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該不該破袋?

2021-02-23 激流1921

激流原號已陣亡,請關注新號

作者︱魯泰賢

5月19日的北京某報對廚餘垃圾該不該破袋進行了討論。有個負責的同志解釋說:鼓勵破袋後投放,各區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決定。可是,怕就怕有些社區街道的領導拿著雞毛當令箭,把折騰一方百姓當作自己向上面表功的政績。

垃圾分類應該不應該?應該!但是有必要分得這麼瑣碎嗎?過去多少年,我們雖然沒有明確垃圾分類,但垃圾桶裡的可回收物一轉眼就能被拾荒者、大爺大媽們撿走。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實際上早就被這些人自動「分類」了。

推行垃圾分類,加上一個「有害垃圾」是沒問題的,特殊的物質特殊處理,讓其對生態無害。但單列出一個廚餘垃圾,這就有些折騰人了,步子也邁得太大。

與其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去搗鼓垃圾分類,不如補補短板,讓那些滿地扔垃圾、從樓上扔垃圾的人改改自己的陋習,學會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走完這一步,再去分類。

還有這廚餘垃圾破袋,就特讓人來氣。一家人,花了那麼多精力小心翼翼地分好類,該那類垃圾扔進哪類垃圾桶裡,結果最後這廚餘垃圾,本身就有味兒,有的還流湯兒,一個人兩隻手,你告訴我怎麼破袋?萬一破袋破的不是地方,最後還得滋一身泔水。有的小區,一個垃圾桶對著好幾個樓,家家都破袋,這廚餘垃圾桶豈不是成了泔水桶了?那天來個狂風驟雨,垃圾桶旁這一片味道可就太刺激了……

為了打消顧慮,報紙還給大家出主意,說可以先瀝乾水分,並舉了個例子,說可以把泡麵湯倒掉,然後把麵條倒進廚餘垃圾桶裡……這就是缺乏生活常識了吧?一碗方便麵,吃得差不多了剩那麼幾根面,直接跟著麵湯倒茅坑裡衝了不就完了?

即便是剩飯剩菜,你把菜湯兒倒走了,油脂還掛在菜上,有些瓜果蔬菜還富含水分,隔著塑膠袋都味兒,何況是倒進泔水桶裡漚著呢?

報紙裡還說,讓大家破袋是垃圾處理設備的原因,不破袋影響處理效果。可俗話說,科技以人為本,怎麼放在廚餘垃圾處理上面卻反過來,人得拿科技設備當祖宗供著了?設備在設計定稿建造之前的研究論證階段究竟考慮沒考慮過廚餘垃圾破袋造成的二次汙染以及公共衛生隱患?

垃圾處理本質上是面向廣大民眾的公共服務,結果變成了廣大民眾為了垃圾處理設備的設計缺陷,不得不忍受著餿臭味並冒著被滋一身泔水的風險反過來給廚餘垃圾破袋。

小區裡,尤其是廚餘垃圾桶周邊,今後將常年瀰漫著餿臭味道,大家每天倒垃圾的時候,也不得不忍受這樣的餿臭味道。或許未來有一天,這股餿臭被哪個能拍板兒管事兒且有良心的聞到才能作罷。

什麼事兒,都得咱們遷就他們,他們就從來不遷就咱們!

