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基磷灰石(HAP)想必大家不會很陌生,它是骨骼和牙齒中的主要成分。植入體內後,鈣和磷會游離出材料表面被身體組織吸收,並生長出新的組織。是目前骨組織缺損修復和重建的最廣泛的生物材料。
顯微鏡下的HAP 圖源:網絡
人類對羥基磷灰石的研究歷史很長,早在1790年Werner用希臘文字將這種材料命名為「磷灰石」,1974-1975年,Aoki等發現燒成的羥基磷灰石陶瓷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自此以後,世界各國對羥基磷灰石進行了全方位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研究。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它又多了幾分好奇?小編帶著大家通過incoPat資料庫進一步來了解它。截止2020年10月22日之前公開的專利,各國在羥基磷灰石方面研究最多的領域是A61大類(醫學或獸醫學;衛生學),在A61大類下,美國公開的羥基磷灰石方面專利最多(6635件);其次是中國4032件;日本以2481件的公開量排第三。
QYResearch曾預測:在2024年,美國羥基磷灰石的市場產量估計為17988公斤。因為應用增加,所以在未來幾年,羥基磷灰石生產將顯示出穩定增長的趨勢。
公開趨勢分析 數據來自:incoPat
羥基磷灰石的活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一直是各國生物醫學材料研究者的主要課題。1973-1976年,日本的Aoki,美國的Jarcho、Roy;荷蘭的Deniassen;德國的Newsely;英國的Fnane;以及比利時的Duchsyne等均對羥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進行了研究。中國在80年代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從公開專利的技術功效可以看出,我國科研人員的研究熱點也主要集中在生物相容性提高方面。
技術功效分析(僅中國專利) 數據來自:incoPat
由於疾病、老齡化、交通事故頻發等因素的影響,骨損傷病例逐年增加,以羥基磷灰石為代表的骨替代材料逐漸成為臨床應用的寵兒。中國對羥基磷灰石的研究起點雖然較其他國家晚,但是近幾年專利公開量有突飛猛進的增長,一躍成為專利公開量第二大國。
寫到這,小編內心對藍貽貝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小小的身軀,為人類創造出巨大的價值,期待今後能有更精彩的表現!