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解決垃圾分類源頭問題 新疆首家再生資源兌換超市營業

2021-02-19 言江

12月22日,家住庫爾勒市梨香街道德凌社區紅星廠小區的居民李萬盛來到庫爾勒市紙殼俠再生資源兌換超市,用廢舊紙箱兌換了一瓶醬油,「我的積分卡上攢了不少積分。要兌換商品,還可通過網上一鍵下單或者打電話,有專人上門回收。」

用廢紙箱換醬油、用可樂瓶換可樂、用廢鐵換大米……在這家開張營業不久的超市裡,不起眼的廢舊物品,只要達到可回收再利用的標準,都可以拿來兌換商品,實現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這也是全疆首家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兌換超市。

「超市佔地180平方米,有1000多種商品。這裡可以用廢品買東西,比如塑料瓶、廢紙箱、廢舊家電等可兌換米麵糧油、可樂、紙巾等,售貨價格比市場價低5%。」新疆紙殼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江濤說,該超市是「網際網路+社區經濟+再生資源」為一體的線上線下兌換超市,「廢舊物品還可實行積分制,一般是一塊錢一分,居民用攢的積分可兌換大額商品,也可當場兌換相應價值的商品。比如,40公斤紙箱能兌換一袋大米。」

該超市還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和手機軟體,為商場、超市、寫字樓、學校、醫院、電商、社區等地提供專業化的再生資源上門回收和處理服務,實現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

庫爾勒市梨香街道德凌社區第一書記熊小沁說:「有了兌換超市,小區環境好了,還消除了樓道內堆放廢品產生的消防隱患。」兌換超市日用品的營銷方式,提高了群眾參與城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積極性,助力解決垃圾分類的源頭問題,提升再生資源的回收率。

