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掀起廚餘垃圾智能回收新風尚

2021-02-27 湖州日報安吉新聞

    「也就二十來天,積分就有1000分,這是我剛剛兌換的一袋餐巾紙,蠻好!」近日,家住安吉縣梅溪鎮白雲社區康馨苑小區的湯中華指著設置在小區中心廣場的廚餘垃圾收集站說,「自從有了這處收集站,不僅小區衛生環境改善了,還能免費換生活用品,現在大家垃圾分類的勁頭可足了!」

    在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的佔比非常大,但由於難以分揀和焚燒,在垃圾分類和回收處理中,它又一直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為啃下這塊『硬骨頭』,今年9月,我們引進了智能垃圾分類設備,重點做好廚餘垃圾單獨分類、收運和資源化利用,讓廚餘垃圾成為放對地方的資源。」安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梅溪執法所所長吳珠明說。

    在康馨苑小區的廚餘垃圾收集站,記者看到,兩排貨架上整齊地放置著居民放著的廚餘垃圾回收桶。「我們採取『以桶換桶』的方式,給每戶居民統一發放兩個廚餘垃圾回收桶,居民每天將自家的垃圾桶放在相對應的貨架上,每個垃圾桶上都有一個晶片,晶片內儲存了居民的信息,收集員每天定時進行收集,在智能收集車上對每戶的垃圾桶進行拍照、測評和打分。後臺系統可查詢積分榜,積分可兌換牙膏、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吳珠明介紹道,目前該小區每天收集的廚餘垃圾超過50公斤,都統一運送到鎮裡的廚餘垃圾處理中心,加工成有機肥料。

    據悉,作為一個無物業小區,此前康馨苑的垃圾投放較為粗放。而如今,小區內已撤除了原有的垃圾桶,垃圾分類正在小區內形成一股新風尚。自廚餘垃圾精準回收工作在這裡開展以來,小區70餘戶居民參與率達到了100%。「一開始覺得麻煩,現在只怕自己做得不夠到位!」居民胡秀琴笑著說。「目前,康馨苑、荊灣村、杭垓村等部分村(社區)已經在試點廚餘垃圾智能化回收。」梅溪鎮副鎮長李國鋒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把這項工作推向全鎮26個村(社區),真正實現廚餘垃圾變廢為寶,促進資源綠色再利用。」

