單位自行、共同或委託清除處理。臺灣在廢棄物處理方面經歷了棄置、衛生掩埋、焚化、資源回收和資源循環的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
  • 回收再生資源,倡導垃圾分類新風尚
    為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水平不斷深化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琴川街道聯合蘇州市再生資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這三類垃圾要分別送到資源回收車、垃圾車加掛的廚餘回收桶及垃圾車中,如果不按規定分類,將面臨新臺幣1200-6000元的罰款。這是臺灣環保部門為促進資源循環再生,從2005年起開始推動的垃圾強制分類計劃。
  • 這些臺灣人在上海搞垃圾分類回收,為什麼沒人認為他們在作秀?
    選個時間,志工上門向居民作環保宣導,講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及相關方法。    之後,就是與居民約定一個資源回收的時間。馬慶仁與寧波路社區定在每月第四個周六,而另一位志工單文娟則是每月20日等在昌平路與陝西北路口。在那天,志工會把場地分為塑膠類與紙類兩個回收區。居民眼中的「塑料」,被志工細分為PET飲料瓶、PE清潔用品、PE保鮮膜、PP速食盒等。
  • 【要聞】垃圾不落地、按袋計費……臺灣垃圾分類的標準答卷到底是什麼?
    「臺灣垃圾不落地和按袋計費都成了日常習慣,可在內地為什麼總是水土不服?」朱曉芬問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能源與資源實驗室張家驥博士。 張博士說,好多內地朋友都提過類似問題。在他看來,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臺灣垃圾分類實現了標準化:「資源回收四合一計劃」—— 社區民眾+地方政府清潔隊+回收商+回收基金。「標準化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朱曉芬問。
  • 設立「環保回收日」,他們將垃圾分類教育與公益相結合
    塑料、廢鐵罐、舊書紙、紙皮……詹天佑小學操場上怎麼突然多了幾個廢品回收箱?為教育學生從小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養成環保習慣,11月30日上午,由多寶街黨工委、詹天佑小學、荔灣恆福社、多寶街社工站聯合舉辦的「環保公益新生態,垃圾分類我先行」校園「環保回收日」啟動儀式在詹天佑小學舉行。
  • 他山之石:臺灣垃圾分類的民間參與(中)
    導語 臺灣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在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其堅持源頭減量和資源回收的管理理念
  • 菜鳥「綠色回收箱」,讓資源循環更簡單
    全球人口將在2030年達到90億,我們所消耗的資源比地球所能供給的更多。在未來,我們必須以可持續的方式重複利用現有資源。幸運的是,有一種資源是取之不盡的:新。世界各大公司都在開發創新技術,減少資源消耗,並重複利用、循環利用資源。
  • 網際網路+再生資源可回收
    在當前垃圾分類逐漸開始全面推廣的背景下,採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來進入廢品回收領域是比較好的時機,目前科技行業內也確實有一部分企業開始專注於這個領域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二、我國垃圾分類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 梅溪掀起廚餘垃圾智能回收新風尚
    近日,家住安吉縣梅溪鎮白雲社區康馨苑小區的湯中華指著設置在小區中心廣場的廚餘垃圾收集站說,「自從有了這處收集站,不僅小區衛生環境改善了,還能免費換生活用品,現在大家垃圾分類的勁頭可足了!」    在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的佔比非常大,但由於難以分揀和焚燒,在垃圾分類和回收處理中,它又一直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 垃圾分類「逼瘋」多少人?可回收標識被申請商標,看知產局怎麼說
    垃圾分類,已經先後「逼瘋」了上海人和北京人。
  • 生活垃圾大分類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幹垃圾.
    草案對「生活垃圾汙染環境的防治」進行了專章規定。草案提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符合本地實際的分類方式,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實現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
  • 報告發布|深圳率先建立有害垃圾回收體系
    2013年7月1日,深圳成立了全國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職機構——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負責組織推進、檢查指導和監督考核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深圳2015年就出臺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垃圾分類減量的指導和監督管理部門是城管部門,有害垃圾處理的監督管理部門是環保部門;有害垃圾是本市分類標準中的一類,包括廢電池、廢燈管、棄置藥品、廢殺蟲劑、廢油漆、廢日用化學品、廢水銀產品等,單位和個人應當將有害垃圾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交給有害垃圾回收點;並特別規定,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市政路燈照明設施管理單位、
  • 垃圾分類宣傳小知識
    01  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 助力解決垃圾分類源頭問題 新疆首家再生資源兌換超市營業
    12月22日,家住庫爾勒市梨香街道德凌社區紅星廠小區的居民李萬盛來到庫爾勒市紙殼俠再生資源兌換超市
  • 關注 | 城市生活垃圾固體回收燃料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目前SRF主要還是用於焚燒,在歐盟,由生活垃圾製成的SRF量大約為每年1200萬t。SRF作為廉價的可替代能源給能源產業部門帶來持續增長的利潤,很多國家建設了新的MBT廠。在我國SRF焚燒技術主要用於循環流化床鍋爐,由於我國垃圾分類情況差、水分高、組分複雜,循環流化床鍋爐面臨著焚燒不穩定和汙染物超標等問題。
  • 電子垃圾回收的重要意義
    電子垃圾汙染主要是由於電子產品的過期而廢棄引起的廢品汙染。因為在電子產品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隨意地廢棄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汙染。目前電子垃圾汙染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當今隨著電子產品廢棄量的增加他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電子垃圾的危害 電子垃圾不僅量大而且危害嚴重。
  • 美麗鄉村 | 回收磚塊、垃圾分類、除草滅蚊……馬坊村美化村容正當時
    ,回收村民拆除的磚塊,減少村民的經濟損失。回收隊先將磚塊搬運到垃圾清運車上,碼放整齊之後再運往存放地,留到後期修建基礎設施時用。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目前已經回收了約9萬塊磚。在拆除過程中,村民們將不要的舊家具和彩鋼板堆放在房前屋後或宅院裡,嚴重影響村容村貌,於是村裡找來車輛將其運往垃圾回收點進行分類處理。
  • 可回收垃圾桶 讓「分類」變成現實
    這幾天,河北區月牙河街各個社區正在向居民宣傳環保知識,因為街道將要為社區更換可回收垃圾桶,居民可以在家中完成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