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扔垃圾也要計量收費了!深圳擬推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2021-02-15 創新南山

近日市城管部門透露

深圳市擬立法推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建立生活垃圾按質計價、按量收費制度

以此推動垃圾分類和減量

這意味著

市民未來可能要為扔垃圾付費

「垃圾圍城」是許多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和人口高度聚集過程中遇到過的或正在面對的共性問題。過去10多年間,深圳每年的垃圾產生量以6%左右的速度增加,目前年產生垃圾量已超過700萬噸。

15日下午,肖幼美、鄭學定等10多位市人大代表就「垃圾減量分類和無害化處理」約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深圳市城管局透露將起草《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條例》,結合具體實踐研究論證「隨袋徵收」等方式,按「產生者付費」的原則,建立生活垃圾按質計價、按量收費制度,鼓勵、引導市民源頭減量、分類投放。


廚餘垃圾在生活垃圾中佔比高,同時也是導致收運過程「跑冒滴漏」以及焚燒過程汙染控制技術要求高的主要原因。若能將廚餘垃圾單獨分類,除了極大改善上述問題,還能大幅減少需要焚燒、填埋的垃圾量,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質資源化、能源化水平。

據了解,正在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條例》在現有的八大分類基礎上,增加了廚餘垃圾分類的要求。同時,市城管局正規劃建設廚餘垃圾中段乾濕分離設施,並配套建設大型廚餘垃圾末端處理設施,提高廚餘垃圾處理能力。

由於住宅區樓層設桶不利於垃圾分類投放的監管,目前深圳已實施了小區垃圾分類1.0版和2.0版。1.0版是指分類設施已進入小區,同時在小區定期開展資源回收日等活動。2.0版即是分類投放點在樓下集中設置,除此之外再無垃圾桶;每天垃圾投放的尖峰時段,有志願者在現場督導。

未來深圳還將全面推行樓層撤桶,為每個投放點配備小型洗手池,開展家庭廚餘垃圾的分類回收,同時在各分類投放點配備無線監控。

近年來,深圳市對垃圾處理的投入有三個方面的改變:

一是從前端處理到後端治理延伸,比如,針對下坪垃圾填埋場,今年投入了2.5億多資金,對滲濾液進行專門的處理。

二是加強監管投入,加強對生活垃圾的轉運和綜合監管平臺建設,採用視頻監控技術對垃圾轉運站和垃圾處理廠進行實時控制。

三是對生活垃圾的智能收集系統進行試點,例如在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投資6000多萬,建立垃圾中央收集站智能控制系統和負壓收集管道。

深圳是我國最早推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之一,從2000年深圳列入我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起至今已18年,可是垃圾分類推行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據了解,正在制定中的垃圾分類條例擬規定,市民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物業公司有指導監督的責任,對這類行為可勸告、制止,拒不改正的可拒絕其投放垃圾或移交給區主管部門處理。區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必須在24小時內處理,甚至進行罰款。如果市民還不配合,主管部門還可以結合誠信體系,聯合相關部門,設立黑名單,也就是不進行垃圾分類,可能連火車票、飛機票都買不了。