相關焦點

  • 動態 小心被罰:下周起廚餘垃圾必須單獨回收
     點擊藍字,訂閱易加導讀從2015年1月1日起,大溫地區所有民宅及餐廳、商業機構、超市等,都必須將廚餘與普通垃圾分開丟棄目前大溫絕大多數獨立屋住戶和部分餐廳、學校、商戶等都已經開始廚餘回收計劃,但從1月1日起,有關廚餘回收的新例將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包括茶包、橘子皮等都必須丟到專門的廚餘回收桶中。
  • 垃圾回收一步到位,廚餘變肥料
    發起團隊Tero發起地區加拿大目標金額70,000CAD籌集金額1,660,390CAD(至今,項目未結束)完全進度2,372%(至今,項目未結束)支持人數3,752(至今,項目未結束)最低價格450CAD上線時間2019/10/15-2019/11/14文/大智垃圾回收大戰如火如荼
  • 生活|各國廚餘垃圾處理一瞥
    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廚餘垃圾處理都是個不小的問題,各國也都想盡各種辦法力求高效地處理廚餘垃圾。廚餘垃圾是美國第二大垃圾來源,但只佔生活垃圾總量的14%。這是由於該國積極推廣使用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機,將垃圾粉碎後排入下水道,然後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再生循環處理。
  • 「吃」垃圾「吐」現金 智能分類垃圾箱亮相天津
    ,為增強廣大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助推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近日,本市薊州區14個社區相繼安裝了智能分類垃圾箱,這種垃圾分類「神器」,不僅外觀漂亮,密封性好,操作簡單,還可以自動稱重和計數,把居民投放的垃圾變成現金。「現在家裡的垃圾全部都分開放,半個多月,已經賣了20多塊錢。」
  • 廚餘垃圾該不該破袋?
    激流原號已陣亡,請關注新號作者︱魯泰賢5月19日的北京某報對廚餘垃圾該不該破袋進行了討論。有個負責的同志解釋說:鼓勵破袋後投放,各區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決定。可是,怕就怕有些社區街道的領導拿著雞毛當令箭,把折騰一方百姓當作自己向上面表功的政績。垃圾分類應該不應該?應該!
  • 廚餘垃圾源頭減量!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亮相「垃圾分類科普展廳」
    近日,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設備作為唯一受邀的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在廣州市海珠區沙園垃圾分類科普展廳精彩亮相。
  • 科普 | 麵包蟲:處理廚餘垃圾的小能手
    大家在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不少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蔓延,並且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體。日本被認為是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好的國家,一般將垃圾分為塑料瓶類,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資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
  • 垃圾發臭苦不堪言?這些有機垃圾回收桶究竟如何使用
    清潔局工作人員在回收有機垃圾。   (市清潔局網站)在微信群裡打聽後,她才知道,大小垃圾桶都是清潔局發放的回收有機垃圾的桶,大的褐色垃圾桶回收食物殘渣、被食物弄髒的紙張、樹葉以及庭院垃圾,小的灰色垃圾桶則專門用來盛放廚餘。  在使用幾天後,Amy梁發現,由於清潔局不是每天來收垃圾,在炎熱的夏天,把剩飯剩菜放在小灰箱子裡,魚骨、肉骨、爛菜葉、爛水果,隔天就臭死了,而且很容易招來蟑螂、螞蟻,她發愁了,到底要不要堅持這麼做呢?
  • 【"我叫ba bi fer"】瀘州首個新標準智能垃圾分類服務站亮相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瀘州首個按照新標準實施的智能垃圾分類服務站日前亮相龍馬潭區宇華豪庭小區
  • 回收再生資源,倡導垃圾分類新風尚
    為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水平不斷深化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琴川街道聯合蘇州市再生資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原 創:|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真正的廚房神器!
    幾乎沒有人喜歡刷碗與收拾垃圾。但是呢?刷碗與收拾垃圾往往卻會佔據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廚餘垃圾又多又噁心,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垃圾分類回收文化堪稱世界第一,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家庭不需要扔廚餘垃圾,就是因為他們擁有的「廚餘垃圾處理機」松下的這款廚餘垃圾處理機番號為MS—N53—S,
  • 熱點聚焦 | 這座生態島一年回收2.6萬公斤廚餘,收穫5316公斤蔬菜!
    經龍林高速迎賓出口拐進輔路,路過一片山林,便看到一座灰白色的建築被一片成畦成行的菜地、水溝包圍著,這便是東莞市首個綜合性回收再利用廚餘垃圾、生活汙水的環保教育示範項目。因其具備了從「廚餘——再生有機肥——蔬菜種植——蔬菜——廚餘」生態良性循環功能,又被稱為「生態島」。從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多來,「生態島」完成廚餘垃圾回收超2.6萬公斤,產出有機肥料達2萬公斤,收穫了5316公斤蔬菜。每天早上9時許,塘廈鎮龍背嶺村民陳葵就會來到村裡定點回收點,用空的廚餘回收桶換下已經收有剩飯、剩菜的廚餘回收桶,然後將收有廚餘的回收桶搬到手拉車上,拉回生態島。
  • 廚餘垃圾處理何去何從?
    1.打好開頭基礎走好廚餘垃圾處理第一步,奠定廚餘垃圾處理的基本工藝、建設運營模式和基本價格,為廚餘垃圾處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等於成功一半。廚餘垃圾處理應走規模適中、流程簡短、價格低廉的道路,但我們看到,有些城市的廚餘垃圾處理走上了歪路:規模奇大,流程奇長,價格奇高。
  • 餐飲廚餘處理機解決廚餘垃圾問題
    隨著餐廚垃圾影響城市環境的問題出現,各地市政府部門面臨著沉重的壓力,也是在這個時候,就引進了先進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並依據國內餐廚垃圾的特點進行改進
  • 桂花園社區垃圾分類搞「創新」,4名專職督導員、垃圾分類服務第三方開展合作
    「酒瓶、調料瓶要放在可回收垃圾的箱子裡」、「扔的綠葉菜、罐頭和水果屬於溼垃圾,投放前應儘量瀝乾」……桂花園社區紫金庭院內4名身穿螢光綠小馬甲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正在配合街道
  • 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以後扔垃圾也要計量收費了!深圳擬推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中佔比高,同時也是導致收運過程「跑冒滴漏」以及焚燒過程汙染控制技術要求高的主要原因。若能將廚餘垃圾單獨分類,除了極大改善上述問題,還能大幅減少需要焚燒、填埋的垃圾量,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質資源化、能源化水平。據了解,正在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條例》在現有的八大分類基礎上,增加了廚餘垃圾分類的要求。同時,市城管局正規劃建設廚餘垃圾中段乾濕分離設施,並配套建設大型廚餘垃圾末端處理設施,提高廚餘垃圾處理能力。
  • 我市垃圾分類又有新進展 分類垃圾桶亮相街頭
    2020年10月11日,市環衛服務中心在市區東西平行路、九陽路等20餘條主次街道投放垃圾分類收集桶1000餘個,共設置160餘處垃圾分類收集點,置換以前擺放的單一綠皮垃圾桶,標誌著我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又有了新進展。
  • 【垃圾分類】珠海首個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在橫琴啟用! 率先打造「兩網融合」垃圾分類處理模式
    在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理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橫琴新區先後探索了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有害垃圾及廚餘垃圾的專項分流處理模式。其中,針對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2020年11月建成橫琴新區第一座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及宣教基地。
  • 垃圾能發電!每天千噸廚餘在這裡「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