哎……疫情還沒完呢,還淨出么蛾子。

相關焦點

  • 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要破袋?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扔垃圾時要破袋?連日來,北京日報記者在採訪垃圾分類時發現,不少市民仍未養成「裸投」(將廚餘垃圾倒進桶內,隨後將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的習慣。究其原因,不少市民認為,「圖方便,我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應當可以和廚餘一起降解吧?」事實果真如此嗎?
  • 明年1月1日起,寧波停止免費發放廚餘垃圾袋!
    啟動世行貸款垃圾分類項目以來,為鼓勵市民踐行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市政府運用項目資金集中採購,按照實施區域每戶家庭每天1隻的標準,配發廚餘垃圾專用袋,至今已經連續分發了7年。這隻印有二維碼的垃圾袋,在過去7年多裡,不僅為市民提供盛裝垃圾的功能,還起到溯源分類質量的作用,由於每隻垃圾袋上的二維碼關聯了住戶信息,督導員可以通過開袋掃碼,記錄對應家庭的分類質量。
  • 垃圾能發電!每天千噸廚餘在這裡「變廢為寶」
  • 打工已經足夠辛苦,別再為廚餘垃圾燒腦了!
    每頓飯後,水槽裡總是積滿了垃圾,比如小骨頭、雞骨頭、魚頭、魚骨、蛋殼、玉米棒芯、果皮果核、菜葉菜梗、咖啡渣、堅果殼、茶梗、殘羹剩飯等等,然後丟進垃圾桶裡,還要總是擔心食物垃圾會不會在垃圾桶裡發酵變臭..會不會有小強!!!!一日三餐,垃圾袋總能裝的滿滿的~擰垃圾袋下樓,袋子破了,髒水掉一地。想哭,有木有!
  • 餐飲廚餘處理機解決廚餘垃圾問題
    隨著餐廚垃圾影響城市環境的問題出現,各地市政府部門面臨著沉重的壓力,也是在這個時候,就引進了先進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並依據國內餐廚垃圾的特點進行改進
  • 廚餘垃圾處理何去何從?
    1.打好開頭基礎走好廚餘垃圾處理第一步,奠定廚餘垃圾處理的基本工藝、建設運營模式和基本價格,為廚餘垃圾處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等於成功一半。廚餘垃圾處理應走規模適中、流程簡短、價格低廉的道路,但我們看到,有些城市的廚餘垃圾處理走上了歪路:規模奇大,流程奇長,價格奇高。
  • 垃圾發電|廣東廣州餐廚垃圾處理廠「吞食」廚餘垃圾 一年發電近億度
    廣州不僅盯著市場、廚房和餐桌,就連被拋進垃圾桶的廚餘也沒有輕易放過:研發非常具有創意的轉化技術,將廚餘轉化為電能、肥料、生物蛋白,不僅為減少廣州生活垃圾成分佔比超過50%的有機物出力,還把無法「入口」的廚餘轉化成為有用的資源或能源……一臺臺綠色的廚餘垃圾專用運輸車,行駛在廣州市黃埔區福山地區的山路上。
  • 梅溪掀起廚餘垃圾智能回收新風尚
    近日,家住安吉縣梅溪鎮白雲社區康馨苑小區的湯中華指著設置在小區中心廣場的廚餘垃圾收集站說,「自從有了這處收集站,不僅小區衛生環境改善了,還能免費換生活用品,現在大家垃圾分類的勁頭可足了!」    在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的佔比非常大,但由於難以分揀和焚燒,在垃圾分類和回收處理中,它又一直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 【神奇】這個百寶箱能夠處理廚餘垃圾
    只見後勤張大伯將銀色桶內的廚餘垃圾倒入專用泔水桶內,此泔水桶底部有一根導管,用於瀝乾廚餘垃圾的水份。只見升降臺緩緩上升,輕而易舉地託起沉重的綠色泔水桶,將裡面的廚餘垃圾全部倒入垃圾處理機器內,絲毫不費力哦~~
  • 科普 | 麵包蟲:處理廚餘垃圾的小能手
    大家在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不少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蔓延,並且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體。日本被認為是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好的國家,一般將垃圾分為塑料瓶類,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資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
  • 一文了解這三個垃圾分類問題
    很多人有疑問,扔廚餘垃圾,能不能把塑膠袋一起扔進去,還是要破袋以後,分開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常紀文:關於廚餘垃圾要不要破袋的問題,爭論是比較激烈的。譬如說在上海和北京是要求破袋,就有利於管理人員發現垃圾是否進行分類,特別是廚餘垃圾是否進行充分的分類。如果要求破袋,廚餘垃圾桶肯定是要受到汙染的。
  • 廚餘垃圾源頭減量!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亮相「垃圾分類科普展廳」
    近日,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設備作為唯一受邀的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在廣州市海珠區沙園垃圾分類科普展廳精彩亮相。
  • 以後扔垃圾也要計量收費了!深圳擬推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近日市城管部門透露深圳市擬立法推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建立生活垃圾
  • 生活|各國廚餘垃圾處理一瞥
    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廚餘垃圾處理都是個不小的問題,各國也都想盡各種辦法力求高效地處理廚餘垃圾。廚餘垃圾是美國第二大垃圾來源,但只佔生活垃圾總量的14%。這是由於該國積極推廣使用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機,將垃圾粉碎後排入下水道,然後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再生循環處理。
  • 動態 小心被罰:下周起廚餘垃圾必須單獨回收
     點擊藍字,訂閱易加導讀從2015年1月1日起,大溫地區所有民宅及餐廳、商業機構、超市等,都必須將廚餘與普通垃圾分開丟棄目前大溫絕大多數獨立屋住戶和部分餐廳、學校、商戶等都已經開始廚餘回收計劃,但從1月1日起,有關廚餘回收的新例將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包括茶包、橘子皮等都必須丟到專門的廚餘回收桶中。
  • 將廚餘垃圾變成燃料&肥料的環保神器! 以色列黑科技
    這樣一來,以往只能統統扔掉的廚餘垃圾和生活廢品,都能變廢為寶,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HomeBiogas裝置能夠將有機廢棄物轉化成沼氣,烹飪時可保證2至4個小時的燃氣供應。除沼氣外,HomeBiogas裝置每天也會產出5至8升的有機液體肥料。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數據顯示,需進行填埋處理的固體廢棄物中,數廚餘垃圾最多,並且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居民所丟棄的。
  • 海洋塑料回收瓶、可降解垃圾袋,「地球日」我們在行動!
    洗滌劑液可降解,不傷手,可用於清潔餐具,廚具,奶瓶,酒杯,果蔬等。原價:49元/瓶地球日特惠:39元/瓶優惠時間:4.20~4.2302這款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原料來源於玉米、木薯、澱粉等,它在自然環境(廚餘果殼)中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並最終分解成為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等。
  • 垃圾分類的十二時辰
    在忙碌的清晨,有條不紊地歸類各種產生的垃圾,讓店鋪隨時整潔、有序。-▼-▼ 07:00—09:00  辰時 市民開始垃圾分類的一天 大部分居民起床,開始新的一天。居民們拎著幾袋分類好的垃圾,走出家門,正確投遞在對應的垃圾桶中,準備迎接一天的工作與生活。
  • 深圳將探索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市城管局透露,深圳正在探索垃圾分類「深圳特色之路」,全市約3500個小區中,30%為樓層無桶小區,這些小區將計劃在今年底完成垃圾分類點樓下集中設置。同時深圳正在推進立法,研究全面推行樓層撤桶,實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分類。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垃圾圍城、環境「變味」等現狀成為我市急需解決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