目前,已有近2000名居民用廢品兌換商品2000餘件,回收垃圾20餘噸。

「明年,公司計劃在庫爾勒市更多大型社區布局再生資源兌換超市,並逐步將此模式複製到全疆各地,進一步助力垃圾分類,提升新疆城市再生資源利用率。」吳江濤說。

相關焦點

  • 回收再生資源,倡導垃圾分類新風尚
    為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水平不斷深化垃圾分類工作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琴川街道聯合蘇州市再生資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四色環保垃圾袋上市|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型環保塑膠袋,它與垃圾分類顏色相匹配,有四種不同的顏色,袋上還配有分類標識和分類說明
  • 地市 | 齊齊哈爾「網上積分換零錢」助力垃圾分類
    周末兩天,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方興新村小區的劉大媽又從家裡收拾出來廢舊報紙、過季衣物,整理好後,用手機掃描小區裡的智能生活垃圾分類箱上的「垃圾分類個人識別碼」,按標識投放到相應的垃圾箱裡。劉大媽將在3天之後收到垃圾兌換的積分信息,積分可兌換成手機支付的零錢使用——這是齊齊哈爾市從去年9月開始的「網際網路+再生資源回收」方式的一個具體呈現。
  • 新區平房片區企業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日前,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研發生產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據悉,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垃圾分類減量,紅領巾在行動
    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減量」主題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踐行垃圾分類減量的吧
  • 湖城首家!這個回收站「明碼標價」
    10月23日一大早,家住吳興區龍泉街道華豐一社區的居民徐亮生,把自家攢了一個星期的塑料瓶和廢舊衣物拉到了家門口的再生資源回收站。回收站工作人員許元華接過大包裹,將其放在稱臺上稱重。「有了這個回收站真是方便,不僅垃圾能換錢,廢物還能變成寶。」老徐樂呵呵地接過廢品換成的25元現金。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每天,響亮的電子音樂都會在社區周邊數次響起,提醒居民把已分好類的垃圾放上垃圾車。垃圾帶出家門前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資源、廚餘與一般垃圾等三類。資源垃圾主要包含廢紙、廢鐵鋁和玻璃容器、廢電池、廢燈管等,廚餘垃圾主要指生、熟食物、殘渣以及有機性廢棄物,其餘則為一般垃圾。
  • 分類清潔直運模式,全面助力鄉村垃圾分類
    、三陽村周家埭村、杭富村等村率先實行垃圾分類清潔直運模式「之前是各個村社保潔單位將垃圾桶運置直運中轉站處置,沿途存在拋灑滴漏的情況。」投入機動車司機2人、跟車集運員2人,8噸其他垃圾壓縮車1輛、3噸廚餘垃圾壓縮車1輛,清運車輛應用均裝載GPS、車載稱重系統等信息化設備,加大對垃圾收運的智能管理力度,提高收運工作的效率與便捷性。自垃圾分類清潔直運模式開展以來日均清運其他垃圾15噸、易腐垃圾3噸 駕駛收集車的駕駛員既是司機,也是垃圾分類督導員。
  • 生物可降解,4種顏色幫你分類
    這就是新區平房片區駐區企業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它的面市可以更好地助力垃圾分類工作。所以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
  • 「你是什麼垃圾?」——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眼前的溼不是溼你說的幹是什麼幹……最近,上海已開始推行垃圾分類,上海人已經被「搞瘋」,各地網友幸災樂禍者有之,高瞻遠矚提前學習者亦有,然而當大家把目光聚集在「垃圾」上時,有熱心網友提出疑問:「分好的垃圾依然裝在普通塑膠袋裡,這會不會不夠『綠色』?」
  • 生活垃圾分類冬季攻勢,東藍家莊社區積分兌換活動
    東藍家莊社區自2020年10月正式開始垃圾分類投放,為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讓社區更多居民了解垃圾分類、學會分類、主動分類,2020
  • 先試點再推廣,大英力爭三年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 【垃圾分類】珠海首個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在橫琴啟用! 率先打造「兩網融合」垃圾分類處理模式
    在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理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橫琴新區先後探索了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有害垃圾及廚餘垃圾的專項分流處理模式。其中,針對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2020年11月建成橫琴新區第一座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及宣教基地。
  • 農村垃圾問題如何治理?(附案例)
    1、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制度保障推動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有序進行,應從立法上完善,著重加強地方性立法,力爭使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首先,對垃圾進行源頭分類收集,提取可回收資源,其他垃圾根據理化性質進行分類處理;然後,以村為單位將垃圾運輸至鄉鎮垃圾中轉站貯存;最後,鄉鎮環衛部門負責將垃圾集中運輸至縣級垃圾處理場地進行無害化處理。
  • 【回收紙大會】嘉賓搶先看:臺灣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回顧與展望---楊素娥
    在線報名:請點這裡11月17日-24日將組織赴日本考察再生資源及垃圾分類,並參加第七屆中日廢紙交流會。諮詢電話:胡佳偉010-59338256/13146185493 臺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小區內不設垃圾桶、垃圾箱、密閉式清潔站等生活垃圾暫存和中轉設施,居民必須在家裡對垃圾進行粗分類,不分類則會被拒收或被處罰。
  • 世界上那些垃圾分類到極致的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政府對國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他們先是把這個概念引入學校,教育孩子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再由孩子們回家後告訴大人,這樣,瑞典政府僅在培養國民 垃圾分類意識上就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時間。因此,瑞典人自豪地稱:「在瑞典,垃圾分類是一種傳統。」那麼瑞典人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呢?
  • 「小小監督員」上演垃圾分類「大作戰」
    為了進一步引導轄區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有效促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月20日,「小小志願者垃圾分類我監督」垃圾分類宣傳、社會實踐活動在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行,10餘名新合鄉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小小志願者參加活動。
  • 【哈回資訊】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也陸續推動垃圾分類行動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垃圾分類是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全國的家長、教師和小朋友們都要懂得垃圾分類常識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 垃圾分類,TeraSunny志願者在行動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北京馬上要實行垃圾分類啦!TeraSunny志願隊的同學們已經行動起來。
  • 創城你我他 細處看變化 | 白銀區開通「綠色存摺」 垃圾分類「益」起來
    居民 魏凌云:我覺得這個活動開展的挺好的,通過垃圾分類,最主要的是我們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不是說兌換了多少物資,是我們通過參與這個活動知道了垃圾分類怎麼分,能夠更好地美化我們的環境。白銀區人民路街道人民路社區城管專幹 李新霞:  主題活動我們每個月定期來開展兩次,我們會結合我們社區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來給我們的居民兌換一些家裡面的日常用品,以此來培養咱們住戶對垃圾分類形成一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