內容來源:深圳發布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本條微信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深圳卷」擬出爐:探索生活垃圾費「隨袋收費」
    近日,深圳啟動了「垃圾分類」立法審議,其中,關於「隨袋收費」的內容被很多人解讀為必須購買指定的垃圾袋,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近日提請審議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中明確規定,今後,生活垃圾處理或將實施「誰產生誰付費和差別化收費」,逐步建立計量收費、分類計價的收費制度
  • 深圳將探索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
    市城管局透露,深圳正在探索垃圾分類「深圳特色之路」,全市約3500個小區中,30%為樓層無桶小區,這些小區將計劃在今年底完成垃圾分類點樓下集中設置。同時深圳正在推進立法,研究全面推行樓層撤桶,實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從源頭實現垃圾減量分類。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垃圾圍城、環境「變味」等現狀成為我市急需解決的環境問題。
  • 卡城擬推出新的垃圾收費計劃!垃圾要按量收費,垃圾桶尺寸可選了?!
    垃圾按量收費,你覺得合適嗎?這周三,公共事業和企業服務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建議,制定一個名叫pay-as-you-throw的計劃,按照黑色垃圾桶的尺寸來收費!目前是「均碼」的,但以後未必是了。此前,關於黑色垃圾桶的尺寸已經有提議,將設置三種尺寸:120升、240升、360升,供居民選擇。此外,居民也可以偶爾將垃圾裝在袋中,貼上標籤,放在黑色垃圾桶外。 新的提議將在明年提交給市議會,如果獲得批准,2020年就會開始實施!
  • 城市垃圾分類何以成功?看看臺北就知道了 | 望穿的淨城君
    早在上世紀末的臺北,就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所謂「垃圾不落地」,是指取消居民小區的垃圾桶,由臺北垃圾車定時定點回收垃圾。臺北垃圾車分資源回收車、廚餘回收車、一般垃圾車等,由環境部門運營。居民在家要事先做好垃圾的分類,再進行垃圾投放。若居民錯過了垃圾回收時間,他們會將易腐爛垃圾存放在冰箱,等待下一次的收運。
  •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要破袋?
    可降解垃圾袋是不是不用破袋?為什麼扔垃圾時要破袋?連日來,北京日報記者在採訪垃圾分類時發現,不少市民仍未養成「裸投」(將廚餘垃圾倒進桶內,隨後將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桶內)的習慣。究其原因,不少市民認為,「圖方便,我使用的是可降解塑膠袋,應當可以和廚餘一起降解吧?」事實果真如此嗎?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每天,響亮的電子音樂都會在社區周邊數次響起,提醒居民把已分好類的垃圾放上垃圾車。垃圾帶出家門前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資源、廚餘與一般垃圾等三類。資源垃圾主要包含廢紙、廢鐵鋁和玻璃容器、廢電池、廢燈管等,廚餘垃圾主要指生、熟食物、殘渣以及有機性廢棄物,其餘則為一般垃圾。
  • 廚餘垃圾該不該破袋?
    激流原號已陣亡,請關注新號作者︱魯泰賢5月19日的北京某報對廚餘垃圾該不該破袋進行了討論。有個負責的同志解釋說:鼓勵破袋後投放,各區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決定。可是,怕就怕有些社區街道的領導拿著雞毛當令箭,把折騰一方百姓當作自己向上面表功的政績。垃圾分類應該不應該?應該!
  • 【新時代文明實踐】垃圾分類我先行 (二) | 李佳鴻:使用三色垃圾袋,進行二次分揀
    自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推行以來,垃圾分類成了社區工作的重點內容,富華家園社區更是開展了多個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暑期活動。8月11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了「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7天『益』起來」打卡啟動儀式。
  • 垃圾分類終於輪到北京!這樣扔垃圾,擬罰200元……
    北京生活垃圾擬分4種個人不分類投放擬罰200元飯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 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雙北垃圾袋新制 5月1日互收上路
    雙北垃圾袋自5月起互收,4月底前購買的新北專用垃圾袋,或在超市商場、量販店、購買的環保兩用袋,除非出現非人為破損,5月1日後不可退費。    到4月底仍用該市專用袋    新北市環保局強調,新制在5月1日實施,在此之前兩市垃圾袋並不互通,民眾仍須使用該市專用垃圾袋,以免遭罰。
  • 【意·提醒】羅馬出嚴厲垃圾新規!亂扔口罩將重罰,垃圾袋也有要求!
    新規不僅要求需使用透明塑膠袋裝垃圾,同時還將對亂扔菸頭、口罩等進行重罰。義大利Romatoday網站消息,疫情之下,羅馬街頭常能看見被隨地扔在路邊的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垃圾。對此,羅馬市環境委員會在新規中增加了多項垃圾處理規定,並大大提升亂扔垃圾的懲處力度。
  • 來了,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近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官網掛出《昆明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暫行(徵求意見稿)》提出擬逐步在昆明市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雖然每天都有專人對垃圾進行清理,但因為沒有進行分類,生活垃圾較多的時候依然會影響小區的環境衛生。市民:「就隨便亂扔,沒分類就直接扔垃圾桶裡,也給我們生活帶來不方便,就比如扔一地環境也造成汙染。」而在另外一些小區,雖然已經擺放了分類垃圾桶,但依然有住戶習慣性地將垃圾一股腦倒進垃圾房裡。
  • 垃圾分類-在韓國如何區分一般垃圾和食物垃圾
    首先要記住只有乾淨的包裝材才能被回收利用。塑膠包裝,玻璃瓶等要把內外都擦乾淨以後再扔到回收區。泡沫塑料和包水果的泡沫網,塑料膜和塑膠袋如果是乾淨的,也可以回收利用哦。中秋節收到的與肉類和魚類,牛腿骨等附帶的保鮮冰袋要怎麼處理呢?保鮮冰袋分為2種,一種是注水冰袋,這時候將水倒掉,扔掉塑膠袋即可;另一種是凝膠冰袋,這種冰袋無法回收利用,歸為一般垃圾。如果把凝膠直接掉到水槽,會導致水槽被堵,一定要直接扔到一般垃圾回收區。
  • 他們在扔垃圾,他們在撿垃圾
    2月16日,年初五,市民沈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吐槽:「過年去刷個清明山,沒想到滿地都是遊人扔的垃圾!
  • 日本生活垃圾怎麼扔?日本垃圾分類小常識
    ●可燃垃圾垃圾丟棄方法放入指定的垃圾袋丟棄●塑料制容器包裝有普拉標誌的乾淨的空塑料瓶,不好判斷判時,請放在「可燃垃圾」處。將塑料垃圾放入透明或半透明袋子內,放到指定的垃圾點。垃圾丟棄方法放入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膠袋
  • 「你是什麼垃圾?」 這些國家也在經歷這場「靈魂拷問」
    在瑞典,政府先是把垃圾分類的概念引入學校,孩子們學會了再回家教給大人。在日本,由於垃圾分類規則十分繁瑣,且各地區有細微差別,兒童自懂事起就由父母開設「垃圾分類小課堂」,各地區每年還會發放垃圾分類指南,上面詳細說明如何分類、投放垃圾的時間以及注意事項等。在部分國家,如果你不想生活在垃圾堆裡,可能還得扔對日子。
  • 【政策法規】第六期: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垃圾處理的處罰辦法
    第三十二條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人對責任區內的垃圾、糞便應當及時清運,依照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違反規定的,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不足一噸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超過一噸處以每噸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 背心垃圾袋的尺寸怎麼算的
    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背心垃圾袋的那兩個「背帶」與垃圾袋是一個整體,一般廠家都會把背帶的尺寸算進去。一般,背心垃圾袋都會做折邊,按扎包裝的有,按卷包裝的也有。
  • 日本清潔公司員工收垃圾看出貧富差距,原來有錢人常扔這些垃圾......
    近日有家日本清潔公司人員爆料了一則消息,他說日本家庭是不是很有錢,生活水準高不高可以從他們扔的垃圾裡看出來,竟然還有這種操作?身為日本搞笑藝人同時也在清潔公司上班的瀧澤秀一最近就發表了一篇收垃圾的心得報告,他看出垃圾內容跟每一家的社會階層有很大的關係,聽起來就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